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般患者给予2~3L/min氧流量;对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吸氧。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由于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主要通过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使之兴奋,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运动。吸氧过程中应保证吸氧管路给氧通畅。吸氧管因较细长易打折,导致吸氧效果不佳却易被临床忽略。患者因翻身、活动导致吸氧管脱落而患者未察觉也是常见氧疗效果不佳的原因。
答:根据病情及医嘱调节氧流量。
【操作要点】
一般患者给予2~3L/min氧流量;对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1~2L/min)吸氧。
【知识点介绍】
吸氧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患者缺氧,及时观察与氧疗效果相关体征并向医生反映。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由于长期二氧化碳分压高,主要通过缺氧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弓化学感受器,沿神经上传至呼吸中枢,使之兴奋,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运动。若高流量、高浓度给氧,则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导致二氧化碳滞留更严重,可发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
吸氧过程中应保证吸氧管路给氧通畅。吸氧管因较细长易打折,导致吸氧效果不佳却易被临床忽略。患者因翻身、活动导致吸氧管脱落而患者未察觉也是常见氧疗效果不佳的原因。
及时补充吸氧用湿化水。吸氧时需给予湿化,以保证足够的吸入气体湿度。湿化瓶内湿化用水低于1/2时常出现吸入气体湿化不足导致患者气道干燥、痰液黏稠、排痰困难,而高于2/3时易导致湿化用水进入吸氧管、上气道引起患者呛咳、氧疗效果下降。
注意观察氧流量,对Ⅱ型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给予低浓度、低流量(1~2L/min)吸氧。
观察供氧效果,观察缺氧是否得到改善,指(趾)甲、口唇、甲床颜色变化可提示缺氧的改善状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