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疗泵使用前的管理
1.取得患者配合 由于病痛的长期折磨以及对化疗疗效的不确定,患者常出现焦虑、悲观、恐惧等心理反应。因此,应及时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主动关心体贴患者,鼓励其表达不良情绪;详细介绍化疗方案、化疗泵的优点以及化疗泵携带中的注意事项,耐心讲解化疗泵的自我护理技巧,及时解除患者的顾虑和不安,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医护一起共同参与化疗泵的安全管理,以确保化疗的顺利完成。
2.进行护士培训 制定化疗泵的规范化操作流程,定期对专科护士进行集中培训及考核,使其熟练掌握化疗泵的基本原理、配药技术、异常情况的处理及携带化疗泵的注意事项。
3.计算准确的药量 根据化疗方案和医嘱选择合适的化疗泵规格,一般来说,需输注48h的化疗方案宜选择5ml/h的化疗泵,需输注120h的宜选择2ml/h的化疗泵。然后根据化疗药物的剂量、预计输注时间,设定流速、残余量(一般为3ml)来计算所需加入稀释药液的量。计算公式如下:稀释药液量(ml)=预计输注时间(h)×设定流速(ml/h)+残余量(ml)-化疗药物的剂量(ml)。应由双人核对并计算药物剂量,以确保配药准确。
稀释液应根据化疗药物的种类和性质选择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注射液,但这两种稀释液均不是化疗泵的校准溶液,所以,化疗泵的流速会出现±10%的差异,计算时应予以充分考虑。
4.配药方法正确 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查对制度;注药前充分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以免空气注入后影响药液总量和输注时间;抽吸药液时避免吸入玻璃碎屑而损伤化疗泵装置;加药时使用螺旋接口的注射器填充药液,严禁使用针头直接刺入,且要保持注射器乳头向上、与化疗泵的加药口垂直连接、旋紧,再匀速缓慢地将药液注入,切勿用力过猛引起储液囊爆裂或药液飞溅;所加药物总量切不可超过化疗泵限定量;药液配制过程应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做好化疗防护以避免造成化学性污染。
(二)化疗泵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1.正确连接输液通道 排尽化疗泵管路中的所有空气,若在管路中观察到气泡,应等待其自动流出直至全部空气排出;然后将延长管与静脉输液通路进行螺口连接,确保连接紧密、完好,不宜采用头皮钢针与之相连,因头皮钢针的软管易发生反折而影响流速;加强巡视和观察,保持导管连接处的紧密性,避免松脱造成化疗药物渗漏。
2.保持管路通畅 连接化疗泵前应首先确认静脉输液通路通畅;延长管较细长,易出现扭曲而影响化疗泵的正常运行,因此,与静脉通路连接后应妥善固定延长管,指导患者避免延长管的过度牵拉和受压,输注过程中应及时发现和纠正机械性堵管;输注刺激性强、分子颗粒大的药物易造成导管堵塞,建议每4~6h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及时观察药液输注进程,查看导管内有无回血等现象,确保管路通畅;若发现弹性储液囊出现突起的颗粒,说明药液即将输完,若看到全部颗粒突起时则说明药液已输注完毕,应及时冲管处理,避免输液通路堵塞。
3.确保准确的输注速度 化疗泵流速可受到环境温度、患者活动及流量限速器的相对位置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化疗泵使用期间,应确保流量限速器紧贴患者皮肤,并保持储液囊与静脉穿刺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以保证药液输注速度的恒定和精确;指导患者避免淋浴,不做剧烈运动,冬季气温较低时可将化疗泵紧贴皮肤或放置于盖被内。临床使用中,实际输注时间可能会存在一定误差(约10%),属正常现象。
4.严格执行交接班 由于化疗泵输注的速度极慢,为了更有效地观察泵入的药量、余量,查看化疗泵的工作状态,应密切巡视病房、严格交接班,对比储液囊的大小、缩小程度与输液的速率、输注时间是否相符,观察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疼痛及输液管路有无堵塞等,做好相关记录。若有异常应及时查找原因,并给予相应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