【概述】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monocytic leukemia,AMML)是一种粒细胞系与单核细胞系同时恶性增生的白血病,占AML的15%~25%,以成年人多见,发病年龄的中位数50岁,临床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治疗缓解率高,相对易并发脑膜白血病。
【实验室检查】
1.血象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数为中度到重度减少;白细胞数可增高、正常或减少,可见粒系及单核细胞系早期细胞,原单和幼单核细胞有时可达30%以上,且有较活跃的吞噬现象,而粒系早幼粒细胞以下各阶段均易见到;血小板重度减少。
2.骨髓象 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粒、单核两系同时增生,红系和巨核细胞系增生受抑制。本病是一组异质性很强的疾病,白血病细胞有两种类型:①异质性白血病细胞增生型:白血病细胞分别具有粒系和单核细胞系各自的形态学特征;②同质性白血病细胞增生型:白血病细胞同时具有粒系和单核系特征,该类细胞特征为核圆,易见凹陷、扭曲、折叠及分叶,核染色质细网状,核仁较明显;胞质丰富,呈浅蓝色或蓝灰色,有的可见大小不一的嗜苯胺蓝颗粒,部分可见特异性中性颗粒。成熟粒单细胞形态类似成熟单核细胞,但胞质内可见中性颗粒。本病分下列4个亚型。
(1)M4a型:原粒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核和单核细胞≥20%(NEC)(图11-8)。
(2)M4b型:原、幼稚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粒和早幼粒细胞≥20%(NEC)(图11-9)。
(3)M4c型:原始细胞既具粒细胞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者≥30%(NEC)。
(4)M4EO型:除上述特点外,骨髓中嗜酸性粒细胞5%~30%(NEC),这些嗜酸性粒细胞中含有粗大而圆的嗜酸性颗粒,以及着色较深的嗜碱性颗粒(图11-10)。
图11-8 AML-M4a型骨髓象
图11-9 AML-M4b型骨髓象
图11-10 AML-M4EO型骨髓象
3.细胞化学染色 细胞化学染色对诊断AML-M4型有重要意义,部分细胞可出现AS-D-CE和α-NAE同时阳性即双酯酶阳性细胞(表11-11)。
表11-11 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常见细胞化学染色结果
*:原、幼单核细胞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而粒系细胞阳性不被抑制
4.免疫学检查 髓系抗原MPO、CD117、CD13和CD33均阳性,以及单核细胞系抗原CD14、CD11、CD64、CD15亦阳性。
5.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查 常见del/t(11)(q),其中t(9;11)(p21;q23)为多见,形成MLL/AF9融合基因。M4EO常有非随机16号染色体异常,主要表现为inv(16)、del(16)和t(16;16)三种类型,inv(16)形成CBFβ/MYH11的融合基因是M4EO型诊断、疗效观察的一个敏感指标,伴有inv(16)患者完全缓解率较高。另外,还有+4、-5q-/-5等。
【诊断】①患者具有急性白血病的表现特点;②骨髓原粒细胞、原单和幼单核细胞同时异常增生,原粒细胞与单核细胞系细胞比例因其亚型不同而不一样,具体见骨髓象检查。在诊断M4EO型时,嗜酸性粒细胞必须达5%~30%(NEC);③细胞化学染色:原始和幼稚细胞AS-DCE和α-NBE均阳性,后者单核细胞系阳性可被氟化钠抑制;④白血病细胞表达粒、单系抗原CD13、CD14、CD15、CD33、HLA-DR;⑤染色体inv(16)形成CBFβ/MYH11的融合基因是M4EO型诊断指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