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简称类风湿(RA),是一种原因尚不明了的慢性全身性炎症疾病。其突出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对称性的多发性小关节炎,以手、腕、足等关节最常受累。早期呈现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晚期关节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僵硬和畸形,并有骨和骨骼肌萎缩,是一种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从病理改变的角度来看,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主要累及关节滑膜(以后可波及关节软骨、骨组织、关节韧带和肌腱),其次为浆膜、心、肺及眼等结缔组织的广泛性炎症性疾病。所以,患者除了有以上关节炎的表现外,还可有其他全身性表现,如发热、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皮下结节、心包炎、胸膜炎、周围神经病变、眼病变、动脉炎等。由此可知,所谓的类风湿关节炎并非仅关节发生了炎症病变,而是全身性的广泛性病变。因此,“类风湿关节炎”这个名称是不合适的,应称之为“类风湿病”才妥。但本病毕竟是以关节炎症为主的疾病,故人们还是习惯地称之为“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的范畴。《素问·痹论篇》对痹证的病因、病机、分类做了经典的论述,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阐明了痹证是由于风湿寒邪侵犯人体,留滞肌肉经络,导致气血闭阻,从而引起关节疼痛、麻木酸楚、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类疾病;又指出“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但痹证这一概念,几乎包含了现代医学所指的各种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病、痛风等,而这些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预后悬殊较大。类风湿关节炎病邪多深入经髓、骨骱,疼痛剧烈,缠绵不愈,以致关节畸形、失用,故应和一般的痹证相区别,历代医学家所提的“历节风”“顽痹”“尪痹”等与它甚为相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