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牙髓切断术(pulpotomy-primary teeth)是在局部麻醉下切除或去除冠髓组织,用药物处理并覆盖于牙髓创面以保存根部健康牙髓组织的治疗方法。
乳牙牙髓切断术依据使用的药物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局部麻醉下将冠部牙髓组织切断与去除,于牙髓断面上覆盖氢氧化钙制剂或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盖髓剂保存根部牙髓活力,并在创面上形成一层硬组织屏障的治疗方法。又称活髓切断术。
另一种是在局部麻醉下切除冠髓后,用甲醛甲酚(FC)处理牙髓创面并覆盖其糊剂,利用甲醛甲酚的作用,使其接触的牙髓组织固定防腐,此种治疗称FC切髓术。因切髓后根尖部分牙髓仍有活力,故又称为半失活牙髓切断术。
【适应证】
1.乳牙深龋露髓或外伤冠折露髓,不宜进行直接盖髓者。
2.乳牙部分冠髓牙髓炎。
【禁忌证】
1.乳牙全部性牙髓炎或牙髓部分坏死。
2.乳牙牙根吸收1/3以上者。
【牙髓切断术药物】
1.氢氧化钙制剂和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MTA)等,详见年轻恒牙牙髓病治疗药物中的相关内容。
2.甲醛甲酚合剂主要有效成分是甲醛(formalin)和甲酚(tricresol),其中甲醛作为一种有效的组织固定剂,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三甲酚是一种强效抗菌药,可以杀灭牙髓断面的微生物,但其作用持续时间短。
甲醛甲酚液作为牙髓治疗药物是1904年由Buckley提出,当时采用等量甲醛甲酚混合液,称为Buckley配方。而用于乳牙牙髓切断术的甲醛甲酚液是1∶5稀释的Buckley配方液,其制备过程为:先将3份甘油与1份蒸馏水混合形成稀释溶液,然后将4份稀释液加到1份Buckley配方液中混匀即制成1∶5标准稀释液。甲醛甲酚糊剂是氧化锌与1∶5标准稀释液调制而成。
甲醛甲酚与牙髓断面接触区可产生凝固性坏死,坏死层下方的牙髓组织有轻度炎症性反应,其根尖部牙髓仍保持活力,但有的炎症反应可持续存在并能延伸渗入根髓深部。
尽管甲醛甲酚切髓术可保持根尖部分的牙髓活力,但近年来认为,甲醛甲酚切髓术应用有其局限性,其局限性如下。
(1)术后可能发生牙根内吸收或牙根病理性吸收。这可能与手术创伤、甲醛甲酚刺激、边缘性泄漏、剩余根髓感染和炎性变有关。
(2)由于甲醛甲酚溶液中的甲醛甲酚透性强,易引起尖周、牙周组织的刺激。
(3)由于甲醛甲酚有半抗原作用,可能导致根尖周、牙周组织的免疫学反应。为此,目前在乳牙牙髓切断术中,甲醛甲酚已渐渐被其他生物相容性更好的药物取代。
3.戊二醛(glutaraldehyde)是一种强有力的固定剂,可以用于冠髓切断后牙髓断面的处理,应用的浓度为2%~4%,通常用的浓度为2%。戊二醛糊剂是氧化锌与2%戊二醛液调制而成。与甲醛甲酚比较,戊二醛具有固定特性更为良好,作用缓慢,刺激性小、毒性低等优点。但它的稳定性差,保存困难,需常更换溶液,且接触口腔黏膜会导致局部损伤等。目前,这些不足之处及其为非生物相容性药物,影响了它在临床上的应用。
【治疗步骤】
1.麻醉和隔湿 局部浸润麻醉,隔离手术区,隔湿,提倡使用橡皮障,并用吸引器排除唾液污染。
2.去龋、制备洞型 去净洞壁龋蚀组织,制备洞型。
3.揭髓顶、去冠髓 冲洗窝洞,用消毒牙钻沿洞底周边钻磨,揭去髓室顶,用锐利挖匙或用大号球钻去除冠髓。
4.牙髓断面处理、盖髓 生理盐水冲洗髓室,生理盐水湿棉球轻压断面止血,依据选择的药物对牙髓断面进行处理。
(1)甲醛甲酚或戊二醛液糊剂盖髓:用小棉球蘸取1∶5甲醛甲酚稀释液或2%戊二醛液放置牙髓断面上1min,以固定表面组织,然后将调制好的甲醛甲酚糊剂或戊二醛糊剂覆盖于牙髓断面,分别用该药液的湿棉球轻压使其与根髓密切贴合。
(2)氢氧化钙制剂盖髓:将调制成的氢氧化钙制剂盖于牙髓断面,厚度约1mm,用盐水棉球轻压与根髓密切贴合。
(3)MTA盖髓:将调制好的MTA盖于牙髓断面,厚度约2mm,用盐水棉球轻压与根髓创面密切贴合。
5.充填、修复、调盖髓后用聚酸锌水门汀、玻璃离子水门汀严密垫底,如果牙体组织能够提供足够支持,可用复合树脂或银汞合金充填、修复洞型并进行调
(图5-13)。
6.定期观察 乳牙牙髓治疗后需定期观察,一般术后3~6个月复查有无病理性症状或体征,X线检查有无病理性骨吸收或牙根吸收,以评估术后治疗效果。若有牙髓、根尖周炎症表现,需考虑进行根管治疗;若出现内吸收或牙根外吸收,则考虑拔除。
图5-13 乳磨牙切髓术
A.揭髓室顶;B.去冠髓;C.盖髓、充填修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