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
1.病情介绍 患者,女性,76岁,主因咳嗽、咳痰、胸闷伴颜面、腹部、四肢对称性、指凹性水肿1个月加重1周入院。患者4年前体检时发现血肌酐升高,波动在200μmol/L左右,2年前出现双下肢水肿(具体不详),未引起重视。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血压、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期间患者呈昏睡状态,血氧饱和度90%左右,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留置双腔引流管,引流出黄色清亮胸腔积液,胸腔积液蛋白比0.53,考虑为漏出液。间断锻炼患者自主呼吸,血氧饱和度96%左右,拔除气管插管。患者无呼吸困难,痰液较多,可自行咳出。
图10-1 胸部CT示左肺见大片状水密度影
2.临床治疗简介
(1)甲级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
(2)患者呈嗜睡状态,血气示Ⅱ型呼吸衰竭,给予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躁动,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泵入。翻身、叩背,吸痰,1/2h。
(3)CT示胸腔积液,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留置双腔引流管(图10-1),给X线,心电图等检查(图10-2,图10-3)。
(4)患者粪隐血阳性,胃管回抽无咖啡样物,因患者肾功能不全,易合并消化道出血,予以抑酸保护胃黏膜药物治疗。
(5)应用开同等药物治疗,控制血肌酐;口服络活喜降压治疗;三餐前皮下注射生物合成胰岛素控制血糖。
图10-2 胸部X线检查
A.X线示右肺透亮度减低,右侧胸腔积液;B.X线示两下肺小斑片影,双侧少量胸腔积液
图10-3 心电图示ST-T异常改变
(6)患者血肌酐、尿素氮高(图10-4,图10-5),留置半永久性颈内静脉管通路。给予血气分析,监测血压、血糖(图10-6,图10-7,图10-8)。
图10-4 患者血肌酐变化曲线
图10-5 患者血尿素氮变化曲线
图10-6 患者血气分析变化曲线
图10-7 患者血压变化曲线
图10-8 患者早餐后血糖变化曲线
(7)行床旁血液透析治疗。
3.护理问题
(1)低效型呼吸形态:与患者双肺胸腔积液、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患者气管插管、咳嗽无力有关。
(3)电解质紊乱:与高钾有关。
(4)体液过多:与患者肾功能不全有关。
(5)潜在并发症——呼吸机相关肺炎:与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有关。
(6)潜在并发症——高血压危象:与患者血压高有关。
(7)有脱管的危险:与留置尿管、胃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半永久导管有关。
(8)有误吸的危险:与患者气管插管、留置胃管有关。
(9)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尿管、胃管、胸腔闭式引流管、半永久导管有关。
(10)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
(11)有外渗的危险:与年龄大血管脆有关。
(12)自理能力缺陷:与患者自身疾病有关。
4.护理评估
(1)自理能力评分:0分。
(2)压疮危险评分:12分。
(3)导管滑脱评分:9分。
【护理问题讨论】
(一)呼吸衰竭的护理措施
患者嗜睡状态,血气分析示Ⅱ型呼吸衰竭。紧急经口气管插管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出现躁动,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泵入,病情缓解后停止镇静药的使用。患者经精心治疗护理后逐渐锻炼自主呼吸,成功脱机。
问题1:患者采取机械通气时,如何做好气道护理?
答:(1)应用胶布固定好气管导管,记录插管深度,气管导管气囊内压控制在25~30cm H 2 O,每天监测囊内压3次,防止囊内压过大而损伤气道黏膜或气囊充气不足在正压通气时出现漏气。
(2)将患者床头抬高30°~45°,以减少胃液反流和误吸的发生。
(3)保持机体充足的水分,定期湿化气道,可防止气道过干,分泌物黏稠结痂等。应随时注意是否有痰液淤积和痰液堵塞而危及患者生命。
(4)吸痰频率根据分泌物量决定,每次吸痰前后应给予纯氧或高浓度氧气吸入2min,一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并且保证吸痰管具有足够的长度。操作时动作应轻柔,尽量以最快的时间充分吸净痰液,每日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治疗,翻身时对背部进行叩拍和振荡及体液引流,也可松动痰液,必要时使用震动排痰仪。
(5)吸痰用物每日更换,吸痰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一次性吸痰管一吸一换。
(6)注意呼吸机的运行状况,对于呼吸机发出的报警信息,要及时处理,随时观察气管插管深度,防止插管过深或是管道滑脱。
问题2:患者经口气管插管时,如何为患者做好口腔护理?
