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在保证生命体征平稳情况下完成翻身。
【操作要点】
(1)翻身前:①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判断病情是否允许翻身;②测量生命体征;③充分吸痰;④观察气管导管预留长度,做好标记;⑤可自主呼吸的患者给予脱机;⑥检查气管导管固定是否完好;⑦保护好气管导管,严防脱管、自行拔管。
(2)翻身后:①脱机者连接好呼吸机,检查呼吸机是否工作正常;②调整呼吸机管道高度及长度;③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检查管道是否通畅,观察有无喘憋现象;④吸痰,观察痰液量及性质;⑤妥善固定气管导管。
【知识点介绍】
气管插管因能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误吸,并能进行辅助性机械通气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非正常拔管,是机械通气中的严重并发症。在对机械辅助通气的患者行各种操作时均应做好对患者一般情况的评估,做好气管导管有效的固定等。卧床患者必须经常给予翻身、叩背以减少肺部感染、皮肤压疮的发生。
给气管插管患者翻身时,首先评估患者是否可以翻身,测量生命体征,确定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翻身;其次充分吸净口、咽、鼻及气道内的分泌物,以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避免翻身时痰液喷出;检查气囊的压力是否适宜,气囊的压力是决定气囊是否损伤气道黏膜的重要因素,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的最小封闭压力,既不让导管四周漏气,又使气道黏膜表面所受的压力最小,一般维持在14~20mmHg;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是否适宜,气管插管过深或过浅都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插管过深入右主支气管将增加导致低氧血症、气胸、肺不张的危险,插管过浅气管导管容易脱出。检查气管导管的固定带是否牢固,气管导管首先要与牙垫固定牢固,然后依附牙垫进行外固定。发现滑脱,立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对于行短期呼吸支持的患者应指导患者锻炼自主呼吸,待病情许可时尽早拔管。翻身时先检查管道是否固定妥当,避免导管脱出。使用呼吸机患者,将气管导管与呼吸机脱离,而后将气管导管与头部一起转动,再摆正躯干。四肢约束的患者翻身时注意防止患者双手自行拔管,松脱约束时应两人配合,一人扶持其双手,并随时注意评估有无发生意外拔管的可能,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翻身后护士应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特别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注意观察有无缺氧及窒息的表现;观察气管导管有无松动移位,导管的刻度与翻身前是否一致。另外,由于行机械通气的患者呼吸道改路,解除了正常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温度、湿度的调节及防御功能,若直接吸入未经加温湿化的气体,因干燥导致支气管分泌物黏稠,痰液不易咳出,加重呼吸道阻塞,容易造成肺部感染,因此保持气道的加温和湿化尤为重要。翻身后及时将呼吸机接好,检查湿化器工作是否正常。可自主呼吸者,应用人工鼻连接于气管导管口。
气管插管已成为最常应用的急救措施之一。如护理不当,易发生自行性拔管或不慎脱管。尤其是非计划性拔管,若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有可能成为患者致死的原因。因此,给气管插管的患者翻身时,充分做好准备工作,尤其是气管导管的固定、气道分泌物的清除、病情评估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