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气道是为了保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连接,是呼吸系统危重病患者常见的抢救措施之一。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是保持患者气道通畅,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进行机械通气。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切开是常选择的人工气道方式。气管切开患者早期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气胸、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等。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正确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日拔管,促进患者康复。
答:特别注意防止气管套管移位。
【操作要点】
(1)气管切开后1周内尽量不更换系带。套管固定松紧适宜,防止管路脱出或移位引起窒息。
(2)翻身时,使其头、颈、躯干处于同一轴线,防止套管扭曲、移位,影响通气导致窒息。
(3)观察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有无呼吸困难,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胸腔穿刺排气或闭式引流的术前准备。
(4)备好气管切开包及急救器械和药品,做好急救准备。
【知识点介绍】
人工气道是为了保持气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连接,是呼吸系统危重病患者常见的抢救措施之一。建立人工气道的目的是保持患者气道通畅,有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进行机械通气。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的患者,气管切开是常选择的人工气道方式。气管切开患者早期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气胸、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等。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正确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早日拔管,促进患者康复。
气管套管可因剧烈咳嗽、翻身时牵拉、患者烦躁不合作、套管系带过松而脱出导致呼吸困难,尤其是在气管切开早期窦道未形成之前,如气管套管移位再重新安放气管套管难度较大,如不及时处理会引起窒息。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气管切开早期的患者应加强观察,系带一定要结死扣,切开后1周内尽量不更换系带,但需注意调整套管系带的松紧,松紧度以带子与颈部间可放入一手指为宜。太松时套管可于咳嗽时脱出切口,太紧患者不舒适。对于术后皮下出现气肿的患者,于气肿消退后带子要及时加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