答:口腔护理,1/8h,由两名护士配合完成口腔护理,一人固定插管,观察深度;另一名清洁口腔和牙垫,观察口腔有无破溃及牙齿有无松动,及时给予预防护理,然后固定牙垫和插管,妥善胶布固定。
问题3:患者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如何做好患者的卧位护理?
答:(1)绝对卧床,床头抬高30~45°尽量减少对患者不必要的操作,各种操作间隙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
(2)合理的体位有助于改善通气/血流比例,促进气体交换,根据患者病情灵活的进行定时或不定时的翻身叩背,1/2h。做好压疮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及坠床。
(3)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被动肢体功能锻炼,防止“失用综合征”发生。
(4)保持床单位平整干燥,及时更换潮湿被服,减轻患者长期卧床的不适感。
问题4:患者插管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期间躁动,遵医嘱给予镇静药,在镇静治疗期间如何对患者进行唤醒?
答:(1)每天早上进行唤醒直至患者清醒并能正确回答3~4个简单问题,或者患者逐渐表现出不适或躁动。
(2)在唤醒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防止意外拔管。
(3)唤醒结束后,重新以原来剂量的一半开始给药并滴定至需要的镇静水平。
(4)密切监测循环、神经等重要系统的功能。
问题5: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还应注意哪些细节护理?
答:(1)呼吸机管路连接要紧密、无扭曲。
(2)呼吸机管路妥善固定。
(3)积水杯处于管路的最低位。
(4)及时倾倒冷凝水。
(5)及时吸尽气囊上的分泌物。
(6)气管位置居中。
(7)湿化液的温度和量要适宜等,以提高患者戴机的舒适度,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问题6:患者撤离呼吸机前,如何进行呼吸评价?
答:确定呼吸功能、血气分析是否正常,咳嗽和吞咽反射是否存在。呼吸力学:呼吸次数<25/min、Vt>5ml/kg,最大吸气压≥20cm H 2 O;氧合状况:PaO2>60mmHg,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300mmHg,呼吸浅快,呼吸指数<105。
问题7:患者撤离呼吸机前,如何进行循环、代谢评价?
答:确定血压、脉搏、外周灌注、尿量等是否正常,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水、电解质失衡可能导致肌肉无力,酸碱失衡会影响血红蛋白向组织释放氧。
问题8: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对于气道护理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1)气道压力骤降时,可能为脱管、气泵故障或管道漏气。
(2)气道压力升高及使用呼吸机后仍有严重缺氧者,应观察是否出现痰栓、呼吸机对抗等现象,找出真正原因及时解决问题。
问题9:患者撤离呼吸机时,护士应如何做?
答:(1)撤离前准备:保持环境安静,选择患者体力、精神情绪较好的日间撤离呼吸机;采取斜坡卧位或坐位,备好简易呼吸球囊,必要时使用呼吸兴奋药;彻底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净,清洁、湿润口腔,按照2~3L/min的流量吸氧。
(2)注重心理护理:长期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害怕停止呼吸机后病情会反复或进一步发展,精神十分紧张,所以撤机前护士必须向患者解释撤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减轻心理负担,不断给予鼓励,转移其注意力,并逐渐放松,嘱患者按照自己示意动作一起做深而慢的呼吸。
(3)正确呼吸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指导患者做缩唇、腹式呼吸等正确的呼吸方式,控制性深呼吸,以锻炼呼吸功能。
问题10:呼吸机辅助呼吸拔除气管插管后,应注意哪些方面的护理?
答:(1)拔除插管后立即吸尽口鼻分泌物,给予双鼻导管吸氧,观察患者有无声音嘶哑、喉头水肿的症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30min后复查血气,并及时报告医师患者血气分析结果。
(3)备好急救物品,随时准备配合医师进行抢救。
(二)胸腔积液的护理要点
患者入院后胸部CT、X线提示双侧胸腔积液,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留置双腔引流管。
问题1:正常人胸腔内有液体吗?何为胸腔积液?
答: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但胸膜腔中的积液量并非固定不变,即使正常人,每24小时亦有500~1000ml的液体形成与吸收,胸膜腔内液体自毛细血管的静脉端再吸收,其余的液体由淋巴系统回收至血液,滤过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任何原因使胸液形成过多或吸收过少时均可导致胸液异常积聚,称为胸腔积液(简称胸水)。
问题2:患者行胸腔穿刺时护理配合要点有哪些?
