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镜下判断大肠病灶组织学类型最经典的方法是依据腺管开口形态(pit pattern)的工藤分型(图3-2-1)。即靛胭脂或结晶紫染色后,在放大内镜下,将大肠病灶的腺管开口分为5型:①Ⅰ型为规则的圆形开口,见于正常黏膜。②Ⅱ型为星芒状开口,见于增生性息肉。③Ⅲ型又分为Ⅲs型和ⅢL型。Ⅲs型为较Ⅰ型更小的小圆形开口,多见于凹陷型病变,病理为早期癌或腺瘤。ⅢL型为大管状开口,见于管状腺瘤。④Ⅳ型为树枝状或脑回状开口,见于绒毛状腺瘤。⑤Ⅴ型又分为Vi型和Vn型。Vi型为腺管开口不规则,绝大部分为早期癌(浸润深度≤SM1);Ⅴn型为腺管开口消失或无结构,绝大部分为黏膜下深浸润癌或进展期癌(浸润深度>SM1)。
常用的染色剂中,靛胭脂染色简便易行,但是对于Ⅴ型腺管开口,因为癌腺管密度较高,依靠重力作用的靛胭脂染色不易看清腺管开口。要得到很好的观察效果,需要使用结晶紫染色(图3-2-2)。但结晶紫染色前需要反复冲洗,使用起来比较复杂,耗时较长。另外,腺管开口形态的分型比较复杂,内镜操作初学者较难掌握。NBI结合放大内镜下,可以用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大肠病变。
图3-2-1 大肠病灶腺管开口形态的工藤分型
染色前应尽可能将肠管内病变附近的液体吸尽,否则会影响染色效果,然后清洗欲染色部位。黏液附着会明显影响染色效果,使放大内镜的观察不清晰,所以要在染色前清除病变表面的黏液,这一点在结晶紫染色时尤为重要。通常在染色前,先使用去泡剂[二甲硅油(GASCON®)4ml (20mg/ml)溶于100ml水中]直接喷洒,然后使用去黏液剂[链霉蛋白酶(プロナーゼMS®)2万U+碳酸氢钠1g溶于100ml水中]冲洗。冲洗时不应直接冲击病变部位,而应冲其边缘,以防病变出血,影响观察。如果必须直接清洗病变部位,应尽量减小注入时的水压。染色时应控制染色剂的用量和染色范围,用量过大会使整个视野变暗,不利于观察。通常靛胭脂染色时,可直接使用注射器喷洒,用20ml注射器抽吸3~5ml的靛胭脂(浓度0.2%),抽满空气然后柔和喷洒。推荐在结晶紫(浓度0.05%)染色时使用non-traumatic tube(NT TUBE),以免损伤病灶表面和引起出血。另外,染色时要注意重力的方向,使染色剂在重力的作用下,均匀地布满病灶表面。
图3-2-2 靛胭脂染色和结晶紫染色
A.白光内镜下,大小约2.0cm的LST型病灶中央,可见一约0.6cm发红的、显饱满的隆起。B.白光抵近观察,可见发红区域有较清晰的边界,形态饱满(fullness)。C.靛胭脂染色后,中距离观察,可见9点钟方向发红隆起部分具有清晰的边界,而病灶3点钟方向显凹陷。D.靛胭脂染色后放大观察,9点钟方向隆起部分的pit pattern显示不清,需要进一步用结晶紫染色。E.0.05%结晶紫染色时使用的non-traumatic tube(NT TUBE)。F.结晶紫染色后,中距离观察,除了9点钟方向具有清晰边界的隆起部分外,3点钟方向凹陷部的腺管密度似乎也较高。G.放大观察9点钟方向隆起部(红色方框部分):腺管开口高度不规则,且有结构消失的部分,与旁边的ⅢL型腺管开口区域有清晰的边界,考虑为高度不整Vi型~Vn型, 浸润深度>SM2。H.放大观察绿色方框部分:左边为ⅢL型腺管开口,右边为Ⅳ型腺管开口,右上方为考虑有浸润的部分。I.放大观察蓝色方框部分:左边为Ⅳ型腺管开口,往右上方向逐渐演变为Vi型。因此内镜下诊断考虑为绒毛管状腺瘤伴癌变,局部浸润>SM2,不适合内镜下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