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口唇血管瘤

口唇血管瘤

时间:2023-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唇血管瘤可发生于上唇或下唇,也可上下唇同时受累。唇血管瘤容易合并溃疡,溃疡一般呈慢性经过,愈合后常常留下疤痕或缺损。唇血管瘤自然消退的时间晚且不完全,大的病变常可导致唇增长、增厚及外翻等畸形。因此,唇部血管瘤宜早期干预治疗,以尽可能保持和恢复唇部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以便使术后唇部畸形降至最低程度,确保术后口唇的动静态美。瘤内硬化剂注射多为小儿口唇血管瘤的首选疗法。

唇血管瘤可发生于上唇或下唇,也可上下唇同时受累。唇血管瘤容易合并溃疡,溃疡一般呈慢性经过,愈合后常常留下疤痕或缺损。唇血管瘤自然消退的时间晚且不完全,大的病变常可导致唇增长、增厚及外翻等畸形。另外,小儿唇部结构精细,唇峰、唇珠、鼻唇沟等组织结构一旦破坏,很难人工复原。因此,唇部血管瘤宜早期干预治疗,以尽可能保持和恢复唇部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口唇血管瘤的治疗,多数学者主张手术切除,并认为手术时年龄越小,术后切口瘢痕就越小。手术应采用整形外科技术,皮瓣、黏膜瓣的设计要考虑切口的隐蔽性,皮纹的顺应性,修复时应尽力保证口轮匝肌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以便使术后唇部畸形降至最低程度,确保术后口唇的动静态美。

口唇血管瘤多合并唇的增长,对横径<1cm的瘤体,单纯楔形切除,创面直接对位缝合,即可矫正唇的增长;直径>1cm的瘤体可用邻近皮瓣或口腔黏膜瓣转移修复,尽可能再造受损的唇珠、唇峰等精细结构,必要时可用口角开大来保持口唇的对称;对直径>2cm者,手术切除后畸形较重,要慎重考虑。直径<0.3cm的唇部血管瘤,也可采用CO2激光治疗,即简便有效,术后外观又好。

下唇血管瘤常常合并唇外翻,采用唇黏膜的水平楔形切除,可以矫正唇外翻。术中唇黏膜的剥离以及要切除的宽度,应通过测量未被矫正的病变部位和保留唇的宽度来估计,楔形切除的最宽处要在外翻最严重的部位,并向两端逐渐变窄,延伸至双侧的口角处,创面应分两层缝合。

瘤内硬化剂注射多为小儿口唇血管瘤的首选疗法。不论瘤体大小和部位如何,只要选择合适的硬化剂和掌握正确的注射方法,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和满意的外观。无水乙醇、鱼肝油酸钠等烈性硬化剂,注射剂量很难掌握,容易导致瘤体溃疡、坏死,留下缺损或瘢痕,不宜选择。甾体激素瘤内注射不仅疗效差,而且容易并发注射区感染,也不宜采用。平阳霉素为较温和的硬化剂,可抑制血管瘤内皮细胞的增生,有促使内皮细胞纤维化的作用,注射剂量和浓度容易掌握,只要注射方法正确,瘤体逐渐萎缩退化,极少发生组织坏死,治疗后口唇外形近乎正常。具体注射方法:取平阳霉素8mg/支,分别溶于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8ml备用。对毛细血管瘤或混合型血管瘤的表面红色部分,选用4号皮试针从瘤体周边多点浸润注射,以红色瘤体肿胀并稍微变白为佳,注药量不宜过多,根据瘤体大小,一般每次用药量1~2mg。注意进针不宜太浅,不要从瘤体中央注射,否则容易出现瘤体中央溃疡坏死;对海绵状血管瘤或混合型血管瘤的深部瘤体,应穿刺达瘤腔内,回抽有鲜血后注药,此时药物浓度要加倍,对一次注射后效果不佳者,可适当配合较为烈性的消痔灵(0.2~0.5ml)瘤内注射,这样既能保证效果,又减少了平阳霉素的用药总量。但要特别注意避免过度治疗,以免因局部组织纤维化,影响日后口唇发育。

具体做法是:注药后病变得到控制、瘤体开始萎缩变小,应停止继续注药,说服家长,观察瘤体慢慢消失,切忌追求在短期内彻底根除瘤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