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脑炎症性疾病

脑炎症性疾病

时间:2023-05-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病史、原发病的症状体征和脑脊液、脑电图及CT检查可与脑炎和脑膜炎等炎性疾病相鉴别。一旦发病应及时诊断处理。部分病例有复发。

(一)急性感染中毒性脑病

1.概述 急性感染中毒性脑病系指由某些急性的局部或全身感染、传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弥漫性脑组织损害,表现为类似脑炎的一组临床症候群。野战条件下,由于环境恶劣、精神高度紧张、睡眠不足、营养缺乏和战伤等因素的影响,体力消耗较大,机体抗病力降低,再加上野外卫生、生活条件较差,各种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远较平时增高,故本病较易发生。

2.病因 脑实质可见广泛性充血、水肿、小出血点和小软化灶,常为对感染(传染)性疾病所产生的毒素的一种过敏性或免疫变态反应,并发生继发性脑缺血缺氧,并非病原体的直接入侵所造成的脑损害。

3.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急骤,且多在肺炎、菌痢、流感、伤寒、肾盂肾炎等急性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或恢复期内发病。常表现高热、头痛、恶心、呕吐,以及癫性痉挛发作,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失明等。部分患者可表现有谵妄、兴奋、躁动等精神症状,以及嗜睡、昏睡或昏迷等意识障碍。病重者常可发生癫持续状态。

4.诊断 根据急性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基础上逐渐出现的弥漫性脑损害症状常可做出诊断。根据病史、原发病的症状体征和脑脊液、脑电图及CT检查可与脑炎和脑膜炎等炎性疾病相鉴别。

5.治疗 积极提高和改善野战生存条件,提高广大指战员的身体素质和防病治病意识尤为关键。一旦发病应及时诊断处理。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脑保护及脑损伤的治疗,注意呼吸、循环功能的维护,及时纠正水电解质代谢、酸碱平衡失衡,并保证营养,康复治疗也能起到降低致残率的效果。

(二)散发性病毒性脑炎

1.概述 一些散发但疑似病毒性脑炎的病例,其发病无明显地区性和季节性,暂称散发性脑炎。本病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青壮年或青少年为多见。

2.病因 病因未明,根据临床资料推测病毒所致可能性大,其中部分可能为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埃可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或其他病毒所引起。某些可能是感染后变态反应性脑炎。

3.临床表现 本病多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急性起病者数日内症状即达高峰;亚急性起病者10~15d,甚至1~2个月症状才达高峰,以急性起病多见。约半数患者有前驱症状,如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鼻塞、流涕、咳嗽、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发热常在早期出现,但有些病例起病时无发热,病情逐渐发展才出现发热,或开始为低热以后渐转为中度发热及高热。患者常表现脑实质广泛受损及局灶损害症状、如精神错乱、意识障碍、癫发作及其他局灶症状。

4.诊断及鉴别诊断

(1)诊断:①患者感染的前驱症状,特别是有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②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过程,脑部损害呈弥漫性;③发病初期常有精神症状,并与意识障碍及癫等为主要临床表现;④实验室检查找不到细菌、真菌、螺旋体或寄生虫感染的证据;⑤排除了功能性精神病、脑脓肿、脑瘤或其他脑炎;⑥治疗效果较好等,可做出临床诊断。

(2)鉴别诊断:主要与功能性精神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乙型脑炎相鉴别。

5.治疗 主要包括一般治疗、激素治疗、对症治疗、抗感染可选用敏感抗生素、神经营养药和细胞活化剂以及恢复期治疗。

6.预后 本病预后较好,多数能痊愈,少数留下后遗症。部分病例有复发。全身治疗、对症治疗及护理十分重要。

7.预防 增强体质,注意卫生,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经常开展病毒及免疫方面的检查,争取查明病因,以便更有效地防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