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时间:2023-05-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指个体睡眠与觉醒的生物节律与所处的环境模式不协调而引起的睡眠障碍。绝大多数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的核心问题是当患者想睡、需要睡的时候睡不着,而在不应该出现睡眠的时间和场合却出现了睡眠,相应地又在不应当醒来的时间醒来。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疾病包括有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时差变化综合征、倒班工作睡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和非24小时睡眠觉醒综合征。

180.何谓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

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circadian-rhythm sleep disorders)指个体睡眠与觉醒的生物节律与所处的环境模式不协调而引起的睡眠障碍。这类患者主诉失眠或睡眠过多,主要表现是睡眠模式与期望的睡眠模式或与社会常规模式不一致。绝大多数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的核心问题是当患者想睡、需要睡的时候睡不着,而在不应该出现睡眠的时间和场合却出现了睡眠,相应地又在不应当醒来的时间醒来。昼夜节律失调性睡眠障碍疾病包括有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时差变化综合征、倒班工作睡眠障碍、睡眠觉醒节律紊乱和非24小时睡眠觉醒综合征。

181.何谓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

睡眠时相延迟综合征(delayed sleep phase syndrome,DSPS)是指在24小时昼夜周期中,患者的主睡眠时间段出现后移。这些患者虽有明显的入睡困难,但一旦入睡,其睡眠的质和量均无明显改变。入睡晚和起床晚是其主要临床特征,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至少进行2周睡眠觉醒日志记录,证实有习惯性睡眠时相延迟。习惯上,将由社会或环境因素引起的DSPS,称为外源性DSPS;将由不正常生物节律引起的DSPS,称为内源性DSPS。

182.何谓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

睡眠时相提前综合征(advanced sleep phase syndrome,ASPS)是患者的入睡与觉醒时间均比传统的作息时间显著提前。临床以持续性的早睡和早醒为特征,症状至少持续3个月。24~36小时多导睡眠图监测证实习惯性睡眠时相提前。由社会或环境因素引起的ASPS,称为外源性ASPS;将由不正常生物节律引起的ASPS,称为内源性ASPS。

183.何谓时差变化综合征?

时差变化综合征(jet lag syndrome)是指在短时间内跨越多个时区的飞行以后出现的一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症状。患者正常睡眠觉醒周期紊乱,主诉失眠或过度嗜睡或在新的时区内警觉性和工作能力降低,在快速跨越至少两个时区的空中旅行后1~2天内出现。

184.何谓倒班工作睡眠障碍?

倒班工作睡眠障碍(shift work sleep disorder)是指由于工作时间表与社会常规的作息时间表不一致而产生的失眠或嗜睡。患者的工作时间被安排在通常是睡觉的时间(如轮班或常倒班)、早班或存在工作时间不规则。多导睡眠图检查和MSLT证实正常睡眠觉醒模式丧失。

185.何谓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睡眠觉醒节律紊乱(grossly disturbed sleep wake rhythm)是指睡眠与觉醒周期变得杂乱无章、毫无规律。患者主诉失眠或嗜睡,在24小时期间至少有3次不规则的睡眠发作,病程至少3个月。每24小时总平均睡眠时间按照年龄是正常的。时间生物节律性受到干扰,存在以下任何一项:①24小时以上的持续睡眠脑电图监测显示正常睡眠觉醒模式丧失;②24小时以上的体温持续监测显示丧失其正常的节律性变化。由于社会或环境因素引起的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称为外源型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由脑功能障碍引起生理节律起搏点功能失常而出现的睡眠觉醒节律紊乱,称为内源型睡眠觉醒节律紊乱。

186.何谓非24小时睡眠觉醒综合征?

非24小时睡眠觉醒综合征(non-24-hour sleep wake syndrome)指每天的睡眠始发和觉醒时间出现长期恒定的延迟1~2小时。本病亦称为自由运转模式、周期性失眠、周期性过度嗜睡和盲人睡眠模式等。患者主诉入睡困难或觉醒困难。睡眠始发和结束呈进行性延迟,患者不能保存稳定的24小时睡眠觉醒模式。该睡眠模式存在至少6周,至少被以下方式之一证实:①多导睡眠图描记可见连续几个晚上有固定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睡眠和觉醒时间;②至少连续5天进行24小时体温监测,显示体温最低点呈现进行性延迟。由社会或环境因素引起者,称为外源型非24小时睡眠觉醒综合征;由异常生物节律引起者,称为内源型非24小时睡眠觉醒综合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