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患者自行拔除导尿管致尿道损伤

患者自行拔除导尿管致尿道损伤

时间:2023-05-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患者王某,男,67岁,诊断:前列腺炎。抢救完患者后,小小发现患者王某不见了,寻找未果,立即报告医师,猜测患者可能为了逃费而自行离开,就没再追究。第2天早晨,小小准备下班时,患者王某又来了,诉自己昨晚能排小便后自行用劲把尿管拔了出来,之后一直感到尿道口疼痛,遂再次来到医院,医师检查后发现拔导尿管时气囊损伤了尿道,最后经治疗痊愈。

一、案例经过

患者王某,男,67岁,诊断:前列腺炎。因“不能排出小便1d多”于2008年4月×日晚上11:00到某医院急诊科就诊。医师检查后下医嘱:留置导尿,值班护士小小立即执行,很快见王某尿液顺利排出,这时又来一位急诊危重患者,小小立即参与抢救。抢救完患者后,小小发现患者王某不见了,寻找未果,立即报告医师,猜测患者可能为了逃费而自行离开,就没再追究。第2天早晨,小小准备下班时,患者王某又来了,诉自己昨晚能排小便后自行用劲把尿管拔了出来,之后一直感到尿道口疼痛,遂再次来到医院,医师检查后发现拔导尿管时气囊损伤了尿道,最后经治疗痊愈。

二、讨论

1.护理教训 护士留置导尿操作前告知和操作后指导工作欠缺,为患者导尿后未向其讲解相关注意事项,未能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的治疗过程和留置导尿术的相关知识。未能向患者讲解急诊的诊疗流程及收费相关事宜。

2.正确做法 患者就诊时,认真登记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主诉、联系电话及通讯地址等)。护理操作前对患者进行详细告知,操作后及时进行相关指导和健康教育。护士在参与抢救其他患者的紧急情况下,应告知患者相关注意事项,并要明确说明抢救后再进行详细指导。当发现患者不在时,护士应立即打电话与患者取得联系,要求立即返回医院,并告知患者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或后果。

3.不良后果 患者自行拔尿管时气囊损伤了尿道,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或不适,同时增加了患者的治疗项目,加重了其经济负担。

三、专家点评

护士在工作中应该掌握工作方法,学会合理分配自己的工作,从而做到忙而不乱。对于一些有创操作要做好充分的告知。操作结束后要及时、全面地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