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卫生信息化在国内也是近几年的事,多数人对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存在观念的壁垒。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医疗卫生机构只认识到其受监管的一面,并不能认识到其参与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利益所在,导致其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初衷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而因行政、管理体制的因素决定了卫生信息资源在各部门的垄断性。系统建设缺乏有效的统筹规划,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突出。另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它是以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为基础。
国内医疗机构信息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发展,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普遍实现医院管理信息化,据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2007年公布的数据显示,80%以上的医院已经建立以财务为中心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其中小部分医院已进一步发展成更先进的面向临床工作的医院临床信息系统(clinic information system,CIS)。医院临床信息系统包括电子病历系统(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医学影像处理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实验室数据处理系统(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LIS)、临床专科数据分析系统等。临床信息系统的建立,使医院的医疗信息资源在医院内部得到充分共享,大幅度提高医院诊疗质量、效率,使医院管理迈上新的台阶。
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全球公认的定义来界定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范畴。美国医疗卫生信息与管理系统协会(HIMSS)曾对区域医疗信息网络给出了如下的定义:为了改进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使得在医疗卫生的决策者之间,包括客户和患者能够共享医疗卫生信息,从而改进和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根据各地在这个领域的探索,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与埃森哲综合考察多方观点认为,在国内环境下,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为医疗服务提供者、卫生管理机构、患者、医疗支付方以及医药产品供应商等机构提供以数字化形式搜集、传递、存储、处理卫生行业数据的业务和技术平台,以支持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以及卫生行政管理的工作过程。”
应该注意的是,这个定义是一个“全集”的概念,很多项目只实现其中部分的应用也属于区域卫生信息化范畴。区域卫生信息化与医院信息化一样,并非是对某一个终极目标的描述,而是向这个目标探索的过程。
长期以来,国内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都处在医疗卫生机构独立建设、封闭应用的怪圈里,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致使医院对全局的信息系统认知不足,对切实需求了解不全,造成医疗机构信息难以共享及整合利用,医疗机构之间也呈现出一个个信息孤岛。
以患者就诊为例,患者就诊往往需要在多家医院进行,每家医院都要求患者使用本医院的病历本,门诊病历、出院小结易遗失,就诊过程中医师对患者的既往病史信息不能及时掌握,各医院之间的信息无法共享,也造成患者的重复检查和重复开药,延长了诊治时间;患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也未能得到一个完整的资料,既加重了患者的负担,也不利于医师对患者病史的掌握,还加大了政府的负担,降低了社会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影响了政府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决策和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监控。
2005年3月,国家提出了区域协同医疗服务模式,对传统医疗进行优化、改造。区域协同医疗示范工程是国家科技部、卫生部“十一五”重大专项研究项目之一。2006年11月,科技部共拨出2000万元资金,实施区域协同医疗示范工程。区域协同医疗主要通过数字化的医疗新模式以及供应链、价值链等现代管理方法,建立区域协同医疗共享平台。随着医疗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区域协同医疗示范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医疗信息化工程包括财务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临床信息系统(CIS)、影像存档和通信系统(PACS)、放射科信息系统(R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远程医疗、远程会诊,以及信息共享平台、网络管理、安全软件等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区域协同医疗运用多种IT技术,通过对医疗资源的集成,来调动各种医疗资源,多角度、多领域地建立联动的区域服务共享的医疗系统,实现区域内的信息、服务的资源共享。
与前述的各国案例相比,我国的区域卫生信息网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卫生部制定的《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3-2010年)》中,明确提出了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工作目标:“围绕国家卫生信息化建设目标选择信息化基础较好的地区,开展以地(市)县(区)范围为单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试点和研究工作,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化示范区。区域化卫生信息系统包括电子政务、医保互通、社区服务、双向转诊、居民健康档案、远程医疗、网络健康教育与咨询,实现预防保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一体化的信息化应用系统。至2006年,拟建立5~8个区域卫生信息化示范区,实现区域内各卫生系统信息网上交换、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集中存储与管理,资源共享的卫生信息化区域,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广。”