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选择合适的时机、用正确的漱口方法漱口可以有效降低口腔溃疡的发生率。
【操作要点】
(1)漱口时机:在输入甲氨蝶呤的同时遵医嘱为患者配置亚叶酸钙漱口液,即将50mg亚叶酸钙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即0.1%亚叶酸钙漱口液),开始漱口。
(2)漱口方法:用0.1%亚叶酸钙漱口液漱口,白天1h漱口1次,夜间2h漱口1次,每次30ml,含漱10min后咽下,24h内漱完。第二个24h每日含漱7次,分别在3餐前后1h及睡前,每次含漱长于5min,含漱完吐出,连续3d。注意每次漱口前应用清水漱口,将漱口液含在口腔内,鼓动两腮与唇部,使药液充分与舌下、颊部及咽部黏膜接触,完全发挥药物作用;并利用水力反复冲击口腔各个部位,尽可能清除掉存留在牙间隙、牙龈、唇颊沟等处的食物残渣,尽量使口腔内的细菌数减少,从而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含漱后暂勿用清水漱口。
【知识点介绍】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黏膜溃疡、骨髓抑制及肝肾损害等,特别是影响增殖活跃的黏膜组织。口腔黏膜由非角质的鳞状上皮细胞组成,7~14d更新再生一次,上皮细胞被破坏则出现炎症。口腔溃疡是甲氨蝶呤化疗对口腔黏膜的直接刺激和对上皮细胞的损伤所致,并且口腔内血管网丰富,大剂量用药时由于血药浓度增加,加重了对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损害;加之饮水进食少,口腔寄生的正常菌群大量繁殖,口腔自洁作用减弱,产生吲哚、硫氢基及胺类等,破坏口腔内环境,导致口腔黏膜受损也是形成口腔溃疡的原因之一。溃疡可发生在口腔内各个部位甚至咽部及食管,溃疡灶一个或数个,大小不一。0.1%亚叶酸钙漱口液直接作用于消化道,对口腔各处均有效接触,保持口腔及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能有效地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亚叶酸钙是甲氨蝶呤化疗后常用的解毒剂。甲氨蝶呤是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进而抑制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导致DNA合成全面抑制,使肿瘤细胞死亡,是恶性肿瘤化疗的常用药物。亚叶酸钙进入细胞后能转化为DNA合成过程中所必需的四氢叶酸,使用0.1%亚叶酸钙溶液含漱口可保护增殖迅速的黏膜细胞不受甲氨蝶呤的细胞毒性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