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减轻环孢素的肾毒性

如何减轻环孢素的肾毒性

时间:2023-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CsA引起的器质性病变多见于术后1个月以上,可直接或间接引起肾小管损伤。因此,在确保CsA达到合适血药浓度及免疫抑制效果,可适当应用一些药物以减轻CsA的肾毒性。川芎还对CsA的肝肾毒性引起的胰岛B细胞的毒性有防护作用。鱼油的上述作用能有效地改善CsA急慢性肾损害,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并可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

CsA作为肾移植术后的一种主要免疫抑制药,其肾毒性发生率为30%~74%,病理生理主要表现为肾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清和肾皮质丙二醛(MDA)升高等。CsA引起的器质性病变多见于术后1个月以上,可直接或间接引起肾小管损伤。慢性中毒者多数累及血管、间质,血管壁结节性蛋白沉积,血管内膜增厚,管腔变窄或阻滞,因缺血而致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慢性CsA肾毒性发病机制可能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酶不足、炎性介质产生过多、前列腺素(PG)代谢失衡、反应性氧代谢产物(ROM)增加和肾抗氧化能力下降、骨调素(OPN)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mRNA的表达上调等有关。

减轻CsA肾毒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减低CsA剂量或停用CsA,但应用低剂量的CsA长期维持或停用CsA,虽可以减轻其慢性肾毒性损害,但也可能诱发急性或慢性排斥反应。因此,在确保CsA达到合适血药浓度及免疫抑制效果,可适当应用一些药物以减轻CsA的肾毒性。

1.钙离子拮抗药 是一种较理想的CsA肾毒性预防药物,对CsA引起的急、慢性肾损害均有预防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改善CsA引起的肾血流动力学紊乱,还可抑制肾内皮素的合成,使内皮素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的收缩失效,而内皮素通过收缩入球小动脉介导了CsA肾中毒。钙通道阻滞药还可避免钙在肾小管细胞内的蓄积,减少其对线粒体的破坏。慢性通道阻滞抗药有三种,即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控释片、非洛地平、尼卡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拉西地平等);苯烷基胺类(维拉帕米);苯硫氮类(地尔硫)。使用钙通道阻滞药后也可显著提高1年移植肾成活率;长期使用钙通道阻滞药有益于远期肾功能的保护。地尔硫与CsA合用,能提高CsA血药浓度约240%,减少CsA用量的40%,并且能降低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防护CsA肾毒性。而二氢吡啶类不影响CsA浓度。

2.ACEI及ARB 这两类药物除可温和、持久的降压外,均能部分阻止CsA诱导的肾内血管收缩,改善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球硬化及间质纤维化,从而缓解肾毒性作用的发生,保护肾功能。ACEI药品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福辛普利等;ARB有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等,且不具有干咳、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3.人工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对CsA急、慢性毒性均有明显保护作用,且较常用的保护性药物维拉帕米(异搏定)更具有优越性。冬虫夏草可改善CsA所致的肾血流动力学异常,调节肾小管离子转运异常,改善细胞内线粒体呼吸功能,加速损伤细胞的修复。

百令胶囊是人工培养的冬虫夏草菌丝,百令胶囊作为一种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制剂,在作为辅助性抗排斥药的同时,对肾移植术后的多种并发症有治疗作用。百令胶囊用于肾移植术后患者,可保护肝细胞免受药物、肝炎病毒的损害作用,可使白细胞减少及肝功异常者均恢复正常,CsA血浓度偏低者无急性排斥反应,CsA血浓度高者亦未出现肾中毒,对慢性排斥、慢性移植肾肾病(CAN)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能提高移植物的长期存活率。

4.川芎嗪 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有效成分四甲基吡嗪,具有典型的钙通道阻滞药的特性,对CsA肾毒性有防治作用。药理学研究表明,川芎嗪能够显著增加肾血流量,减轻肾组织损伤,还能提高肾组织的SOD活性,减轻肾组织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损伤,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肾细胞的凋亡指数,延缓慢性肾损害。川芎嗪能延长体外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时间,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作用,还有提高红细胞和血小板表面电荷,降低血黏度,改善血液流变的作用。川芎还对CsA的肝肾毒性引起的胰岛B细胞的毒性有防护作用。

阿魏酸哌嗪是从传统中药川芎中提取的阿魏酸和哌嗪合成的药品。临床证实阿魏酸哌嗪具有扩张微血管,缓解血管痉挛,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聚,减轻高凝状态,降低全血黏度,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从而使肾小球病变减轻等作用,使肾功能得到不断的改善。

5.丹参 常用的丹参制剂如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等,其主要组分丹参及三七均具有钙拮抗和抗氧化作用,对激活的RAS系统有抑制作用,同时丹参能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功能,减轻肾小管空泡变性及间质纤维化等病理改变,对CsA的慢性肾毒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多种途径。

(1)降低RAS系统的活性,减轻肾血管收缩,改善肾缺血性损伤,减轻肾间质纤维化。

(2)丹参是传统的活血化瘀中药,可降低血细胞比容及全血或血浆黏稠度,扩张小血管,改善肾皮质毛细血管的血流动力学。

(3)有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并促其凋亡的作用,从而减轻CsA引起的慢性肾间质纤维化。

(4)增强机体和肾的抗氧化能力。

6.己酮可可碱与CsA合用,能减少CsA的肾毒性,提高移植肾的远期存活率。

7.罗格列酮 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是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罗格列酮可减轻CsA所致的NRK细胞毒性,能有效延缓慢性CsA肾病的发生发展;提示罗格列酮可能是防治慢性CsA肾病的一个新靶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罗格列酮还是临床上治疗移植后糖尿病的重要药物。

8.鱼油 鱼油中的活性成分是ω-3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为主。鱼油可与花生四烯酸竞争环氧合酶和脂氧合酶,从而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减少对肾血管的收缩作用。鱼油的上述作用能有效地改善CsA急慢性肾损害,有利于移植肾功能的恢复并可降低排斥反应发生率,提高移植肾的存活率。

9.其他 降血脂药物辛伐他汀为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药,具有改善CsA引起的间质纤维化作用。

水飞蓟宾的主要成分水飞蓟宾因具有抑制肝微粒体和线粒体的脂质过氧化,降低各种单氧化酶的活性,对CsA导致的质脂过氧化并影响细胞色素P450,对CsA肾毒性有一定防护作用。

活血化瘀是中医的一个重要治则,它有改善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改善“淤血肾”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从而提高了移植肾组织血液中摄氧能力,有利于增生性病变的转化和吸收,加速其修复过程,促使肾功能改善,同时对抗体形成和细胞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在肾移植中应用活血化瘀进行治疗,对于逆转排斥反应和移植肾的存活可发挥协同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