答:(1)胸腔穿刺前向病人解释、告知,交代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2)行胸腔穿刺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如患者有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胸膜反应时应立即停止抽液,使病人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密切观察血压,防止休克。
(3)抽液完毕,协助病人卧床休息、取合适卧位,绝对卧床8~12h。
(4)抽液速度不宜过快,抽液量不宜过多,一般第一次引流不超过800ml,以后每次不宜超过1000ml。
问题3:患者留置胸腔引流管,引流液疑为漏出液,胸腔积液是如何分类的?
答:胸腔积液根据其所含的成分不同,如蛋白质的多少、白细胞的多少及分类等不同,可分为漏出液及渗出液两类。
(1)漏出液:常见于肾病型肾炎肝硬化晚期胸、腹腔积液形成慢性病引起的低蛋白血症。
(2)渗出液,常见于感染(如结核性胸膜炎、肺炎)、恶性肿瘤、肺梗塞、胶原性疾病。
问题4:患者合并胸腔积液等多种疾病,如何做好饮食护理?
答:(1)遵医嘱使用肠内营养液,同时适当使用制酸护胃及促进胃动力的药物,促进胃的消化吸收。
(2)少量多次胃管注入,促进消化吸收,避免一次注入过多加重消化道负担。
(3)补充足量的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钙和微量元素铁、锌、铜、硒等。
(4)给予高维生素流食胃管注入。维生素的缺乏可使机体的免疫力继续低下,因此适当使用维生素制剂是必须的,而且多种维生素的联合补充,较单一维生素补充疗效更为显著。
(5)补充高蛋白质、高能量。患者的能量消耗是普通健康人的1.5倍,甚至更高,且由于大量引流,蛋白质丢失过多过快,造成修复组织的营养元素缺乏,胸腔积液难以停止生成,所以此类患者需及时补充高蛋白质、高能量,对严重低蛋白血症的患者,还需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行床旁血液透析的护理措施
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血肌酐增高,2年前出现双下肢水肿,1个月前颜面、腹部及四肢呈对称性、指凹性水肿,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高,留置半永久导管,行床旁血液透析治疗。因患者肾功能不全,易合并消化道出血,在治疗期间患者出现粪隐血阳性。
问题1:责任护士如何针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健康宣教?
答: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从饮食上注意对血液的补给,多食用一些具有补血功能的食物,如菠菜、牛奶、蛋白质等,也就是含铁量较高的食物;同时还应注意对铁质的吸收控制,多食用鱼类及维生素B、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食物,具体而言,可将菠菜或是水果榨汁,为患者鼻饲,加强维生素摄入量,提升身体素质。
问题2:患者留置半永久导管,如何预防感染?
答:注意无菌操作,特别是打开肝素帽或透析后重新盖帽时应迅速将无菌注射器连接到透析管路开放的末端,并用无菌纱布包裹,保持局部清洁,若被污染应立即消毒更换敷料,正常情况下每周透析后换药2~3次。观察局部皮肤,若有红肿伴全身发热时,抽血查找病原菌及药敏选择抗生素,必要时应用抗生素封管。
问题3:如何预防及处理留置半永久性导管堵塞?
答:(1)改变患者的体位。
(2)让患者咳嗽。
(3)如果没有阻力,可以用力推注无菌生理盐水以便使管尖离开静脉壁。
(4)若阻塞发生于动脉腔,可以考虑倒置血路,把动脉血路和静脉接头反接,再循环明显增加,是可以预期的。
(5)若为血栓形成,决不能从阻塞的管腔强行推注血栓。
(6)如果血栓是新的,可以尝试用10ml注射器轻柔推出血块,或用导管腔刷取出血栓,注意一定要明确导管长度,从而确保不至于伸到静脉内。
(7)如果推注缓慢或根本不能回抽,应用尿激酶溶栓,将5万~10万U的尿激酶加3~5ml生理盐水分别注入动静脉留置导管内,保留30min或一个透析期间,透析前用注射器抽出。
问题4: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前需做哪些准备?
