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述
应激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诱发外周血红细胞相对性增多的一种疾病,患者表现血红蛋白(HB)、红细胞数量(RBC)和比容(HCT)增高,伴有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相似的神经系统疾病的体征和临床表现。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部队作训常常遭受缺氧、创伤、剧烈的环境温度变化、精神紧张以及焦虑不安等应激刺激,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产生应激反应,进而促使红细胞生成素的产生增加。
2.部队训练同样需要适应高原环境,低氧、低压使得血红蛋白增高。低压、低氧作为高原环境应激刺激必然导致机体产生应激反应,慢性低氧环境可刺激肾脏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促使造血多能干细胞形成红细胞系统的祖细胞,再进一步分化生成成熟的红细胞,由于这一过程持续下去,使红细胞、血红蛋白均超过内地正常值,从而形成高原红细胞增多。
3.部队在野外作训经常发生消化系统疾病,如出现呕吐、腹泻、大汗,引起严重脱水,造成血容量下降,引起血液浓缩。
4.部队多为男性,大部分较年轻,难免有吸烟者,特别是对于每天吸烟量较大的同志,有人统计吸烟者的血细胞比容要比不吸烟者高2%~3%,这是由于吸烟者的动脉血氧含量减低,一氧化碳含量增高,其一氧化碳含量比不吸烟者增高2.5%~10%,吸烟者血氧饱和度减低,可有一氧化碳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左移,通过肾传感器刺激红细胞生成与组织氧释放。
(三)临床表现
患者暂时性红细胞增多症,有脱水及摄水不足的病因,主要表现血容量不足的症状,严重者出现循环衰竭,常见症状有轻度头痛,头晕,神经衰弱,焦虑,面、耳、唇、眼结膜及口腔黏膜红紫色、充血,脾不增大,半数患者有高血压,病程中亦常见高血压,易并发血栓。
(四)红细胞增多症的防治
1.部队训练环境较特殊,大都是在炎热或寒冷的季节,训练强度大,紧张而又劳累,非常容易出现胃肠疾病,出现上吐下泻,导致脱水,应该合理休息,不食生冷、不洁食物。
2.部队训练主要以青壮年为主,训练紧张,环境恶劣,条件艰苦,吸烟成为消遣方式之一,应该严格遵守部队纪律,尽量减少吸烟,目前部队训练非常注意丰富训练生活,增加了多种娱乐方式,如配备了棋牌室、微机房、各种球类等,可以适当放松紧张的训练。
3.部队作训,战士难免出现恐惧、抵触等不良情绪,作训前做好充分动员工作,合理安排,使得大家充分认识作训的重要意义,对于训练期间可能出现的困难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保持愉快的心情,将会减少不良情绪对血液的影响。
4.对于进驻高原作训,做好习服期的工作非常重要,进驻初期首先避免剧烈运动,训练强度逐渐加强,多进蔬菜水果类食物,早期口服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红景天、复方丹参滴丸等,随着训练的逐渐展开,血红蛋白可能逐渐增高,这样可能逐渐适应高血红蛋白血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