目前,这一计划已在全国如北京、上海、广州及厦门等大城市的部分医院间已经建有雏形,为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由于医疗卫生行业的特殊性,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速度目前还落后于其他行业。第一,卫生信息系统的业务内容复杂。仅以医院的收费系统为例,就涉及几千个专业的检查项目、几十万个药品名称,其复杂程度远远大于银行的存取款系统。第二,卫生信息系统涉及纷繁复杂的规范以及标准,仅各种医学术语就多达200多万条。而且诸多标准仍在不断研究发展之中,全球卫生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均在规范与标准方面遭遇巨大阻力。第三,医疗卫生信息系统涉及不同的运行机构、管理部门以及业务类别,但是传统的卫生管理体制导致部门垂直管理,各部门间相对独立,缺少联系,因而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众多垂直封闭的信息系统,大大减缓了卫生行业的信息共享进程。
目前公共卫生领域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进展迅速,以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在不同地区也已经开始了探索。虽未达到预期目标,但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教训。
我国的公共卫生领域信息化建设在2003年SARS暴发后开始受到重视。2003年上半年的非典型肺炎重大疫情灾害,暴露出我国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机制还不健全,公共卫生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当年9月,卫生部制定了《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草案)》,计划依托国家公用数据网,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全国的虚拟专网,并推动包括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医疗救治信息系统以及卫生监督执法信息系统在内的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系统已于2004年1月启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与决策系统也已开始建设。各地卫生行政部门也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一批批应用系统,如计划免疫信息系统、妇幼保健信息系统、血液管理信息系统等纷纷建立。虽然这些系统大多因技术和标准原因形成了烟囱系统,不能共享信息资源,但为未来的整合探索建立了基础。
为了加快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在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后,又下发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和标准,2009年5月,卫生部颁布了《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2009年7月,发布《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2009年12月颁布《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试行)》等一系列建设指导文件,为我国的区域卫生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发展战略规范和框架。
(一)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进展
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比国外晚,但通过几年的努力,也取得了明显进展。北京、上海、福建、广东、辽宁及浙江等地已经开展了有关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尝试,获得了相应成果,为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福建省厦门市 福建省厦门市作为“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项目的示范区之一,是国内第一个成功建立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并正式投入使用的城市,名为“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2006年底建成测试平台,2007年投入运行,并在2009年2月底举行了启用仪式。
该系统通过为居民和政府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服务,完成了整个城市的医疗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了医疗资源的共享、医疗保健信息的共享、健康档案的查阅、管理信息共享,为居民参与自我保健提供了统一的服务平台,方便了居民对自己健康档案的管理,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有显著作用。据2008年运行统计,系统已建立100多万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每月共享调阅超过万次。仅减少重复检查一项全市就节约相关费用达2100万元。详细情况见本书第17章。
2.上海市长宁区 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先从临床信息化起步,在建立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CIS以后,即开展了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系统(CHSS)建设。长宁区在全区部署实施CHSS系统,通过VPN线网络涵盖60个站点,包括核心档案的9个专业档案(老年专项、计划免疫、儿童保健、妇女保健、传染病管理、肿瘤管理、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体检信息),覆盖全区38万人口。通过长宁区社区服务中心HIS与CHSS系统的对接,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服务站点的信息互通,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消除信息孤岛,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支撑社区服务中心的“六位一体”功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的建立打破了以往孤立的、静态的健康信息收集和上报模式,实现了以人为本、以保障居民健康为宗旨的健康信息和疾病监测预警运行模式。
2008年底,长宁区卫生局承担的科技攻关项目《区域医疗信息整合平台的研究与应用》,成功地建立了数据整合和交换平台、应用支撑平台、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平台以及一系列子服务系统,实现了区域范围内医疗机构之间的诊疗信息和健康档案信息整合与共享。
