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用中医中药治疗肝胆病,方精药简,用药醇和,疗效巩固、持久。刘老认为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不仅填补了《黄帝内经》在临床医学方面的不足,且开中医辨证论治之先河。刘老对中医经典著作、历代医家派别之观点不生搬硬套、人云亦云,主张破除门户之见,学各家之长,择其善者而从之,兼收并蓄,取精用宏。刘老强调:研读经典,要“明其理,知其要”,融汇贯通,要将经典理论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在实践中加深对经典理论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经过反复临床,不断总结经验,以达提高疗效之目的。
刘老对《伤寒论》有较深研究,且善用经方,多有心得。《伤寒论》所载113方,系“众法之宗,群方之祖”。刘老临证运用其治疗肝胆病,医案颇多。如:应用五苓散变方消水汤(茅苍术、焦白术、淡猪苓、云茯苓、汉防己、川牛膝、怀牛膝、建泽泻)治疗肝硬化腹水;应用半夏泻心汤为主拟胆宁汤(姜半夏、川黄连、嫩黄芩、淡干姜、金钱草、广郁金、太子参、炒枳壳、生大黄、粉甘草)、胆宁胶囊(姜半夏、川黄连、嫩黄芩、淡干姜、金钱草、广郁金、太子参、芒硝)治疗胆囊炎、胆结石;应用大柴胡汤治胰腺炎以及肝脓疡;应用嫩茵陈蒿汤治阳明发黄、肝胆湿热所致的阳黄;白虎汤为阳明经证之主方,刘老经常用其治疗病毒性脑炎、胃火牙痛和发热患者,每用每验;用大承气汤攻下通腑,多用于急腹症,常可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同时对中风闭证有釜底抽薪之妙;用三承气汤加味治疗肝硬化腹水或顽固性腹水,荡涤肠胃,峻猛泻下,使腹水毒邪从大便而去,减轻肠腔压力,改善门静脉循环,往往可收到理想效果;刘老非常推崇四逆散,常说此方是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及其变方的祖方,以疏肝解郁、升降气机、调和透邪见长,可治肝郁气滞、邪热内郁以及情志不遂等多种疾病;各个时期、各类肝病常用四逆散加味治之,尤其顺手。再如四逆汤,不但可回阳救逆,治少阴阳虚而阴寒内盛之证,还可通治各种疾病发展到阳气虚脱、周围循环衰竭、形成休克之重症。刘老用四逆汤、逍遥散、小柴胡汤(如治肝热病)等,均以治肝、治胆为主;以一贯煎、三承气汤泻下排毒治疗肝硬化腹水,在利水消肿同时,还可发挥改善门脉循环的作用。
刘老受仲景半夏泻心汤等组方用药法度的启示,针对现代肝胆病临床常见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的复杂证候,常以寒温并用、补泻兼施之剂而获验。如治胆结石,常辛凉与辛温并用。如刘老曾治张某,女,右胁热痛向肩背部放射,伴心下痞满半年余。病起饮食不当,症见右胁下热痛,右肩背剧痛,发则疼痛难忍,心下痞满,曾到多家医院就诊,遍服中西药,疗效不佳。舌质偏红,舌苔薄白,脉弦稍滑。彩超示“胆囊泥沙样结石”。刘老辨证属胆胃不和,寒热错杂,治以半夏泻心汤为主辛开苦降,利胆和胃。处方:姜半夏10g,嫩黄芩9g,川黄连5g,太子参15g,淡干姜3.5g,广郁金14g,炒枳壳15g,海金沙20g,金钱草30g,嫩嫩茵陈30g,冬葵子12g,粉甘草6g。服药3剂,诸症大轻,续服12剂,诸恙向安。复查B超:肝、胆、脾未见异常。此胆病者,具有郁结、横乘、上扰之性。“郁结”则疏泄失常,胆汁排泄受阻;“横乘”则侮脾凌胃,升降不利;“上扰”则邪气随其经络循行路线而上行干扰其他脏腑。故选仲师半夏泻心汤,寒热并用以调其阴阳,辛苦并进以顺其升降,补泻并施以调其虚实,使脾胃和,升降顺,胆气利,寒热调,则诸症解,足见经方之神效。
刘老对仲景之用药法度、组方原则亦推崇备至,且领会深刻。其处方用药常选数味左右,很少超过12味,鲜有用大方者。仲景之方药味不多,但功效神奇,说明治病处方不在大小,贵在辨证准确、制方用药君臣佐使职责分明、寒温补泻治法得当。
刘老学宗仲景,旁及诸家,既悟经方之旨,又集时方之长。对汉唐以后的各家学说,善于吸收,研究各家学说不先存成见,而是独立思考,对其临床验证,为我所用。金·张子和强调汗、吐、下三法,在20世纪90年代初,刘老在深研子和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总结、整理、编写了《吐、下、汗奇方妙法治百病》一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刘老认为:张氏以汗、吐、下攻治疾病,方法独特,疗效颇佳,对张氏的“良工之治病者,先治其实,后治其虚”之论,刘老颇为赞同,认为这也是张氏临床上“祛邪为先”辨治思维的理论依据,刘老受此启发,提出了“祛水、舒肝、扶正”三阶段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思路,经临床验证,取得满意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