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恒牙可复性牙髓炎是指炎症初期的病变较轻的,主要表现为组织血管扩张和充血的病变。此类病变的牙髓在彻底去除病原刺激因素,并经适当治疗后即可恢复正常状态。
【临床特征】
1.当患牙受冷、热、甜、酸等刺激时,立即出现瞬间疼痛反应。尤其对冷刺激反应更敏感、迅速和强烈。当去除刺激后,疼痛症状即可消除,或仅持续数秒钟随即缓解。可复性牙髓炎不出现自发痛。
2.深度龋病近髓,去净龋坏组织无穿髓孔,或前牙冠折近髓,髓角透红。所谓深龋,即龋病破坏接近牙髓或牙髓即将暴露,此时洞底可见以下特点。
(1)某一髓角处透红,即出现透红点。
(2)某一髓角处脱钙,即出现脱钙点。
(3)某一髓角处探诊时极为敏感或疼痛,即出现敏感点。
【诊断要点】
1.患牙对温度刺激,尤其对冷刺激敏感及反应迅速。
2.无自发痛史。
3.检查患牙可见引起牙髓病的龋病、牙外伤或牙发育异常等牙体病损。
4.可复性牙髓炎应与深龋鉴别。深龋是已发展到牙本质深层,接近牙髓的龋病。其治疗目的是停止龋病进展,保护牙髓组织。可复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发生了充血的病理变化。其治疗目的是控制牙髓充血的发展,使牙髓康复到原有健康状态,并保存全部牙髓活力。
深龋与可复性牙髓炎的区别理论上是明确的,核心问题是深龋牙的牙髓状况。深龋下方的牙髓组织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已出现牙髓充血或已有炎症。虽然临床上可从它们对温度刺激的敏感程度,以及刺激去除后症状是否持续等表现进行鉴别,但因目前还没有单一可靠的检查牙髓状况的临床方法,在难以确定深龋的牙髓状况时,常使深龋和可复性牙髓炎混淆。因而,对深龋年轻恒牙,若临床症状轻微,难以确定牙髓状况时,均应在洞底覆盖一层盖髓剂以保护牙髓,使牙髓获得康复的机会。
【治疗原则】
1.保护牙髓、恢复牙髓健康和功能。
2.彻底去除作用于患牙的病源刺激因素,同时给予患牙相应的治疗。当刺激因素去除后,牙髓的初期炎症可得到控制,牙髓组织即可逐渐恢复正常。
3.深龋近髓的年轻恒牙,不论其临床症状如何,治疗时均应于洞底覆盖盖髓剂,以此保护牙髓,促使牙髓康复,并促进近髓处牙髓沉积修复性牙本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