目前已经形成了“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信息管理的新模式。
3.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 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为解决由于临床信息不能共享等因素造成的重复检查、检验、重复配药等过度医疗而导致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实际,正在建设市级医院临床信息共享项目——医联工程,项目涉及所辖23家市级医院。
医联工程是基于业务协同的区域医疗信息化项目,于2008年12月31日全面启用。目前所辖的23家医院建立跨院共享患者临床诊疗文档,18家建成院级PACS,实现跨院调阅图像,并搭建跨局域系统的交换服务平台。与上海闵行区、长宁区互联,纵向交换居民健康基础信息和临床诊疗信息,患者就诊状态下的主动推送展示,检验报告发送市民信箱或网站查阅等协同性业务;诊疗业务统计分析功能体初步形成。截至2008年底,统计为748万人建档,保存2296万份检验报告、68万份检查报告、43万份病案首页、10 565万份医嘱。
4.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是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卫生部和省卫生厅区域卫生信息化和院信息化试点城市。通过努力,佛山市南海区卫生信息化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2005年,南海区全区20家医院全部推广使用电子病历,获得授权的医师可通过电子历“共享”患者在区内各医院的就诊情况。在2007年试行“一卡通”建设试点,建成一个数据共享的软件系统,实现医疗信息“一网通”。南海区市民看病将“—卡通行”,本地市民统一使用现有的市民卡,外来人员使用专门制作的就诊磁卡,包括个人资料、既往病、诊疗情况等信息存储在卡上。2009年南海区,建成一个面向大众公共卫生服务平台,同时建立一个统一的区域医学影像共享系统,是让医学影像信息可以像病历记录一样在各个医疗机构之间交流、共享。最终将医学影像资料也整合到公共卫生大众服务平台之中,居民可以自由提取。
除以上各地的尝试,广东江门、大连、北京等城市都在进行类似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探索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医疗服务和卫生管理领域,在国家卫生信息化政策的带动下,各省、市卫生厅、局也按照“横向到边”的要求,积极推动建立本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网络。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在区域电子政务系统、卫生统计信息系统、社区医疗保健信息系统、区域网络挂号和转诊系统等领域进行了一些探索。目前,我国随着医疗服务改革进展的同时,区域卫生信息化已经初步形成几种模式。①横向整合模式:由地方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牵头,横向整合医疗服务,统一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或医院集团,如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的集中式管理和信息化建设,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市属医院的整合和实验室结果和医学影像系统的共享建设都属于横向整合的典型。②纵向整合模式:大型医院与周边多家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深入协作,实现双向转诊和医疗信息共享,如北京市复兴医院整合周边社区卫生服务和深圳市一些大型医院与多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协作的探索。③由单一行政部门发起建设的垂直信息管理系统,如卫生统计报告系统、电子病案报告系统、计划免疫信息系统等,由各个医院的相关科室从垂直部署的应用系统中上报相关数据。
通过以上不同道路的探索,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从业人员总结了大量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包括缺乏资金投入问题、长期业务模式不清问题、各种技术标准问题以及安全与隐私问题等。国外在解决某些方面的工作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我们应该向国外多学习经验和教训。同时在一些问题上我国又有自己的特殊问题,例如中外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侧重面是有区别的。国外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化大多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着重解决临床医疗信息的共享问题,而国内区域卫生信息化更多是为满足公共卫生或者卫生管理方面的需求。对于发达国家,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高,且卫生标准体系相对完备,因此推动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临床医疗信息的共享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而我国的卫生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卫生信息标准建设严重滞后,尚不具备建设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条件。现在,中国每年用于医疗信息化的投资不过50亿~60亿,如果拿出8500亿投资的1%~2%,也就是85亿~170亿的资金投入到信息系统的建设上,增量是非常明显的。总而言之,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专家认为,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医疗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划分,医院信息化发展要经历3个阶段:医院管理信息化(HIS)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CIS)阶段、局域医疗卫生服务(GMIS)阶段。我国医院信息化目前的现状大多数还停留在第一个阶段,真正的医疗业务还很少能参与到信息化的方式中去。因此,只有加快医疗信息化的发展,才能做到区域医疗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减少或避免信息孤岛的产生,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医疗业务效率。因此,在现阶段推动建设的方向应结合最紧迫的需求,从信息化基础比较好的领域开始做起,从投资收益明显的领域做起,从小规模试点项目做起是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工作的现实选择。
(二)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面临的机遇
