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激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应激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时间:2023-05-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危及生命,属于临床急危重症。作训人员在作训期间发生感染、蚊虫叮咬及外伤的机会较多,病情进展有可能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因此,掌握DIC基础知识对于保障参训人员身体健康显得非常重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原因虽然不同,但其临床表现均相似,除原发病的征象外,主要有出血、休克、栓塞及溶血四方面的表现。⑤血栓试验阳性。

(一)基本概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在临床中不是单独的疾病,而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的病理过程和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微循环内发生广泛的血小板凝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导致弥漫性微血栓形成、继发性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大量被消耗,以及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从而引起微循环障碍、出血、溶血、脏器功能衰竭等一系列严重的临床表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情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往往危及生命,属于临床急危重症。作训人员在作训期间发生感染、蚊虫叮咬及外伤的机会较多,病情进展有可能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因此,掌握DIC基础知识对于保障参训人员身体健康显得非常重要。

(二)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诱因

临床引起DIC的病因包括许多疾病和理化因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1.各种病原体感染和脓毒症,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

2.白血病和各种实体瘤,白血病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非常容易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3.早产儿或新生儿疾病,如新生儿硬肿症、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溶血病等。

4.组织器官损伤,如严重创伤、挤压伤、颅脑外伤、大手术等。

5.免疫性疾病,如溶血性输血反应、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其他:药物、病理产科、重症中暑、毒蛇或昆虫咬伤、药物、癫持续状态等。对于参训人员来说,各种感染、严重创伤、挤压伤、重症中暑、毒蛇或昆虫叮咬伤可能是最主要的诱因。

(三)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内皮细胞炎症损伤是DIC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而凝血系统激活及纤维蛋白溶解亢进是该病的两个基本病理过程。正常人体内有完整的凝血、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凝血及抗凝,既对立又统一,保持着动态的平衡。在正常人的血液中,如果有少量活性凝血中间产物形成,就迅速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消除,或被血液中的抗凝物质中和。纤溶系统能不断溶解在小血管破损处所形成的少量纤维蛋白。DIC的发生是由于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血循环内出现了促动和激活凝血的过程,产生过量的凝血酶。血液的凝固性过高,破坏了体内凝血与抗凝的平衡。

其病理变化包括:全身微血管内有广泛的纤维蛋白沉着,形成微血栓,造成微循环障碍、红细胞机械性损伤及溶血;当微循环内发生凝血时,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从而使高凝状态转变为低凝状态;体内的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产生大量纤溶酶,使纤维蛋白原裂解为X和A、B、C裂片,再进一步裂解为Y、D、E裂片,这些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抗凝作用可加重出血,除大量出血外,微循环内的血栓可引起微循环阻塞,导致肺、肾、肝、脑、心等器官的功能衰竭。

(四)临床表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病原因虽然不同,但其临床表现均相似,除原发病的征象外,主要有出血、休克、栓塞及溶血四方面的表现。

1.出血 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特点是突发的多部位大量出血,仅少数为隐匿性,出血的发生率为80%~90%,是本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出血部位视原发病变而异,最常见于皮肤,呈一处或多处大片瘀斑及血肿,针刺部位出血不止。

2.血栓有关表现 ①皮肤血栓栓塞:最多见,指端、趾端、鼻尖、耳郭皮肤发绀,皮肤斑块状出血性坏死,干性坏死等;②肾血栓形成:少尿、无尿、氮质血症等急性肾衰竭表现;③肺血栓形成:呼吸困难、发绀、咯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肺功能衰竭;④胃肠道血栓形成:胃肠道出血、恶心、呕吐与腹痛;⑤脑血栓形成:烦燥、嗜睡、意识障碍、昏迷、惊厥、脑神经麻痹及肢体瘫痪。

3.休克 肢端发冷、发绀、少尿和血压下降,以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DIC较为多见。

4.溶血 因微血管病变,红细胞通过时遭受机械性损伤,变形破裂而发生溶血,临床上可有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

(五)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

DIC的诊断必须从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两方面考虑。

1.临床表现

(1)存在易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基础疾病。

(2)有下列两项以上临床表现:①多发性出血倾向;②不易用原发病解释的微循环衰竭和休克;③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的症状、体征,如皮肤、皮下、黏膜栓塞坏死及早期出现的肾、肺、脑等脏器功能不全;④抗凝治疗有效。

2.主要实验室化验指标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主要诊断指标:有下列3项以上异常。①血小板数低于100×109/L或呈进行性下降;②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或呈进行性下降,或>4g/L(肝病DIC时<1g/L以下);③3P试验阳性或血浆FDP>20mg/L(肝病DIC时);④凝血酶原时间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或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或延长10s以上;⑤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或纤溶酶原减低。

(2)疑难、特殊病例应有下列实验室检查一项以上异常。①因子Ⅷ:C降低、VWF:Ag升高,Ⅷ:C/VWF:Ag比值降低。②AT-Ⅲ:含量或活性降低。③血浆β-TG或TXB2升高。④纤维蛋白肽A(FPA)升高,或纤维蛋白原转换率增速。⑤血栓试验阳性。

(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DIC治疗效果的关键,治疗主要原则包括:诱发DIC原发病的治疗、改善循环、去除血栓形成高危因素,治疗包括以下四方面。

1.治疗基础疾病 首先要对基础疾病进行迅速、强有力的治疗,如能早期去除引发DIC的基础疾病或原发病,部分DIC可随之纠正,未纠正者予抗DIC治疗,也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2.改善循环 对防止血栓形成及DIC治疗都至关重要,治疗措施包括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适当使用血管活性物质等。

3.抗凝治疗 对DIC患者早期进行抗凝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肝素、潘生丁、阿司匹林,其中肝素为首选,其作用是阻止凝血过程,使DIC过程减缓或停止,但必须早期应用。

4.抗纤溶疗法 在DIC后期,因继发纤溶亢进而引起大出血,此时使用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止血芳酸、6-氨基己酸等。

(七)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预防

本病关键在于预防,对于部队作训人员来说非常重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严重创伤,全身细菌感染,大手术前后应加强护理,积极治疗这些严重疾病,使患者能顺利恢复,减少DIC发生。

2.一旦出现DIC,早期应用抗凝治疗,迅速纠正高凝状态。

3.及时观察病情变化,辅以实验室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恶化,以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

4.部队参训人员在作训时一定要遵守训练规章制度,严格遵守纪律,科学规范训练,避免不必要的外伤、毒蛇或昆虫叮咬。

5.防止热射病导致DIC,部队经常在高温、湿热环境下长时间进行军事训练,非常容易发生热射病,临床表现为休克、昏迷、肾功能不全、多器官功能衰竭及DIC,临床进展迅速,病情凶险,病死率较高,热习服应对热射病非常重要,受训者每天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训练,如负重行军、不负重跑步,运动量要大,达到出大汗,脉搏要达到140次,使人体达到90%以上的热习服程度,连续训练10~12d,就能使耐热力显著提高。在运动和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提前和及时补充水分,做好防暑降温的预防措施,此外,尤其天气恶劣的时候,要有充分的休息以加强自身抵抗力,在饮食上也要多加调节,注意营养和能量的补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