答:(1)协助患者测量生命体征,评估神志,测量记录体重,询问有无皮肤黏膜及其他部位出血情况并记录。
(2)上机前检查留置导管是否固定妥善,观察内瘘处皮肤有无皮疹、感染,触摸内瘘震颤是否良好。
(3)注意保暖,给予吸氧及甲级心电监护,并根据患者体重及病情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
问题5:如何预防血液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
答:(1)老年患者体外循环血量增加时,血管收缩反应相对低下,易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低血压,所以在透析开始引出血液时,血流速度应尽量缓慢,以180~200ml/min的速度为宜,并根据患者血压及水钠潴留情况,将预冲盐水部分或全部输入体内,若干体重设定不正确、超滤过多、透析前服用降压药、低钠透析液<135mmol/L以及透析中过量进食都会导致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
(2)一旦发生低血压,应立即给予降低血流速度,暂停超滤,提高透析液钠浓度并给予回输生理盐水100~200ml,必要时给5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平卧吸氧,可使血压回升。
(3)如上述处理仍无改善,应立即终止透析。
问题6:如何观察、护理患者体外循环凝血情况?
答:上机前20min按医嘱准确注入肝素量,使之达到体内肝素化;透析中加强巡视观察插管及内瘘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同时观察体外循环血液颜色变化及透析器内血液颜色变化及静脉压、跨膜压变化,及时发现透析器及体外循环血路透析情况。若采用无肝素透析,可在透析前使用肝素钠,肝素钠100mg、生理盐水1000ml循环透析器管路20min,循环结束用500ml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及管路后准备透析。透析开始后,每30~60分钟用生理盐水100~150ml冲洗透析器及血液管路,防止堵塞造成患者血液丢失。
问题7:患者粪除血阳性,针对该患者合并消化道出血有哪些护理要点?
答:对患者的粪和胃液的颜色严密观察,若胃液显示咖啡色、粪为黑色,说明患者可能并发消化道出血,并对患者的心率、血压严密观察。如果患者进行胃液、粪隐血试验为阳性,但出血较少,可进行鼻饲喂养,给予温度较低的米汤,同时给予抑酸、胃黏膜保护药与止血药物,若出血较多,及时禁食,给予抑酸、止血药物静脉滴注,并及时补充血容量。
(四)高血压、糖尿病的护理措施
患者既往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口服络活喜控制血压,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血压、血糖均控制不佳。
问题1: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1)鼓励患者适当从事体育运动,以不出现心悸等症状为宜,可以根据自己自身年龄、体质等情况从事,如散步、打太极拳等相对轻松休闲的体育活动。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日常生活注意动作轻缓,不能猛起、猛蹲,患者家属做好防护工作防止意外发生。
(3)高血压患者应该控制食盐量,忌暴饮暴食、高热量食物,戒烟、限酒,忌浓茶、咖啡和辛辣食物,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4)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时监测血压,出现不适及时就医。
问题2:如何指导患者口服降压药物?
答:(1)坚持个体化的用药原则,因为高血压的病因、病程、合并症及其严重程度不同,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强弱各异,即使各方面大致相同的病人,对同一种降压药的反应也不一致。
(2)除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切忌血压降得过快,特别是老年人更应注意,以免因血压骤降而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
(3)一般从单一药物、小剂量开始降压,逐渐增加剂量。若足量后,仍不能有效地控制血压时,则采用联合用药。
(4)要了解降压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有两种以上降压药联合使用时,还应了解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配伍禁忌。药物联合应用应尽量增加协同作用,减少不良反应。
(5)大多数高血压病人需要长期服药,并且相当多的病人要终身服药,故应采用较简单的服药方法,如服用长效降压药或缓释或控释的降压药,这样每天只需服药1次,有利于长期坚持服药,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
(6)高血压合并其他疾病时,要避免使用加重这些疾病的降压药物。
(7)在评价药物疗效时,除降压效果外,还应注意药物能否逆转或纠正已发生的一些并发症。
问题3:非内分泌科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存在哪些护理安全隐患?