1.区域卫生信息化是医疗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管理的需要还是业务的需求,都要求医疗卫生行业加快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利用。目前,对居民个人而言,虽然有完整的户籍档案、人事档案等,但缺少完整的健康档案;对于政府管理而言,有关管理部门可以及时统计财政支出情况、社保基金使用情况等,但却不能及时了解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就诊费用情况、疾病分布情况等。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为居民建立统一的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区域医疗业务协同、全面掌控卫生状况等都是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民众的需求不断提高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别大。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对此,人民群众反应强烈。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始终比较突出,如何缓解这一矛盾成了各级政府需要解决的第一难题。
因此,除了通过必要的体制机制改革外,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就诊信息及保健信息共享,可减少不合理的检查和用药。同时方便医院与社区间的双向转诊,帮助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满足民众对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不断提高的愿景。
3.医疗卫生工作者认知度的日益提高 虽然目前进行完全意义上的区域卫生信息化成功的案例并不多,但基于不同目标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在国内已有成功的案例,如基于健康档案管理和适应国家医疗改革要求的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基于业务协同的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上海申康医联工程、基于政府监管和协同的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广东佛山南海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等。医疗卫生工作者对区域卫生信息化的认知度日益提高,必将促进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发展。
4.医疗卫生改革的需要 新医改推动落实“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对于卫生信息的大集中、大联通、大共享,吹响了嘹亮的集结号。方案明确要求要“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疗保险、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由此可见,新医改方案对卫生主管部门提出了信息化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目前正在进行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各个先行实践地区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都是由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唱主角。对于卫生行业信息化而言,这应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卫生部门将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强势地主导卫生行业信息化,因此将成为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的最好机遇。
(三)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需注意的问题及实现途径
中国要搞区域医疗信息化,要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也要适合中国的现状,这样才能真正地通过医疗信息化改善医疗质量,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来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1.区域医疗面临的现实问题 卫生信息化建设滞后的原因,除了上文提到的一些客观原因外,其根本还在于建设理念与模式上的偏差。以IT技术和专业领域需求为驱动的建设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化发展,但同时也成为其前进方向上的阻碍。目前,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主要存在下面一些问题。
(1)系统分割、相互独立。各个卫生机构相对独立开展业务,相互封闭,信息分散,连续性和协调性差,信息不能共享和交换。
(2)业务流程不统一、不规范。很多业务工作没有国家统一规范和要求,各地区和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制定工作规范和标准,导致信息不能交换和共享。由于业务流程不规范,很多单位的信息化就是现有管理模式的计算机化,不能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应有的优势。
(3)需求分析缺少理论方法,仅以项目和IT为驱动。卫生信息化项目建设作为业务应用发展的组成部分而提出,缺乏整体规划。现在很多信息系统均是按照此种方式建设。
(4)纵向信息系统的建设导致众多的“烟囱”“孤岛”。在信息化建设的第二阶段,疫情网络报告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妇幼保健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大大提高了相关部门的管理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但是由于信息系统垂直建设的特点,原本分割的业务部门在信息上沟通更为复杂,形成大量“信息烟囱”和“信息孤岛”。
(5)理论研究薄弱,信息标准研究起步较晚。卫生信息系统的发展速度远远快于标准的建立,造成了众多信息系统分别制定各自标准,却没有国家权威统一卫生信息标准的局面。
(6)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短缺。资金、技术和专业人才匮乏是多年来一直困扰卫生信息化发展的难题之一。在区域卫生信息体系建设中,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一方面区域卫生信息体系建设是复杂的、需要长期建设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予以支持,而政府在这方面的持续性投入往往不足;另一方面,区域卫生信息体系建设涉及卫生管理、医疗、预防保健、卫生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等多专业学科,专业人才的缺乏也直接制约了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综上所述,卫生信息化建设在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取得众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主要有以下几点。
