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以下简称肝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肿瘤,是导致肿瘤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为我国最常见也是最难治疗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包括肝细胞癌(HCC)、肝内胆管细胞癌(ICC)和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细胞癌混合型等不同病理类型,由于其中HCC占到90%以上,故本节所指的“肝癌”主要是指HCC。
肝癌早期症状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且进展迅速,确诊时大多数患者已经达到局部晚期或发生远处转移,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中晚期肝癌患者出现肝区痛、肝大、黄疸、乏力、消瘦、腹水等临床症状,此时往往已失去手术机会,能够手术切除者不到30%,而放疗、化疗又无显著效果。血管介入治疗尤其是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作为一线非根治性治疗手段,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首选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我国临床应用较广。
TACE即同时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和肝动脉栓塞(TAE),两者协调作用以达到治疗HCC的最佳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基于肝癌患者的肝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血供的差异,即95%~99%的血供来自肝动脉,而正常肝组织血供的70%~75%来自门静脉,肝动脉血供仅占20%~25%。TACE能有效阻断肝癌患者的肝动脉供血,同时持续释放高浓度的化疗药物打击肿瘤,使其缺血坏死并缩小,而对正常肝组织影响较小。与全身静脉给药相比,TACE局部药物浓度大(大于全身给药浓度的200倍)、效果好、疗效快、不良反应轻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