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类白血病反应(leukemoid reaction)是指机体受某些疾病或外界因素刺激而导致外周血中白细胞显著增高和(或)有一定数量的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类似白血病的血象反应,当病因去除后血象恢复正常。临床主要表现是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发热较常见,可有肝、脾、淋巴结肿大及皮肤瘀斑等出血症状。其特点:①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增高和(或)出现幼稚细胞;②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粒细胞核左移、可有毒性改变,余系无明显异常;③绝大多数有明显的致病原因,以急、慢性感染和恶性肿瘤多见;④原发疾病好转或解除后,类白血病反应消失,预后良好。
根据外周血象白细胞是否增多,以及增多的细胞种类,类白血病反应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1.中性粒细胞型 本型最常见。以粒细胞增多为主,多见于各种严重的细菌性感染、大面积烧伤、骨髓炎、晚期肿瘤、败血症、急性溶血和出血等,其中尤以急性化脓菌感染最为常见。
2.淋巴细胞型 白细胞总数轻度或明显增高,分类成熟淋巴细胞占40%以上,本型多见于儿童、青年人,常见于某种病毒感染,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传染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粟粒性结核病、胃癌、皮肤疱疹、猩红热等疾病。
3.嗜酸性粒细胞型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分类占>20%。常见于寄生虫病、过敏性疾病、某些皮肤疾病、胶原性血管病、肺性嗜酸粒细胞增多症、黑色素瘤等。
4.单核细胞型 白细胞总数常>30×109/L,其中单核细胞>30%。见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病、某些胶原性疾病、斑疹伤寒等。
5.白细胞不增多型 此型少见。其特点是白细胞数不增高,但外周血却出现幼稚细胞,必须进行骨髓检查,以排除急性白血病。见于败血症、恶性肿瘤、结核病等。
另外,还有红白血病型类白血病反应和浆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其特点前者是红系增生,外周血中出现幼稚红细胞;后者浆细胞增高,常>5%,并可见幼稚浆细胞。
【实验室检查】
1.中性粒细胞型 血象:白细胞总数常>30×109/L,以粒细胞增多为主,可出现原粒、早幼粒细胞,但<10%,中性中幼粒、晚幼粒、杆状核粒细胞比例增高,出现核左移,成熟中性粒细胞中出现中毒颗粒、空泡、核棘突等毒性变,一般不见白血病细胞的形态畸形;嗜碱粒细胞常不增多,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计数多正常。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积分显著增高。骨髓象特点: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早幼粒细胞、中性中、晚幼粒细胞明显增多,可见中毒颗粒及空泡;红系相对减低;巨核系无明显异常。
2.淋巴细胞型 白细胞总数轻度或明显增高,常为(20~30)×109/L,分类成熟淋巴细胞占40%以上,外周血可见幼淋巴细胞、异形淋巴细胞。骨髓象可见淋巴样组织细胞。
3.嗜酸性粒细胞型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分类占>20%,均以成熟嗜酸性粒细胞为主。骨髓象中嗜酸粒细胞稍增多,但形态无异常,可与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鉴别。
4.单核细胞型 白细胞总数常>30×109/L,其中单核细胞>30%,以成熟单核细胞为主,偶见幼稚单核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数一般在正常范围。骨髓象可见单核细胞增多,可见幼单细胞及巨噬细胞。
5.白细胞不增多型 此型少见。其特点是白细胞数不增高,但外周血却出现幼稚细胞,骨髓检查基本正常。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有明确的病因;实验室检查红系、血小板检查正常;粒系、单核系、淋巴系根据不同类型有相应的细胞增多与幼稚细胞出现;原发病经治疗去除后,血象变化随之恢复正常。
2.鉴别诊断 由于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最常见,应注意其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鉴别,具体见表15-3。
表15-3 中性粒细胞型类白血病反应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鉴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