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证系指太阴、少阴、厥阴三经的证候而言,是伤寒发展过程中机体抗病力衰减,病邪入里的阶段。太阴病是三阴证的开始,属于脾阳虚弱,邪从寒湿化的证候类型。与阳明病胃阳亢盛,邪从燥热化的实证恰恰相反。太阴病的成因有二:
1.传经 凡三阳病由于误治、失治,造成中气虚弱者均可转入太阴而发太阴病,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即说明由于病者脾阳素虚而阴寒之邪又直中于太阴而发病。太阴为脾土之经,阴寒之邪侵入,病即从寒湿化。寒湿弥漫,邪据中焦、下焦之气化功能未受影响,津液尚可上布,故患者虽下利而口不渴。本病为里虚寒证,绝非太阳误下伤脾邪传太阴可比。前者无表证,乃脾阳素虚,阴寒之邪直中所造成。后者则因误下传经,由阳转阴,因误治损伤或体弱内陷所演变。
2.直中 脾阳素虚,病邪直中太阴而发病。本病正是因为脾阳虚寒,故其所表现的主要脉证为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脉弱。因此,在太阴病的治则上,须针对病因病机,立以温健中阳之法,使用理中、四逆等方剂随证加减灵活运用。如尚有表证未解者,应兼顾解表,如有必要攻下者,应审慎酌减阴寒攻下药物之用量,这就是《内经》治则中所谓“无虚虚”的基本治疗法则。又因太阴与阳明互为表里,脾胃同居中州,二者关系甚为密切,所见证候之虚实亦可因中阳之盛衰而互为转变。如太阴病脾阳回复,可转阳明,阳明病脾阳虚弱,也可转向太阴,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这一机制在诊断太阴病之预后占有重要地位,当脾阳来复则正胜邪衰或驱邪出表或转向阳明均可向愈。
【原文】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273)
【提要】 本条论述太阴病之纲领和治疗之禁例。
【阐述】 太阴病,主要代表脾胃虚衰之证候,太阴经以足太阴脾脏为代表,“脾主运化,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运化就是脾胃将食物消化、输转的进程,为胃行其津液,也就是输转的作用。脾胃不但输转津液,同时也负责水分之吸收。人体不论任何部分,如有水分之潴留,都称之为脾之燥湿之能力不足,太阴病的证候表现,都属于脾胃功能衰退。太阴病之症状,腹满吐利食不下,时腹自痛。完全属于脾胃虚寒。消化失职之症状。盖脾胃虚寒,运化失职,食物留滞胃中,故腹部胀满,腹虽胀满而按之则软,非若阳明病之腹满,内有燥屎,按之有坚实者可比。吐利食不下,为寒热皆有之证,其鉴别的方法,当于脉、舌、腹候以辨之。如下利,小便清白,下利完谷,便如鹜溏,或吐利腥秽,小便澄澈清冷,口无烦渴,其脉沉细,或迟或微,或虚弱无力,或身虽发热,而手足逆冷,或恶寒蜷卧,皆属于虚寒之证。若口中燥渴,小便短赤,或黄或涩,且所下之物,皆如垢腻之状,或黄或赤,其味多热臭气,脉象俘数弦滑,是为实热。亦有邪热不杀谷,食物不化的,但脉数而热,口燥而渴,小便黄赤,与虚寒的下利完谷,在症状和脉象上,有显著区别。今病在太阴,而吐利腹痛,是脾胃虚寒,运化失职,寒气上逆,则吐而不食。太阴既病,则脾阳不升,因此下利在太阴病中,更为必有的证候。所谓自利益甚,是对食不下而言的,今食既不下,而下利反益甚,此乃太阴病之特征,也是太阴病辨证要点。由于脾胃虚寒宜用温补之法,忌用攻下之剂,若此时误用攻下之品,必致损伤中气。阳气不行,而成胸中结硬之证。
