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腮腺血管瘤

腮腺血管瘤

时间:2023-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腮腺血管瘤多数病例可以自行消退,但部分病例表现为静脉畸形或动静脉畸形,其特点为1岁以后腮腺包块仍持续长大,瘤体加压缩小,体位移动试验阳性,有的瘤体表面能扪及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明显升高。只要手术操作熟练,多数病例无须输血,但也有少数大型瘤体或血管异常扩张、增多的血管畸形病例需要补充血液,术前应做好血交叉等输血准备。这类病例宜采用颈外动脉分支,瘤体供血动脉插管硬化剂灌注治疗。

腮腺血管瘤可以侵犯腺体的浅叶或深叶,但更多的是侵犯整个腮腺。表面皮肤常常合并范围不等的毛细血管瘤,同时也有不少病例表面皮肤正常。腮腺血管瘤多数病例可以自行消退,但部分病例表现为静脉畸形或动静脉畸形,其特点为1岁以后腮腺包块仍持续长大,瘤体加压缩小,体位移动试验阳性,有的瘤体表面能扪及动脉搏动,皮肤温度明显升高。巨大的腮腺血管瘤除引起脸部变形外,有时还可导致高输出性心力衰竭或并发卡梅综合征,无论是合并心力衰竭或血小板减少,基本治疗是激素等药物控制,但对药物有拮抗或病情危及生命时,应该果断选择手术治疗或采用供血动脉插管硬化剂灌注治疗。

腮腺血管瘤的手术具有一定的难度,应该由熟悉腮腺解剖的有经验的外科医师来施行。手术的要点之一是如何解剖和保护面神经。方法是显露腮腺筋膜后,游离掀起腮腺筋膜瓣在腮腺前缘,通过解剖标志确定面神经的位置。通常先找到面神经主干,然后顺主干向前分离腮腺瘤体,但有时因瘤体巨大或出血等原因主干难以找到,这时可以先找到一条或多条棉神经周围分支,然后顺其逆行解剖面神经主干。手术的要点之一在于术中如何妥善止血,保持少出血或不出血,术中应用精细电刀和双极电凝,仔细地缓慢分离解剖是非常必要的,一旦找到面神经主干或分支,神经平面以浅的瘤体容易分离、切除,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有时解剖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一些较大的血管,应立即控制,确切止血。只要手术操作熟练,多数病例无须输血,但也有少数大型瘤体或血管异常扩张、增多的血管畸形病例需要补充血液,术前应做好血交叉等输血准备。

对病变弥漫,边界不清、瘤体加压缩小,体位试验阳性的病例,手术常常遇到出血不易控制、术野不清、面神经显露困难,瘤体难以切除。这类病例宜采用颈外动脉分支,瘤体供血动脉插管硬化剂灌注治疗。方法是:取患侧颈动脉三角区横行小切口,显露颈外动脉,找出供瘤主血管,颌动脉或颞颌动脉供干,近心端结扎,远心端插入直径11.5mm的硅胶管,术中自导管内推注适量美兰溶液,观察瘤体染色,并调整导管深浅至瘤体染色最佳状态。术后自导管内分次灌注40%的尿素溶液,根据病儿年龄及瘤体大小每次24ml,隔日1次,注射期间可见瘤体缩小、塌陷、变硬。一般注射810次拔管,对瘤体有残留者,可给予局部注射40%尿素一个疗程,每天注射一次,每次总量不超过5 ml,57次为一疗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