答:(1)胰岛素为高危药品,非内分泌科对胰岛素的风险意识认识不足,对胰岛素应用重视程度不够。
(2)临床胰岛素剂型种类繁多,不同剂型的胰岛素其作用时间和降糖效果不同,非专科护士对常见胰岛素剂型认识模糊。
(3)注射前忽视对胰岛素笔芯有无裂痕、药液颜色有无改变、有无结晶沉淀等检查过程。
(4)临床应用胰岛素注射笔种类多,每种笔的操作方法不尽相同,且笔芯不能相互兼容,非专科护士对各种笔的操作不熟练。
(5)对胰岛素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低血糖的非典型症状,如行为异常等认识不足,以致不能准确识别和及时处理低血糖。
(6)注射胰岛素前未检测患者血糖值,只机械性的执行医嘱,致使患者出现的高血糖或低血糖情况不能及时得到处理。
(7)不同剂型的胰岛素注射时间也不相同,非内分泌科护士对胰岛素的注射时间与进餐关系模糊,发生注射后患者未能及时进餐导致低血糖的现象。
(8)注射胰岛素前未评估患者注射部位皮肤情况:①皮下脂肪厚度、有无皮肤硬结、瘢痕等;②不知道根据脂肪厚度决定进针深度及角度;③不知道如何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导致胰岛素吸收受影响,造成血糖波动。
(9)对胰岛素储存知识不了解,存在开启后的胰岛素笔芯未拔掉针头放置在冰箱内及注射前胰岛素未复温等现象。
(10)用普通注射器抽取笔芯胰岛素,发生浓度换算错误,导致注射剂量错误。
(11)新笔芯初次使用时不知道排气,注射胰岛素后立即拔出针头或注射完毕后针头停留时间<10s,导致发生胰岛素漏液现象,从而使胰岛素注射剂量不准确。
(12)预混胰岛素注射前未混匀或未充分混匀,导致患者血糖波动。
(13)护士给患者注射胰岛素后,由于工作繁忙,不能按时巡视病房,应提醒患者按时、适量进餐,以免导致患者发生低血糖或未能及时发现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
(14)患者住院期间自己注射胰岛素,不按照流程规范注射,造成注射部位皮肤异常、血糖波动等情况发生。
(15)病房对应用胰岛素患者管理松懈,患者住院期间随意外出或注射胰岛素后外出进餐,有院外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16)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笔针头,此现象多发生在住院患者自行注射时。重复使用的注射笔针头,可导致疼痛、断针、感染、针头堵塞及皮下硬结形成等危害的发生。
(17)老年糖尿病患者记忆力差、依从性差,从而漏注胰岛素;患者外出检查迟归,护士工作繁忙或交班疏漏,而发生胰岛素漏注;少数由家属送餐不按时,造成胰岛素注射时间没有规律等。
问题4:非内分泌科胰岛素临床应用中如何规避护理安全隐患?
答:(1)提高对胰岛素注射知识和技术重要性的认识:对非专科护士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胰岛素相关知识及注射技能的培训,要求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胰岛素的规格剂型、作用时间、副作用、应用注意事项、储存方法、低血糖症状及处理等。规范胰岛素注射技术,以确保胰岛素正确发挥作用。
(2)加强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加强胰岛素应用管理,设置专门的存放区域,标识醒目,设定胰岛素使用登记本,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用药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培训,强化高危药品风险意识,使护理人员熟悉胰岛素用药的潜在风险,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规范胰岛素储存:开启后的胰岛素在室温下低于25℃环境中放置;备用胰岛素按先近期后远期顺序放置在2~8℃冰箱内冷藏;使用中的胰岛素笔勿在冰箱中存放;新开启的胰岛素应在注射前30min从冰箱中取出复温。
(4)制订和完善胰岛素注射和操作流程:在胰岛素应用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悉各种胰岛素注射器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建立严格的执行、监督、考核体系。
(5)加强住院患者管理:对应用胰岛素的患者进行相关注意事项告知,在院内做检查时随身携带甜食和糖尿病急救卡,住院期间杜绝患者请假外出。
(6)加强胰岛素注射器具的管理:杜绝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笔针头的现象,对正在使用的胰岛素注射笔由病房护士统一保管,在笔身上标注患者的姓名、床号,方便使用时核对,避免发生错用。
(7)加强细节管理:在工作中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细致化管理,要求护士在每餐注射胰岛素前询问患者是否已经准备好饮食,注射后提醒患者按时适量进餐。并了解患者胰岛素注射后进食情况,制订胰岛素注射记录本,班班交接,避免胰岛素漏注。护士要加强巡视,及时发现患者低血糖,并能采取正确处理措施。
(8)做好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规范注射胰岛素的重要性、注射胰岛素的相关注意事项、低血糖的危害及如何预防等,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并督促患者严格遵守饮食计划,按时定量进餐,说明规律注射及定时定量进餐的必要性,让患者了解所应用的胰岛素剂型、起效和达峰、作用持续时间等。掌握注射时间、运动、饮食和血糖的关系,告知患者胰岛素用药的潜在风险;讲解如何识别低血糖,等候进餐期间避免进行体力活动,如有不适症状,及时按铃呼叫护士监测血糖。
(9)加强胰岛素注射前的护理评估:包括胰岛素注射前患者食欲、餐前血糖值、注射部位皮肤状况等。掌握应用胰岛素患者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问题5:注射胰岛素期间,如何进行注射部位轮换?
