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经过
护士甲在转抄医嘱时字迹潦草,难于辨认,静脉输液卡上的床号写得既像5又像3.夜班护士小李在操作时觉得床号是3,经核对后也果然是3,便按医嘱给3床的患者输入了青霉素,但她并没有及时更改该输液卡上的床号,也没有通知其他护士。下一班的护士小王在操作中又觉得床号像5,未经认真核对便给5床患者输入了青霉素,幸好5床患者未发生过敏。
二、讨论
1.护理教训 甲护士工作粗心大意,原则性不强。甲护士工作马虎转抄医嘱字迹潦草,难于辨认,是该事件发生的导火索。护士小李认真仔细发现问题后,及时求证,正确执行了医嘱,但之后没有及时更正和消除隐患,也未通知下一班的护士,暴露出护士小李团队协作意识差、责任心差、查对意识差。护士小王在“5”还是“3”不确定的情况下,没有进一步与其他护士核对,也没有去查对医师的原始医嘱,只是按自己主观臆断进行可能出现过敏反应药物“青霉素”的输液操作。此外,核对患者不应该以患者的房间号和床号为依据。
2.正确做法 认真执行护理文件书写原则,转抄医嘱准确,字迹清楚,易于辨认。护士一旦发现有疑问的医嘱,应立即求证、查对、解惑,及时纠正其隐患,并报告给护士长(达到团队防范,避免发生类似隐患)。对易于引起过敏反应和毒性较强的一些特殊药物,护士应高度注意和警觉,在似是而非和模糊不清,或有疑问时,必须查对、核实,确保正确后才能执行。
3.不良后果 没有做到仔细查对,在字迹不清楚的情况下按自己臆断进行了青霉素的输液操作,导致输液对象的错误,如发生了过敏反应将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专家点评
加强责任心教育,落实查对制度的执行。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原则,不能心存任何侥幸心理,做事要有依据,不能主观臆断。规范医疗护理文件的书写。管理应加强医嘱的查对,及时发现问题。在给药时要求至少使用两种确认患者身份的方法,如患者姓名、身份证号、出生日期、手腕条形码或其他,不包括患者房间号、床号或特定区域代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