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要求 病室应阳光充足,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室内设置温度1822℃,相对湿度50%
60%为宜。卫生消毒合格,色彩和设施布置尽量合乎儿童特点需求。
2.入院安排 按年龄、病种及青春期的性别安排床位,达到既避免交叉感染又使家长满意的目标。普通方式入院,经沐浴卫生清洁后换医院患儿服,5岁以下及病情不稳定的患儿留一名女性陪伴。以危重、急诊方式入院的患儿,应开辟绿色通道,住重症监护室,立即通知医师,配合抢救处置。值班护士负责制订特护计划、采集病史及填写护理病历首页。
3.护理评估 评估患儿一般状况,包括发育、营养、皮肤及疾病情况。收集健康史、既往史、预防接种史、其母妊娠和生育史、家族遗传病史及药物治疗效果、过敏史。根据评估情况,采取疾病护理及预防安全风险护理措施。
4.等级护理 根据患儿不同情况实行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并按等级护理的要求巡视及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
5.喂养与饮食 按医嘱为患儿配制鲜奶、基本奶、治疗奶及膳食种类,遵循配奶室的要求,按时按量喂奶,督促配餐员正确开餐,训练患儿吃饭协调动作,必要时喂饭。了解食欲及食后情况。特殊情况家长自带熟食,必须经医务人员同意,保证患儿饮食符合生长发育及适合疾病治疗的需要。
6.安全防范 除病区设施上做好对患儿安全防护外,护理人员应树立安全护理的意识及采取有效措施,如加床档、使用约束带,妥善保管锐器,外出检查专人陪同,预防坠床、切割伤、摔伤、烫伤、误食、走失、触电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7.病情观察 入院时测量生命体征及体重。测体温,只能采取腋温或肛温方式,禁测口温,以防患儿咬碎体温计造成损伤。新入院前3日测T、R、P,每日3次,正常后每日测1次。体温≥37.5℃,每日测3次;≥38℃,每日测4次;≥39℃,每日测6次。血压、体重每周测1次。按时采集血、尿、便标本做常规检查。观察患儿的大便性状并记录。由于患儿表达能力差,应从非语言状态观察判断,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记录。
8.治疗操作 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所有治疗性操作由护士完成,输液速度按体重和病情进行调控。
9.生活护理 根据患儿自理能力,帮助患儿洗澡每周1次,洗头每周1次,剪指(趾)甲每周2次,更衣每周2次,洗脚每日1次,女患儿清洁会阴每日1次。早晨、晚间护理安排专人负责完成。
10.心理护理 患儿由于疾病所致不适,住在环境陌生的医院以及对诊疗的恐惧,可能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反应,护士应给予心理安慰,以温和、平静的姿态面对患儿,进行耐心细致地操作和护理,减少患儿的不安全感。能自主交流的患儿多给予鼓励和指导,特别是对青春期的患儿,护士可以朋友的姿态与其交流,增进其信任感,帮助患儿稳定情绪,尽快适应医院生活,安心治疗。
11.卫生指导 培养患儿饭前便后洗手习惯,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引导患儿讲文明、有礼貌,病情许可时适当学习文化知识。指导家长正确给婴儿添加辅食,科学养育,传授与患儿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解答家长的健康咨询并培训出院后的护理方法。
12.下列情况时护士应给予积极对症处理
(1)有窒息时,立即纠正体位打开气道或吸出堵塞的分泌物。
(2)发现呼吸困难缺氧时,立即给予吸氧,紧急时人工呼吸。
(3)体温高时多喂水,冰袋冷敷头部,及时给予物理降温,镇静,防止惊厥发生。体温不升或过低,给予热水袋保暖。
(4)患儿3天未解大便,给予被动排便措施,运用开塞露或灌肠促进排便。
(5)若有臀红征兆,加强皮肤的清洁和保护,必要时涂以赛肤润油或膏类药物。
(曾 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