答:(1)建议患者选取多个区域、多个部位轮换注射,以减轻局部的不良反应。
(2)可在晨间注射手臂三角肌,中午注射腹部,晚间改为大腿。各个区域分为左右两边,一周轮换一次即可,这样便于操作和记忆。
(3)必要时为患者制订腹部注射定位卡,将腹部分为7个象限,每7天内在同一象限内注射,每周轮换1次。注射点间距必须超过三指宽。
问题6:如何正确注射胰岛素?
答:(1)注射部位应避开皮肤瘢痕、炎症、硬结、损伤处。
(2)注射前清洁双手。
(3)检查胰岛素制剂的种类、有效期及瓶口有无松动,将笔芯装入胰岛素笔内。
(4)消毒笔芯前端橡皮膜,取出针头,打开包装,顺时针旋紧针头。
(5)用乙醇进行注射部位的消毒后,应等到表皮上的乙醇完全挥发后再进行注射,否则会引起注射部位疼痛。
(6)注射前排气。
(7)注射前旋转剂量调节按钮,调节至所注射的单位数。
(8)左手捏起皮肤使针头与皮肤呈90°或45°快速进针。正确的捏起方法是用大拇指、示指或中指捏起表皮和皮下层组织,不包括肌肉层。应避免用所有手指将肌肉层一起捏起。
(9)注射完毕后针头在皮下停留至少6s后,在顺着进针方向快速拔出针头,用干棉签按压针眼处30s。拔针后勿用力擦搓注射部位。
(10)取下针头弃于利器盒。
【专家点评】
该病例病情重、并发症多、涉及多专科护理,因此在临床护理中掌握多学科知识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对病人的康复极其重要。呼吸内科老年呼吸衰竭患者合并胸腔积液、慢性肾功能不全、高血压、糖尿病的病例尚不多。目前呼吸科针对呼吸衰竭呼吸机辅助呼吸和胸腔积液抽取胸水的护理相对熟悉,但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尤其伴有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尿素氮高需要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还是比较陌生的。此病例经过肾内科、血透室、内分泌科的多次会诊指导和护士的精心护理,患者最终康复出院。
该病例病史介绍详细,相关知识介绍全面:①应对呼吸衰竭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②合并胸腔积液的护理措施;③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护理措施;④床旁血液透析治疗的护理措施;⑤高血压、糖尿病的护理措施;⑥应对多种并发症的饮食护理。
参考文献
[1]丁淑贞,白雅君.临床内科护理细节[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李淑迦,巩玉秀.护理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
[3]梁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贫血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14,07:246-247.
[4]张学,程维明.高血压防治200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
[5]任维东.高血压患者社区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及经营总结[J].内蒙古中医药,2014,10:162-163.
[6]袁万青.行血液净化的肾病患者血管通路的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7(14): 62-63.
[7]王颖.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9(11):547-548.
[8]王新玲,宋芳,樊娟娟.呼吸机辅助呼吸肠内营养的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下): 3881-3882.
[9]崔兴丽.1例高龄呼衰、心衰合并心梗患者的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4,12(3):113-114.
[10]罗萍,罗细玲,唐浩开等.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 2014,35(12):1971-1972.
[11]廖美荣.多种材质管道行胸腔闭式引流临床观察[B].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9):3031-3032.
[12]曹爽.重症自发性气胸20例围手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5):65-67.
[13]陈妮.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1):2871-2872.
[14]王爱丽.72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体会[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9(46):1133-1134.
[15]张舒舒,梅晓蓉.“5S”护理模式在血压透析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4,22(9):1475-1477.
[16]张丽娟.非内分泌专科护理人员胰岛素应用安全隐患分析及管理对策[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9):1146-1148.
[17]陈婷婷.110例糖尿病患者居家注射胰岛素存在问题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8:106-108.
[18]任淑云.胰岛素注射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J].基层医学论坛,2014,9(18):1172-11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