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乳牙龋,包括婴幼儿龋的发生与喂养人、看护人的喂养态度密切相关,它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而且其发病发展情况取决于喂养人对龋病的认识和态度。为此,需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宣传教育。
1.改善和调整喂养方式 不当的喂养会危害婴幼儿的口腔健康。不当喂养方式有:幼儿1—1.5岁仍用奶瓶喂养,幼儿睡觉时含奶嘴入睡,用奶瓶频繁喂食含糖的液体,如甜奶、果汁、蜂蜜水等;没有限制的母乳喂养;每天3~4次或更多次的频繁零食等。
因而,在了解上述不当喂养的基础上,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乳牙萌出之后,幼儿不应长时间含着奶嘴吸吮甜奶或甜饮料,尤其不能含有奶嘴睡觉。
(2)幼儿1岁后应尽量减少使用奶瓶,1.5—2岁可以用杯子喝水后不应继续用奶瓶喂养,改用杯子喝奶,停止使用奶瓶。
(3)幼儿1.5岁应停止母乳喂养而添加其他食品。
但是,在此过程中,常因家长心疼幼儿哭闹未能放弃用奶瓶促使其睡眠习惯,从而加剧了乳牙龋病或婴幼儿龋病的发生和进展。
在此,需提醒的是,母乳是婴幼儿最好的天然食品,相对于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时乳牙患龋病的危害性大为降低,因为:①母乳中含有儿童生长发育和牙形成与矿化所必需的营养成分;②母乳是婴幼儿最易消化吸收的食物;③母乳可以增强婴幼儿机体的免疫能力等。
为此,美国儿科学会认为,母乳喂养保证了婴儿最佳健康状态,最佳生长发育和最佳心理成熟。母乳本身并不会引起幼儿龋病。
但是,在母乳的喂养过程中,若采用没有规律的、频繁的喂养,或入睡时含着乳头,也可使萌出不久的乳牙长时间的浸泡在乳汁中,同样也打断了牙的脱矿和再矿化的动力学过程而发生龋病。此外,若延长母乳喂养时间也可明显增加儿童的患龋率。
2.饮食建议和饮食指导 首先,随着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应相应调整幼儿饮食成分。
(1)4~6个月后的婴儿应添加米汤、菜泥与蛋黄等辅助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增加。
(2)儿童应以蔬菜、水果、谷物、禽蛋肉类等天然食物为主,这些食物不仅可为儿童提供能量,而且可为儿童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其中微量元素中的氟是唯一能够在牙萌出前对牙萌出后的龋病易感性产生影响的营养成分。
(3)应多吃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胡萝卜、苹果、青菜等食物,这类食物在食用时需用较大的咀嚼力,可在提高咀嚼功能的同时,促进唾液分泌,有利于口腔的自洁作用。而且,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纤维素,有利于增强幼儿体质,也有利于牙的矿化。良好的饮食结构对儿童健康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其次,减少糖的摄取,特别是游离糖的摄取量和频率。游离糖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等,它们是龋病发生不可或缺的主要因素。其中,限制奶制品和饮料中的糖及限制零食中的糖极为重要。
存在于许多水果和蔬菜纤维中的木糖醇具有口腔保健作用,它本身是不致龋的,而且可以通过刺激唾液分泌起到口腔自洁的效果。但需特别提醒的是,勿受夸张广告的误导,限制儿童甜食和饮料摄入是乳牙龋病防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健康的饮食结构和良好的饮食习惯是儿童口腔健康和全身健康的基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会使儿童受益终生。儿童应注意平衡膳食,不挑食不偏食,多吃蔬菜和新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营养丰富的食物,这样,既有利于口腔颌面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以及牙的萌出和排列,又有利于防止龋病的发生。
作为一种宣传教育手段,以儿科医学为基础的饮食指导可能会对儿童的口腔健康和营养均衡起到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