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肿瘤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肿瘤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时间:2023-05-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肾肿瘤应观察患儿排尿情况,有无血尿及血尿程度,遵医嘱记录24h尿量。严重消瘦、重度营养不良、化疗无法进食患儿,予静脉营养支持。恶病质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加强巡视,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的皮下组织坏死。年龄较大的患儿对事物已有认识能力,他们也可以从网上了解到自己的病情,每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家属要求对病情保密的,医务人员要严格交接班,做到病情的保密。

1.执行儿科住院一般护理常规。

2.术前病情观察与护理

(1)腹部肿瘤应观察患儿有无腰、腹部体征,有无腹痛、压痛。肾肿瘤应观察患儿排尿情况,有无血尿及血尿程度,遵医嘱记录24h尿量。

(2)每日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儿应遵医嘱增加测量频率,指导防止便秘,勿突然更换体位。

(3)消瘦患儿应加强皮肤护理,观察患儿有无皮肤破损,定时协助翻身,按摩受压部位皮肤。

(4)注意患儿的安全护理,防坠床和跌倒,睡前一定要安好床档,教会患儿使用呼叫器,向家属讲解预防跌倒(坠床)措施并交代离开患儿时要向护士报告。

(5)合理保护血管,肿瘤患儿围术期输液时间长,可行经周围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

(6)饮食与营养:鼓励患儿进食营养丰富,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血红蛋白低者,输入全血、人血白蛋白等支持治疗。严重消瘦、重度营养不良、化疗无法进食患儿,予静脉营养支持。

(7)体位与活动:嘱患儿勿剧烈活动,以防腰腹部被撞击,以免肿瘤破裂。恶病质患儿应卧床休息,减少能量消耗。

3.化疗的护理

(1)讲解化疗的重要性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化疗前后要查血常规,了解患儿骨髓抑制情况。

(3)预防感染,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①入院时根据病情安置病床,尽量安排在人少的病室;②严格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如不互串病房、患儿戴口罩、注意饮食和餐具的卫生、玩具按时擦拭消毒;③严格管理陪伴、探视人员,减少陪伴、探视人数;④按时通风,保持病室及病区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每天病室内进行紫外线消毒;⑤工作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时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和无菌技术。

(4)观察胃肠道反应,观察止吐药的效果,记录患儿呕吐的次数及呕吐物的颜色、数量、性状,做好呕吐护理防止患儿误吸。

(5)及时清理脱落头发,给予患儿戴帽子,保护患儿隐私,减少心理伤害。

(6)观察患儿有无口腔溃疡,化疗期间加强患儿口腔护理。

(7)经外周静脉输入化疗药物的患儿应注意合理保护、使用血管,避免药物刺激引起静脉炎。加强巡视,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的皮下组织坏死。

4.肿瘤切除术是一项很大的手术,且术后病情危重,应注意术后护理。

(1)按小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执行。

(2)术后6h后,病情平稳者给予半卧位。

(3)持续心电监护,注意观察患儿意识情况、皮肤黏膜颜色及温度、四肢末梢血液循环等情况。

(4)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合理安排输液顺序、种类。

(5)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定时给予翻身、拍背,痰液黏稠者应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6)关注患儿肠蠕动恢复情况,观察腹部体征,观察患儿有无呕吐、腹胀、腹肌紧张等情况,遵医嘱复查生化、血气分析,合理补液,预防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7)严格执行危重患儿基础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

(8)做好对疼痛的评估,耐心听取患儿主诉,检查疼痛部位,询问持续的时间和强度。

5.做好家属和患儿心理护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肿瘤患儿的治疗时间较长,且花费较多,评估患儿家属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经济能力,做好相应的护理。

(2)做好病情的保密工作。年龄较大的患儿对事物已有认识能力,他们也可以从网上了解到自己的病情,每个人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家属要求对病情保密的,医务人员要严格交接班,做到病情的保密。

(3)对于知识缺乏或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家属,护理人员要给予心理疏导,多讲解有关肿瘤的知识和介绍病区现有的成功病例,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减轻焦虑。

6.并发症护理

(1)出血:注意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有渗血应及时通知医师,加压包扎,使用止血药。

(2)感染:应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执行各项护理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病室定时通风,指导家长洗手后方可接触患儿。

(3)肿瘤转移:指导家长坚持带患儿定期复诊。

7.出院指导

(1)遵医嘱按时门诊复查。

(2)按照疗程定时住院化疗。

(3)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提高机体免疫力,多饮水,预防感冒。

(4)留置PICC管或大静脉导管者告知家长其护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杜 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