(1)需有信息共享平台的支持:这个信息平台中,首先要有集成的引擎,包括数据集成的引擎和流程集成的引擎,把医疗信息整合出来。其次,要有整合的资源,包括流程整合和数据整合。形成一整个为医疗服务的中心。最后是应用。需要有适合将来开发运行部署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之上做各种各样的应用。包括流程再造的应用,企业流程重建(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的应用,甚至更深层次的比如决策支持的应用、智能化的应用等。
我们国家的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起步,但目前仍然处于探索前进的阶段,大规模开展区域医疗信息系统建设的时机还不成熟。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最关键之处在于能够有效地整合患者的信息,将同一个患者的所有诊疗信息、健康信息和基本资料信息进行归类汇总,整合在同一数据平台,不同的应用系统都将信息汇总到同一数据平台,并且按照患者的健康信息分类归档,这种归档不是简单数据复制,而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数据整理。通过区域卫生信息技术平台及含有通用数据标准、接口标准以及相关卫生信息服务规范的标准化构件,以网络信息化服务为手段,对区域有限的卫生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与相关部门的健康信息采集、传送、共享、交换和协同服务。医疗机构访问自己的数据可直接访问,访问别的医疗机构的数据要经过身份验证。
(2)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医疗服务机构必须完成信息标准化改造,才可能大规模地实施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同时数据防伪技术在区域医疗信息系统中非常重要,因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交互数据,但是发布数据的机构将数据发布到公共平台后,其他机构人员可以浏览、下载相关信息,尤其是影像数据,下载后用专业工具进行修改,恶意诬告医院,这样会严重损坏医院的利益,必须有相应的防伪技术,记录修改信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目前,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最大问题在于没有一个统一的区域医疗数据交换标准。虽然国外的医学数据交换标准HL7可供借鉴,但国外的医学数据传输标准在国内实际应用,尚需一段时间的本地化过程。需要参照相应国际标准,定义出适用于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各类事件与事件相关的消息结构、数据类型、数据格式,开发出消息交换引擎,进行消息的编码与解码,并通过对数据交换标准版本的升级、维护,实现消息结构的动态更新,最后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以生命周期为主线、以数据中心为载体、以地市一级为单位,构建全民健康信息化保障体系。这其中,关键在于实现异构数据源向健康档案数据中心的整合。
(3)需要网络建设及各部门的支持:医院信息化投入巨大,但都是信息孤岛医院与各级行政部门之间、医院与医院之间没有建立专用信息网络和通信链,没有信息共享平台,双向转诊、检查结果互认无法真正实现,信息不畅,医疗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人民群众医疗费用年年增长。所以,要有一个网络覆盖区域的广域。要有一个能够掌控这个网络的组织,它能够协调区域内所有的利益相关者。这些相关者包括居民或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如医院、诊所、检查中心、放射中心,公共卫生的管理机构,如卫生局、医疗保险机构,网络通信的供应商、软件供应商,还包括政府。没有这个组织的协调、管理,是不可能实现区域医疗信息网络的。
2.我国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实现途径 区域整合、资源共享、服务全面。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化有利于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带动和促进区域医疗水平和信息化水平的整体发展。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化需着重把握3个基本原则。
(1)深层次的资源共享是基础:①资源共享应是全面的,包括常规的数据共享以及人才、知识、设备等多种资源的共享。如患者在社区开具申请单后能直接去使用大医院更高档的医疗设备做检查、检验。同样,医院与医院间也能够实现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为患者节约时间和减少开支。还可以通过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手术指导、远程门诊、远程学术交流等使社区和中小医院能共享到大医院的专家和知识资源。②资源共享应是“全向”的。只要是有价值的信息,在整个区域信息化体系内都能自由共享,而不是单向的或仅是点对点间的双向共享。③资源共享应是可挖掘的。资源共享不应是简单的集中存储,而应该不断地去“梳理”,向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的方向发展。目的是将一些海量的、无序的信息变为有价值的、可再利用的信息。
(2)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是核心:患者是区域医疗信息化进程中的最小也是最重要的需求单元,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核心目标就是要为他们提供全过程的、立体式的医疗信息服务。所谓全过程是指患者完成“从社区初诊,到转至专科医院治疗,再回到社区进行康复”的整个过程,他的所有信息应该是畅通的,从而保证诊疗活动是连贯的。同时,在社区医院和大医院内部均有一系列的信息系统为其诊疗信息的数字化提供支撑,并促进患者就医流程不断优化、效率不断提高。立体式是指患者可从多种途径获取各种服务。譬如通过互联网能够进行医疗咨询、病历查询和远程医疗,用手机能够远程预约挂号、订阅健康资讯,在小区“一卡通”终端能够自助查询、挂号和获取各种医疗信息。
(3)多赢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构建区域医疗信息化需要政府机构、大医院、中小医院和社区,甚至包括企业的共同参与,只有给各方均带来一定的效益才能确保参与方的积极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里的效益可能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管理效益。譬如,社区通过参与这一体系可以提升为居民健康服务的品质,可以通过远程教育获取大医院的人才帮带,可以开展双向转诊扩展自身的生存空间;大医院可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诊疗服务,使资源得到更充分利用,并在区域内拓展医院品牌;政府机构可以增强对区域内卫生状况的监控和管理的能力。
