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骨坏死,尤其是股骨头坏死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影响肾移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股骨头坏死开始发生的时间平均在移植后12个月左右,也可发生在10年或更长的时间后出现。骨坏死以关节僵硬和活动性降低为首发症状。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较棘手,首先应考虑减少或停用激素,限制承重,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改善股骨头的微循环;降低高脂血症,改善高黏度血症,改善血液循环。
骨坏死,尤其是股骨头坏死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影响肾移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骨坏死是指由于非感染原因所致的骨髓细胞、骨小梁和成骨细胞的死亡,也被称作为无菌性坏死或缺血性坏死。目前骨坏死的发生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肾性骨营养不良可引起骨坏死,但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治疗是一个更为重要的致病因素,它是目前公认的导致股骨头坏死发生的主要原因。
股骨头坏死开始发生的时间平均在移植后12个月左右,也可发生在10年或更长的时间后出现。骨坏死通常发生于承重骨,股骨头是最常见的部位。髋部受累者80%为双侧性,14%的患者膝受累,14%肩受累,该病可呈多中心性。骨坏死以关节僵硬和活动性降低为首发症状。承重时疼痛加重,并且症状早于放射学改变。一般表现为髋部疼痛和运动受限,疼痛可涉及膝部,骨坏死可单独影响膝和肩。症状在X线片改变前数月即已出现,X线检查是最常用于诊断该病的方法,磁共振成像是目前最敏感的早期诊断技术。使用无皮质激素药物的免疫抑制治疗、使用低剂量的泼尼松或使用对骨毒性小的皮质激素药物如地夫可特等有可能减少发生骨坏死的风险。
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较棘手,首先应考虑减少或停用激素,限制承重,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改善股骨头的微循环;降低高脂血症,改善高黏度血症,改善血液循环。其次在股骨头萎陷前行核心减压可缓解疼痛,但不改变病程。如果髋臼软骨明显破坏和股骨头萎陷时,需行全髋关节成形术,以便较好地恢复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