【原文】 太阴中风,四肢烦疼,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274)
【提要】 本条论述太阴中风欲愈之脉证。
【阐述】 太阴中风,是风邪直中于太阴。四肢烦疼,谓四肢痠痛,而烦扰无措。太阴属脾,而主四肢,所以太阴中风,而发现四肢烦疼之证候,脉阳微而阴洁。此处阴阳二字,应作浮沉解,谓轻取之微,重取之而涩,与100条的“阳脉涩,阴脉弦”的阴阳同一意义。浮为中风之脉,浮取脉微,是风邪不甚欲解之象。重取而涩,为里气之虚,涩之中而见长脉,长为阳脉是脾阳渐复,故知其病欲解。阳微虽为风邪欲解之脉,但邪之外解,必须有正气之充盛,方能驱邪外出。今脉涩为里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故病欲解而不能解。必待涩脉轻长,正气来复,方为将愈之先兆。
【原文】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
【提要】 本条论述太阴病向愈之时间。
【阐述】 脾为阴主,故称之为太阴,太阴乃至阴之义。亥子丑三时,为太阴盛旺之时,太阴得时令之补助,则脏气充盛而抗病力加强,故于亥子丑时其病势衰减,有向愈之趋向者,每于此时愈。
【原文】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
【提要】 本条论述太阴表证之治法。
【阐述】 王肯堂:“病在太阳,脉浮无汗宜麻黄汤,此脉浮当亦无汗,而不言者,谓阴不得有汗,不必言也,不用麻黄汤而用桂枝汤者,盖以三阴兼表病者俱不当大发汗也,须识无汗亦有用桂枝也。”说明三阴表证一般不应有汗,如自汗淋漓,首先考虑亡阳,宜用回阳固表之法。桂枝汤之解表,是在温中扶阳的基础上,以宣邪外出,使邪去而阳不受伤。太阴病谓有太阴病之主要证候,即腹痛吐利,而吐利之中,尤以下利为主证。有腹痛吐利,同时发现表证,治疗时,当先辨其寒热缓急,再订治疗之法则。如系三阳下利,当先解其表,宜葛根汤之类。如系三阴下利,当先温其里,宜四逆汤之类。如审其为太阴寒利,其脉反浮,同时里寒不甚,便可用桂枝汤以疏解其外。俟外证已解,而后再调其里。若里寒迫急,下利清谷,是里甚于表,就当采用先救其里,而后解其表的办法。
【原文】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277)
【提要】 本条论述太阴证之性质和疗法。
【阐述】 此条之自利不渴,系脾阳虚寒,故用四逆辈为正治之法。此条辨证,主要在于下利,下利有寒有热,寒热之鉴别,着重在渴与不渴,自利而渴,为里有热,属阳证下利。若自利不渴,为里有寒,属阴证下利。渴之为病,原因很多,有阳明热盛,烁伤津液而渴者;有少阴病阳亡津液不继而渴者;有厥阴病上热下寒而渴者;有水蓄不行,津液不布而渴者,以上种种作渴,皆与下利无涉。下利因丢失大量的水分,一般都有渴欲饮水的现象。今下利而不渴,是平素脾阳不足,脾脏虚寒,其脉当沉微,或沉缓,与热邪下利迥乎不同。故用温补之药,以扶脾胃之阳。
【原文】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278)
【提要】 本条论述太阴病湿郁发黄,脾家实,阳复,自愈证。
