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正确、深入地观察事物的能力,称之为观察力。人的观察力是发现事物典型特征的能力,是一种稳定的个性特征。这种个性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人们的长期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培养具有个性特征的观察能力,是提高记忆力水平,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条件。例如,教师有了观察能力,就能促进教学与教育技巧的提高,专业人员有了观察能力,就能有许多发明创造。历史证明,古今中外的杰出人才,都具有高度的观察力。人们都希望自己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那么怎么培养观察能力呢?
观察力是一种有个性特征的心理活动。要培养观察能力,首先必须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具体说要有以下几种心理品质。
一、求知的欲望
求知的欲望是观察力发展的重要基础。求知欲在心理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因,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内部动力。动机产生于需要,当人们有了某种需要,就产生要求满足需要的愿望,当有了能满足他的这种愿望的条件时,就产生了行动的动机,产生了积极性。例如:学习对于人来说,是一种需要,古今中外很多名人都对学习有强烈的动机。我国北宋文学家欧阳修4岁的时候,父亲病故,家中困苦不堪,他不但上不起学,连纸墨笔砚这些最起码的学习文具也买不起。他的母亲就用芦苇秆当笔,在泥沙上教他认字写字。母亲的启蒙使他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专心致志,刻苦攻读,不到10岁,就已经具备了自学能力,于是他就从邻居那里借书回来读,重要的都自己抄一遍,并把它背出来。几年以后,他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书都背熟了。他曾在一首诗中写道:“一生勤苦书千卷。”这正是他毕生勤奋自学的真实写照。经过一生勤奋地努力,欧阳修给后人留下了很多著作,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
2.兴趣
兴趣是人们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性情感。兴趣对于人的学习、工作等一切活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德国著名诗人和思想家歌德曾经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趋近或认识的倾向;学习后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正是学习兴趣的产物。当一个学生对于所记忆的公式、定理、文字等有浓厚的兴趣时,大脑皮层会产生兴奋的强烈刺激,记忆就会更加主动积极,提高效率。因此,要想学习好,记住各种知识,首先就必须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科学家对兴趣爱好的重要作用有很多论述。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在科学上、学术上有重大成就的人,往往都对他所学习和研究的内容有浓厚的兴趣。例如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一生对于学习和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在童年时期,当他去市场卖东西时,常常坐在篱笆下津津有味地读书,结果生意没有做好;当他去放牛时也因孜孜不倦地读书,结果让牛迷了路。在他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后,有人曾经问他:“你用什么方法才有了这些大发现呢?”牛顿回答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思考罢了。”确实是这样,牛顿有时钻研的兴趣达到了入迷的程度,甚至连吃饭都会忘掉。有一次他请一位朋友来吃饭,菜摆在桌上,可是牛顿老不出来,他的朋友就自己动手把那份鸡吃掉,骨头留在盘子里,走了。后来牛顿来了,一看盘子里的骨头说:“我还以为我没吃饭呢,原来已经吃了。”正是在这样兴趣的支配下,牛顿一生有很多发明,他在数学、力学、天文学、静力学和动力学等许多科学领域中都获得了伟大的成就。
二、探索的精神
观察要深入,追本求源,不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因此,要求进行观察的人,必须具备探索的精神,这样才能提高观察的质量。在观察的实践中,探索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踏踏实实
从踏踏实实方面说,就是要求观察者,对于观察的对象要进行全面的了解、多次的了解,使观察者排除一切主观因素,不带任何偏见,正确地认识所要观察的事物,否则难以分辨事物的本质,甚至会造成观察的错误。