(四)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1.满足国家医疗改革的相关要求 按照“新医改”方案及后续各相关文件的要求,未来区域卫生信息化将朝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1)以人为本,以服务为主导,以健康档案为主线,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包括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疗保险、药品、财务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2)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①坚持标准化和规范化原则,减少未来再次开发的浪费,防止和减少“信息孤岛”;②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③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④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⑤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⑥面向农村及边远地区的远程医疗。
(3)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①加快基金管理、费用结算与控制、医疗行为管理与监督、参保单位和个人管理服务等具有复合功能的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建设;②加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与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对接,积极推广“一卡通”等办法,方便参保(合)人员就医,增加医疗服务的透明度。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未来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2.连接更加紧密,管控更加到位 传统的医疗模式下,各医疗卫生单位各自为政,缺乏统一协调,医院层面的信息化建设一直处于闭门造车状态,相应的管理规范的缺失必然在一定阶段内成为制约卫生行业发展的瓶颈。随着双向转诊、医院间检验和检查结果互认等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及新医改方案要求,通过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区域信息共享,使得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之间,上下级机构之间以及医院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彼此间能畅通协调沟通,提高工作效率。卫生行政部门更可以对整个医疗卫生行业进行适时、细致监控,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3.与临床路径、诊疗规范的整合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通过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实现临床路径以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是未来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
目前,国内医院实现的临床信息系统是基于规范流程的患者临床信息传递处理系统,而能辅助医师进行医疗诊断决策的信息系统很少,能与现有临床信息系统有机集成的临床医疗决策信息平台更少。建立一个通用的、能够实现跨医院共享的、支持与本地信息系统工作流集成的知识库与监测平台,实现临床路径内容的区域化共享和诊疗过程监控是重点发展方向。在临床路径诊疗决策信息支持平台上,临床专家在计算机上生成相关疾病临床诊疗路径,形成共享的临床通用的知识库。各医疗机构能把该临床路径信息集成到临床信息系统中,通过临床实践反馈形成共享的定制化临床知识库,区域医疗相关组织能共享上述临床知识库,并与本地系统进行有效集成,以辅助医疗诊疗。同时系统自动对偏离临床路径的诊疗行为发出警告,并自动打包报告指定管理部门,使临床诊疗过程得以适时监测。
4.与医院成本控制及绩效系统的整合 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实现各种业务信息系统之间、业务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各种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紧密结合,实现医疗卫生保健信息更好地服务居民、医疗卫生工作者及卫生管理者的目的。主要需进行以下4个方面的整合。
(1)各种医疗卫生业务信息子系统之间的进一步整合:医疗卫生机构内部各个业务信息子系统将高度整合,在此基础上,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业务信息系统进一步整合。如医院信息系统与妇幼保健信息系统、社区卫生保健信息系统、计划免疫信息系统等在高层次上的互联互通。
(2)各种业务信息系统与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高度综合多种医疗卫生保健业务信息子系统的居民健康档案系统与医院成本核算系统的结合,居民就医费用成本与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成本同时体现,使有效控制成本和准确计算医疗卫生服务价格水平成为可能。同时,居民健康档案系统与医院成本核算系统的结合也使支付制度和补偿机制改革具有科学的数据信息基础。居民健康档案系统与医院绩效分配系统的结合,使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的工作绩效、消耗成本与收入分配挂钩,而不是仅仅与创收指标挂钩。临床路径信息与管理信息系统结合,可在区域卫生信息网上对医疗行为进行监控,以进一步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降低医疗费用。
(3)各种管理信息系统的进一步整合:医疗卫生管理的不同子系统之间因为信息系统的整合而实现效率、质量显著提高。如妇幼保健信息系统与计划免疫信息系统的整合、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与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医院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系统的区域共享等,均可帮助实现用信息化达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目的。
(4)区域内的信息高度整合与共享:在以上局部整合的基础上,区域内各子卫生信息系统的高度整合得以实现,区域内医疗卫生保健业务和管理系统共享成为现实。医疗卫生机构既可以查阅自身的各种信息,更可以实现与区域内其他同类机构的横向比较,促使医疗卫生机构领导从整个区域的角度审视自身的业务和管理,有助于促进各个医疗卫生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区域内各医疗卫生机构间各项业务管理指标的横向对比,同样有助于行政管理部门全面掌握本区域的各个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状况、服务质量,以及对区域总体情况的正确把握,为科学决策提供及时科学的信息支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