【阐述】 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太阳中风和太阴证鉴别之要点,浮缓之脉为太阳表证,同时必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项强之表证,今脉虽浮缓身不热,而手足自温,此温字包括有热的涵义。现浮缓之脉而身无表证,惟身倦不适手足自温,是病不在太阳而在太阴。太阴为湿土之脏,湿与热相结合,固为黄疸发作之原因,而湿与寒相搏有时亦能发黄,由于发黄之原因不同其性质亦不同,故有阴黄、阳黄之别。若小便自利,则湿邪可以下排,而不致积蓄体内,则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骤然发烦,继而下利,日十余次,是脾气恢复,而邪外出之佳兆。迨肠中腐秽荡尽,而下利自止。惟在烦躁下利之际,几与少阴病之下利烦躁的死证,难以区别,少阴病先利而后烦,是正气虚脱,邪气骚扰之现象,此则先烦后利,是正气恢复,而邪气外排之征兆。二者必须辨证清楚,方不致在临床上发生错误,并且在脉象上,也有区别,本条揭示之脉象为浮缓,而少阴病之脉必不浮而沉,且必微细欲绝,与浮缓亦极易辨别。
【原文】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279)
【提要】 本条论述太阳病误下陷入太阴之证治。
【阐述】 本太阳中风,医不知用桂枝汤以解表,反用攻下之药。致里虚邪陷,因之转入太阴,而现腹满时痛,但邪虽陷入太阴,而太阳之表邪犹未尽解,故以桂枝汤解太阳之表,倍用芍药以祛腹满而缓解疼痛。若在误下之后,腹部满痛拒按者,是其脾胃宿有积滞,又因误下表邪内陷,热邪与积滞相结,而现大实痛之症状,宜于桂枝汤加大黄以推荡脾胃之积滞,惟太阴病属于阴证、虚证,而大黄属于治实证、热证之药,而将此方置之于太阴篇中,岂非自相矛盾,不知太阴病,以体脉兼虚为主,而在体虚脉弱之人于疾病发展进程中,有时出现阳实症状,治疗时,必须据情与以攻实消满之剂。然在阴经中骤然出现阳证时,治疗阳证,必须注意:
1.太阴病的大黄芍药汤证,是虚中夹实证,亦即阴证中有阳证,要在虚弱的基础上去攻实,用药时治实要照顾到虚。
2.治疗虚中夹实,可暂用于一时,不可用为常法,因此说仲景将桂枝加大黄汤治实之法,列入太阴篇中,有它一定的意义,此种不法之法,尤为研究伤寒注意之点。
【方药】 桂枝加芍药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10克) 芍药六两(18克) 甘草二两炙(6克) 大枣十二枚擘 生姜三两切(10克)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方药】 桂枝加大黄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10克) 大黄二两(6克) 芍药六两(18克) 生姜三两切(10克) 甘草二两炙(6克)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阐述】 腹满为太阴、阳明共有之证,其症状虽同,而性质则异,太阴属阴脏而主运化,阳明属阳腑而主受纳。太阴病则消化之能力减弱,而消化迟钝,产生浊气,故腹部觉胀。寒性收敛,脾虚寒则常引起腹部疼痛,故太阴病,腹满而痛;阳明病则食物积滞不行,再与外邪相搏结,则腹部亦坚实作痛。桂枝加芍药汤,疏表邪,而缓解其疼痛。桂枝加大黄汤,通结以扫滞。皆为双解表里之法,凡脾阳素虚之人,妄施攻下,脾阳先伤不振,而成太阴病。脾阳充盛之人,每经攻下,损伤脾阴,再加外邪之内陷,而易诱起阳明证。属太阴,是说腹满时痛而不实,以阴为虚象;属阳明,是说腹满大实而痛,是阳实之征。满而时痛,是下利之兆;大实而痛,是燥结之征,所以一方倍加芍药,是小建中汤之变法,一方微加大黄,乃寓调胃之意。