例如:一次在戈廷根的心理学会议上,突然从门外冲进一个人,接着后面追着的人也冲了进来。两人在会场中央混战并打响了一枪,之后又冲出去。从进到出总共20秒钟。这件事是事先安排好的,并全部录了像。会议主席当即请与会的心理学家写出自己目睹的经过。在上交的40篇报告中,仅有一篇在主要事实上的错误少于百分之二十;有14篇的错误占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有25篇的错误占百分之四十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40篇报告中,还有20篇报告有百分之十以上的细节是纯属臆造的。这个实验说明,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观察者,也难以把亲眼所见的事物,做出正确的结论。
所以我们在所有的观察过程中,必须踏踏实实地多次进行观察,充分地研究要记忆的事物的各种因素,把握住事物的全面情况,这对于增强记忆力的正确性有着极大的帮助。
2.深入细致
从深入细致方面说,观察不仅仅指踏踏实实地去观看就可以了,还必须透过事物的现象,深入地进行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细节。例如:当我们在公园看花之后,要把所看到的花原原本本地画下来,但对花瓣的数目及其形状、枝叶的交错状态等却模糊不清,画不出来。这就是因为我们对于花的本质特征观察得不够的原因。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是短篇小说创作的巨匠。他在谈到作家要注意观察事物的细节时说:“必须详细地观察你想要表达的一切东西,时间要长,而且要全神贯注,才能从中发现迄今还没有人看到与说过的那个方面。”“为了描写烧得很旺的火或平地上的一棵树,一直到我们觉得它们不再跟别的火焰和别的树木一样为止。”只要我们按照莫泊桑所说的方法进行深入观察,仔细对比,分析异同,就会找到那些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细节,便可以从中获得更好的记忆效果。
三、坚韧的意志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或是为了学业,或是为了工作,或是为了科研,都在进行自觉的观察。然而,有的人却往往因为缺乏坚韧的意志,成效不大。心理学家认为,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和执行的心理过程。尤其是在完成观察那种复杂而又艰苦的工作中更显得不可缺少。
古今中外,凡是有所作为的人,都具有坚韧的意志品质。高尔基曾经说过:“我常常重复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这个真理是由于我的全部生活经验,即是我观察、阅读、比较和深思熟虑过的一切确定下来的。”正如高尔基自己所说的那样,他虽然只读了两年小学,但为了实现在文学上有所作为的理想,以坚韧的意志,一边拼命学习提高文学修养,一边深入体验生活,很快写了一些著名的作品。到他32岁写成《海燕之歌》的时候,已经是一位著名的作家了。最后他终于为世界文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成为举世闻名的伟大作家。坚韧的意志,在观察中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觉性
自觉性是指观察者对自己所观察的事物有着正确而充分的认识。意志的行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这种有意识的行动,常常转变为对于事物的自觉观察上;而且意志越坚忍不拔,自觉性的程度就越高。在观察过程中,只有具备了这种自觉性,才能充分调动人的智力,使观察敏感,记忆持久,思维深刻,想象丰富,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
2.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观察者在观察过程中善于明辨是非,当机立断的能力。在观察中,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随意动作又是受意识支配的。观察者只有掌握了随意动作,才能顺利地完成意志行动。然而具有果断性的人,才能够全面、深刻地认识行动的目的及其采取的方法,迅速、果断地随意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的准确性,保证记忆的可靠无误。
3.坚持性
坚持性是指观察者在观察中对于各种困难所持有的韧劲。意志行动既表现在克服内部困难(如思想中出现的疲倦、懒惰、分神等),也表现在外部出现的困难(如对工作中出现的暂时困难,对事业中出现的不利环境等)。对客观事物进行观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什么情况都会发生的。但是只要具备了坚持性,就会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持之以恒,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直至完成观察的任务为止。
4.自控性
自控性是指观察者在观察中对自己情绪的约束能力。意志是一个控制自己、支配自己,并自觉调整自己情绪的过程。有了自控性,在观察过程中,一方面能使自己在顺利条件下对所观察的事物保持清醒头脑,正确认识它们的现象与本质,局部与整体,少数与多数,不至于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另一方面能促使自己在不利的条件下,对所观察的事物不以感情论处,抑制冲动的行为,防止思绪低沉、破罐破摔。自控性在观察中十分重要,特别是在观察中遭到挫折和极大困难的情况下更加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