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骨髓增殖性疾病检验

骨髓增殖性疾病检验

时间:2023-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骨髓增殖性疾病是一系或多系髓系细胞不断异常增殖所引起的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2008年WHO第4版相关文件中,骨髓增殖性肿瘤取代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命名,并将肥大细胞增多症也归为MPN。本章主要介绍PV、ET和PMF三种骨髓增殖性肿瘤。本组疾病临床起病一般缓慢,有一种或多种血细胞质和量的异常,常见肝脾大、出血、血栓及髓外造血。

骨髓增殖性疾病(myeloproliferative disorders,MPD)是一系或多系髓系细胞不断异常增殖所引起的一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此组疾病主要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参见第11章第四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及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症(PMF)。2008年WHO第4版相关文件中,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取代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命名,并将肥大细胞增多症也归为MPN。本章主要介绍PV、ET和PMF三种骨髓增殖性肿瘤。

本组疾病临床起病一般缓慢,有一种或多种血细胞质和量的异常,常见肝脾大、出血、血栓及髓外造血。它们有以下共同特点:①病变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②外周血有异常形态血细胞;③骨髓象以某一系细胞恶性增生为主,同时还不同程度累及其他系造血细胞;④各病症之间可合并存在或相互转化;⑤有髓外造血现象。

链接 JAK2 V617F基因突变是WHO作为对PV、ET、PMF诊断的主要指标之一。PV患者阳性率为65%~97%,而ET和PMF患者阳性率为30%~75%。JAK2基因位于9p24,JAK2 V617F基因突变是指该基因14号外显子的第1894个碱基发生G→T突变,导致第617号密码子编码的缬氨酸被苯丙氨酸替代,造成酪氨酸酶活性升高,对细胞因子信号呈高反应性;该基因突变与红细胞和白细胞增高相关。在JAK2基因突变阴性的MPN患者中发现有MPL515基因突变,已作为诊断ET和PMF的指标之一,该突变常表现为低血红蛋白和高血小板。另外,还发现存在TET2基因突变,但阳性率和特异性不如上述基因突变,且单纯该基因突变不影响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变化。上述基因突变的发现,使人们对MPN的诊断更加迅速和准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