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组织配型、移植外科技术及免疫抑制药物的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感染和排斥反应仍然是导致肾移植受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感染和排斥反应密切相关,感染可以诱发排斥反应,而排斥反应发生时应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可以引起感染,直接影响到人/肾的长期存活,成为肾移植术后受者及移植肾长期存活最大的威胁。近年来由于一些新型、强力免疫抑制药的开发和应用,术后各种感染的发生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各系统均可发生感染,尤其以肺部感染最多、最严重。发生感染后多数病例为2种以上微生物的混合感染,给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由于机体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故普通抗生素常难以奏效,而大剂量广谱抗生素的长时间应用,不可避免地带来双重感染,使病情复杂化。
1.常见感染原因及病原情况 肾移植后感染病原谱广泛,有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但以细菌为主;虽然真菌的感染率相对较低,但一旦感染,治疗费用昂贵,且死亡率较高;结核及病毒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感染微生物来源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类型。所谓内源性感染即患者自身菌丛和自身存在的潜在性或隐性感染病灶。内源性感染的菌群有2种来源,一类是胃肠道,包括鼻咽部、口腔黏膜的寄居菌群;另一类是口腔和肛门周围皮肤的病菌,可通过伤口、入侵血管或淋巴造成全身感染。外源性感染的病原则较为复杂,包括供肾的感染或污染;医院内的交叉感染;来源于社区人群的感染等。
感染是肾移植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原因,移植后1年发生率50%~70%,死亡率3%~10%,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肾移植术后发生感染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如下:
(1)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尤其是持续性或复发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此时患者必须加大剂量或重复使用免疫抑制药,使患者免疫抑制过度,严重削弱受者对感染的抵抗力;抑制细胞代谢周期的免疫抑制药物,可导致骨髓抑制,发生粒细胞减少,增加了感染的危险。
(2)患者承受了较大的手术,抵抗力暂时降低,手术后易发生伤口积血、积液及尿瘘等,再加上摘取器官时不可避免地接触一些感染源。
(3)患者原发病的长期慢性消耗,受者一般情况差,常常存在贫血、糖尿病、白细胞减少、凝血障碍、低蛋白血症、持续性氮质血症,导致免疫力减退。
(4)移植肾手术、输尿管梗阻积水,导致尿液引流不畅。术后吻合口漏尿、积血、积液容易引起切口感染。
(5)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菌群失调,造成机会性感染。
(6)移植手术前后各种有创性诊疗措施如各种导管、穿刺管的留置、血液透析等均增加感染的机会。
(7)供者的感染性疾病通过移植物带入受者体内。
(8)医院内及家庭环境接触所导致的感染。
一般来讲,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感染主要由3个因素引起:①患者本身存在的感染,但没有被发现或处理不积极,术后恶化;②供肾的感染或污染;③类似于其他外科手术后的感染。总体上讲,术后1个月内发生的感染约80%与外科技术操作以及支架管、引流管、导尿管、围术期血管通路等有关。感染涉及部位包括伤口、肺部、泌尿系或血管装置的细菌或念珠菌感染。
肾移植后1~6个月多为机会性感染,如真菌、卡氏肺孢子虫及李斯特菌等引起的机会性感染,也可因免疫调节病毒CMV、EB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及艾滋病病毒的直接感染。主要是在这一时期使用大剂量免疫抑制防治急性排斥引起免疫力低下所致。
术后6个月至1年又多见普通细菌感染以及免疫抑制减量后发生的缓慢进展的慢性真菌和分枝杆菌感染。根据感染情况主要分为3类:①80%以上的患者主要以呼吸道病毒性感染、肺炎球菌性肺炎、尿路感染等为主;②5%~10%的患者发生慢性病毒感染,同时发生机会性感染的危险性增高,如卡氏肺孢子虫、曲霉菌及李斯特菌感染;③10%~15%的患者发生乙肝、丙肝、CMV和艾滋病等慢性病毒感染,若未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导致病毒复制加剧,感染扩散。
泌尿道是肾移植受者最常见的细菌入口,泌尿系感染危险性与肾移植手术中对泌尿生殖道的外科操作、尿路导管、解剖异常均使患者在移植术后易发生泌尿系感染。
2.肾移植术后各个阶段感染特点 肾移植后感染病原谱广泛,有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但以细菌为主。细菌感染大都发生肾移植早期,常累及泌尿系统、呼吸系统、伤口及血管系统,可能引起败血症。病毒感染中,单纯疱疹性病毒感染较早,而CMV感染很少发生在移植后1个月内,大部分发生在移植后3~4个月,带状疱疹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真菌感染大部分发生在肾移植后3~6个月,而原虫和蠕虫感染相对少见。肾移植术后感染大致分为3个阶段。
(1)术后第1个月:发生在这阶段的大多数感染是医源性细菌,气管内插管及伤口引流管、伤口、肺部、泌尿系或血管装置的细菌或念珠菌感染。
(2)术后1~12个月:第1个月以后,持续的免疫抑制和来自免疫调节病毒(特别是CMV、EBV、疱疹病毒和肝炎病毒)感染,可能会导致卡氏肺囊虫、曲霉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隐球菌和念珠菌引起的机会性感染。此阶段常发生CMV感染,多数患者具有“无法解释的发热”症状。肺部、中枢神经系统、视网膜、泌尿系和胃肠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
(3)手术12个月后:大多数患者移植术后12个月发生的感染类似于社区普通人的感染,特别好发于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也常见,但预后较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