【临床体会】 桂枝加芍药汤是表里双解之剂,即太阳之表邪未解,而又陷入太阴,有表证复有里证,可用表里双解之法,疏表以和里,此方在临床上经常运用,有的虽不用其方,而袭用其法,在治疗上效果很好。
病例:吕某,女,年18岁。于溽暑季节当风乘凉,由于身心清爽,不觉入睡,及醒便感瑟瑟不适,入夜身发寒热头部眩痛,身倦脘满不思饮食。医与加味香薷饮,汗出后,恶寒稍减,而心中烦热,口干思冷食,索食冰棍。家人不解汗出后不宜骤进冷食,遂与冰棍,连食2枚,汗骤回而身瑟缩如故,腹胀满作痛。舌苔白腻,脉弦细无力。此乃平素脾胃虚弱,在感暑之后,湿热郁蒸心中烦热,思冷食,由于脾阳虚弱,不足以胜寒冷,故腹胀痛。当伤暑之后,机体抗病功能趋向于表,以排除在表之暑邪,骤进冷食致使中寒,而在表抗病之正气必因中气之反常,而趋向于内,气陷于内则卫外之气即感不足,所以表邪将解而今反又加重。治疗时除解表之外,必须加以和里。因仿桂枝加芍药汤的原则用宣暑和里之剂。
处方:鲜佩兰10克,藿香10克,香薷6克,芍药15克,厚朴6克,枳壳10克,紫菀6克,甘草6克,生姜6克。
连服2剂,汗出而冷热减,腹胀痛消失,又连服3剂,诸症痊愈。本方以佩兰、藿香、香薷芳香化浊宣表祛暑为君,而以芍药和里以缓解腹痛,厚朴、紫菀以行气祛满,草、姜健胃,虽与桂枝加芍药汤药味不同而其法则一。
【临床体会】 脾胃之病,实则为阳明,虚则为太阴,是说太阴病不当夹有实证。然太阴篇竟有桂枝加大黄汤,应作如何理解?阴证的特点,往往是从脉象上来体现。太阳病未解,因误下或自传,出现腹部胀满时时作痛。这种腹满时痛,很难说是阳明或是太阴,必须从症状和脉象的具体情况来鉴别。桂枝加大黄汤证,从症状上是阳明实证,而其脉象上必为沉细或虚弱,系证实脉虚,阴中有阳。其证虽属实痛,而其大便必不坚实,治时虽用大黄总须考虑到太阴证是以虚为主,攻邪宜暂,大黄不宜久用。
病例:翟某,男,26岁。平素腹有时胀满,泛酸,因露雨捕鱼感寒而发热恶寒,头疼身痛。服辛温疏表之剂,汗出后头痛解,而寒热亦轻。在此表邪未尽内热未清之时,恣意饮酒食脍,因之恶寒又作,腹部剧痛膨胀不能平卧,按之痛不可忍,四肢厥逆,面色苍白。舌苔腻,脉象沉微。在此表邪未解里证又急之际,攻里又恐表邪内陷,疏表则胀痛不支,更兼证实脉虚,急攻又恐引起剧变,于病情错综中审慎处之。查此证本为表邪不解,而现脉象沉微,四肢厥逆是由太阳陷入太阴。太阴证腹满,不胀痛拒按,而其痛势亦不若是急剧。此乃脾胃素虚表邪未解,而恣饮无度,食积胃肠,以致造成此虚中夹实之证。加味桂枝加大黄汤两解表里温通食滞,可称对证之剂因疏此方与之。
处方:桂枝12克,生姜10克,芍药15克,大黄10克,枳实10克,干姜10克,甘草6克。
服药后,大便连泄3次,腹部胀痛均减,能安卧沉睡一夜,周身不断汗出而冷热不作,次日精神清爽,知饥思食,后以健脾和消食之剂调理而愈。
【原文】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280)
【提要】 本条论述临床用药宜注意体质,慎用攻伐。
【阐述】 太阴病,原有腹满,自利脉象细弱等一系列的证候。若其人平素脾阳不足,续自下利的,就是发现腹部实痛拒按,宜用大黄、芍药者,但由于脉象虚弱即使用桂枝加大黄汤亦应酌减其量。由于脉弱知其中气不足,如是如仍妄用阴寒攻下之药,则可进一步损伤其中气,影响其运化。
[附] 太阴病篇小结
太阴病篇条文归纳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