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经的分析

六经的分析

时间:2023-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伤寒论》系治疗一切外因证为主的专书,以六经为辨证施治的纲领,疾病转变六经见证,为诊断治疗之依据。所以说六经的辨证论治,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是处理一切疾病的原则。今将六经症状的提纲分述于下。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在《伤寒论》的理论中有时和经络学说有一定联系,如太阳经行身之背,而太阳病即现头项痛腰脊强。都是根据六经途径、性质和病后的整个病理机转制定的,故在治疗过程中,形成规律。

《伤寒论》系治疗一切外因证为主的专书,以六经为辨证施治的纲领,疾病转变六经见证,为诊断治疗之依据。仲景在临床体验中,知道外因病与杂病有着不同的特性,病情复杂,转变急剧,治疗上比较困难。所以他在临床实践中,从一切外因证发生、发展与转变的过程的不同形式中,找到它的共同规律。把一切外因证,无论病情如何复杂,归纳起来,分六个类型。仲景把这六个类型,沿用《素问》六经的名词,作了系统的归纳。六经的分证,是代表着一切外因病发展中的几个不同类型,人为地作了阶段性划分。六经,其“经”字的意义是界限,也就等于六个阶段。每经以证候群为提纲,而又以脉证的变化,详为对照,由证候群的出现,脉象的变化,可测知病势侵入某经,施以适当的治疗。即采用六经的方法,以掌握疾病的发展规律,用辨证施治的方法,以确定治疗的法则。所以说六经的辨证论治,是中医整体观念的体现,是处理一切疾病的原则。

《伤寒论》的六经,是在《素问·热论》六经分证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观察体会,进一步充实发展起来的。其总的内容包括人体三阴三阳、营卫气血、脏腑经络等生理功能和病理状况,以及病后的反应,脉证的变化。由疾病的反应和脉证的变化,可测知疾病侵入人体脏腑经络之部位。伤寒病虽有它一定的发展规律,但由于人体素质的不同,年龄的差异,往往就有着各种不同的症状出现,辨证时,就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六经包括三阳经和三阴经。三阳经是太阳、阳明、少阳;三阴经是太阴、少阴、厥阴。今将六经症状的提纲分述于下。

1.太阳病 主表。

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主证: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头痛身疼,项背强。

2.阳明病 主里。

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主证:经证,身热汗出,心烦口渴,不恶寒反恶热。腑证,腹满而痛不大便,潮热谵语。

3.少阳病 为半表半里。

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

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心烦喜呕。

4.太阴病 为脾阳虚寒。

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主证:腹满吐利,食不下,时腹自痛。

5.少阴病 为心肾虚寒。

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主证:恶寒身蜷,四肢厥逆。

6.厥阴病 为寒热错杂。

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主证:厥热往复。

伤寒六经证候的产生,是病邪侵入某一经的表现,因六经病证的区分,与脏腑经络有一定的关系,决不能把六经证候和脏腑经络孤立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对六经病证有正确认识。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在《伤寒论》的理论中有时和经络学说有一定联系,如太阳经行身之背,而太阳病即现头项痛腰脊强。阳明行身之前,阳明病即现面赤胸腹满痛。少阳行身之侧,少阳病即现胸胁苦满。三阴病邪已入里,经证即不甚显著,而太阴之腹满,少阴之咽痛,厥阴之头痛,都与经络有关。邪已入里则发现脏腑之病变,如膀胱为太阳之腑,邪气入腑,则水化不行,而现小便不利。胃为阳明之腑,阳明腑病,则大便燥结,腹痛拒按。胆为少阳之腑,少阳病则口苦胁满喜呕。太阴病则吐利。少阴病则脉微细,但欲寐。厥阴病则气冲厥逆。通过以上可以看出,六经不但与经络有关系,而且与脏腑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治法上,太阳主表可以汗解。阳明主里可以清下。少阳主半表半里,可以和解。这种治法,并非太阳病用发汗剂,即可将病邪完全排出,而是通过发汗的机转,使生理防御功能趋向于太阳之途径,作病邪输出之道路。阳明病主里,是热邪侵袭于里,清下之剂,亦非将病邪完全荡涤而出,也是借清下之转机,使病邪由阳明外泄。少阳主半表半里,里气不虚,不易侵入少阳,故少阳病采取和解,和解是扶正攘邪,正气虚者扶之,邪气盛者清之、宣之,使邪由少阳宣达于外。都是根据六经途径、性质和病后的整个病理机转制定的,故在治疗过程中,形成规律。如在治疗中,违反了这个规律,每致酿成坏病。故六经分证,是辨证施治中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