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师古不泥,衷中纳西,强调疗效为本

师古不泥,衷中纳西,强调疗效为本

时间:2023-05-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而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来说,常见慢性、间断性胁肋部胀痛、隐痛、口苦、腹胀等不适症状,此时则以中医中药调理为佳。原有“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病史1年余。肝功能较长时间异常,是临床治疗肝病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代研究证实,茯苓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使ALT活力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刘老曾治疗患者王某,男,26岁,纱厂工人,2006年8月11日初诊。6年前体检发现乙肝大三阳,HBVDNA阳性,无症状,未治疗。

刘老认为中医应“与时代共荣,与科学并进”,中西结合,扬长避短,存古纳新,才能不断增强中医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才可能实践“疗效最优化”的医学核心思想。任何一种医学的最终目标和最终生命力都在于疗效。中西医各有所长,中医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外,还应掌握一些西医学知识,以取长补短,不断提高临床疗效。在肝胆病辨治方面,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完善必要的西医学检查,明确西医学诊断,为中医辨证提供更加充分的依据。

如急性胆囊炎、胆结石患者,若出现发热、胁痛明显、血象升高、胆囊肿大显著等症状时,说明感染严重,也可在中医中药治疗的同时,配合西药抗感染治疗,以利病情尽快好转;如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可对症给以针灸、药物等镇痛处理,以减轻患者痛苦,防止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如在排石过程中发生结石嵌顿,甚至出现难以忍受的剧痛,则应酌情考虑请外科会诊,协助处理。而对于慢性胆囊炎患者来说,常见慢性、间断性胁肋部胀痛、隐痛、口苦、腹胀等不适症状,此时则以中医中药调理为佳。这与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相一致,也能最大限度发挥中、西医各自的优势。

刘老曾治疗患者冯某,男,52岁,工人,2005年1月14日以“右胁疼痛1天,伴发热、恶心、呕吐10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嗜好烟酒20年。原有“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病史1年余。平素时感腹胀、右胁不适。此次大量饮酒后出现胁痛、发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症状,舌质暗红、瘀斑,苔黄面大,脉弦滑数。化验血常规:WBC 12.5×109/L,N 88%,B超提示“胆囊壁水肿、脂肪肝”,即给以西药抗感染、镇痛等对症处理及营养支持治疗,并联合中药胆宁汤加减中药直肠滴入,处方:姜半夏12g,川黄连10g,嫩黄芩15g,淡干姜3g,金钱草30g,广郁金20g,炒枳壳12g,生大黄9g(后下),牡丹皮15g,败酱草30g。三天后患者热退痛减,饮食能进,大便已通。上方稍有增损,改为口服,继进5剂,除仍右胁不适、稍感腹胀外,其余诸症悉除。停用西药治疗,出院后继续中药调理4月余,并嘱戒除烟酒,胁痛、腹胀等症均消,2005年10月复查B超:“轻度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已愈。

又如通过各种常规检查,西医诊断为“病毒性乙型肝炎”,还必须从中医角度辨证其属湿、属热、属郁(瘀)、属虚等,即辨别其属于湿热蕴结型,或是肝郁脾虚型,或是气滞血瘀型,或是肝肾虚损型等,这样辨证与辨病统一起来,运用整体调治手段,制定出针对性较强的施治方案,治疗效果绝大多数是令人满意的。再如慢性乙型肝炎或者慢性丙型肝炎的病毒携带患者,不少是在常规体检或是就诊其他疾病时偶然发现,肝病本身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甚至出现中医“无证可辨”的情况,此时西医学针对病毒学、血清学、免疫学、影像学、病理学等方面的化验检查,对于了解病情、评估预后、判断疗效等更是必不可少的。

再比如对于肝病治疗中最常见的肝功能异常的问题,刘老也以“衷中纳西”的观点对待。肝功能较长时间异常,是临床治疗肝病急需解决的问题。刘老主张,改善肝功能,始终应遵照辨证论治的原则,专凭化验结果的数据,是无从着手的,必须从整体出发,病证合参,拟定治则,选准方药,根据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症状,按辨证分型的原则仍可分为湿热、脾虚、肾虚、血瘀等证型。纠正肝功能时,如忽视这些症状及分型,孤立地解决肝功问题,往往适得其反。症状是疾病本质的反映,但有时症状还不能完全反映出病的本质,结合现代检查,有助于反映出病的本质,只有通过客观检查和通过诊察症状,将两者结合起来,辨证论治,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如清热药嫩茵陈、败酱草、板蓝根等均能抑制病毒,保护肝细胞,达到降酶降絮的作用,但若片面长期使用这些药物,非但肝功得不到纠正,甚至加重,而且还会导致向脾虚、肾虚的方面转化。若能把纠正肝功的针对性药物和解决其他症状结合起来,用嫩茵陈、败酱草、板蓝根等药物,或只用其中一味药且量较小,作维持量,重点是按辨证分型用药来调整脏腑功能,实践证明,肝功能多能较快得到纠正。临床常见,絮状反应异常,往往兼有球蛋白、白蛋白比倒置,以白蛋白下降为主者,此时可抓住主要矛盾,以升白治疗为主,投以滋补肝肾或健脾补气之剂,白蛋白的值多能上升,絮状反应异常可望迎刃而解,且疗效比较巩固。治疗肝功能异常,还需加入适量的活血药物,尤其是降絮,因为絮状反应的发生与γ球蛋白升高有密切关系。实践证明,对顽固性酶絮增高者,用丹栀逍遥散为主治疗多能收到较好疗效。其机理是本方符合上述条件,有纠正肝功能的针对性药物,如牡丹皮、栀子、柴胡等清热解毒药物。据现代研究证实,栀子提取物有显著降黄疸和转氨酶作用,柴胡的水浸剂对肝脏损害有显著抗损伤作用,使肝功能恢复正常,而能使血清转氨酶活力显著下降,并有使肝硬化减少,抑制纤维增生和促进纤维吸收的作用。又有调整脏腑功能的分型用药,如当归补血活血,运行周身,为肝病常用之药;白芍柔肝止痛,养血敛阴;柴胡疏肝解郁,上下疏通肝络。三药合用补肝体而助肝用。茯苓、白术、生姜健脾和胃,此乃仲景“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现代研究证实,茯苓对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使ALT活力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白术能升高白蛋白和纠正白蛋白/球蛋白比例,有抗凝血和明显而又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电解质特别是钠的排泄,以及抗肝癌的作用。以上药物既有降酶絮的,又有调整肝脾功能及解决瘀血等问题的,所以能全面解决肝功能异常的问题。但有的疗效较缓,疗程较长,考虑本方照顾较全,且适于长期服用而不产生偏差,为了缩短疗程,可取本方加分型用方,两者并用可使临床疗效进一步提高。

刘老曾治疗患者王某,男,26岁,纱厂工人,2006年8月11日初诊。主诉:发现乙肝6年余,右胁不适1年。6年前体检发现乙肝大三阳,HBVDNA阳性,无症状,未治疗。近1年来时感右胁不适,偶感纳差、乏力。脉弦细,舌质红、偏暗,苔薄。2005年10月化验肝功能:ALT 84U/L,AST 56U/L,GGT 38U/L,彩超:肝实质弥漫性损伤,脾大。自行应用“甘利欣针”等保肝降酶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停药后肝功又有反复,ALT波动于40~50U/L。今复查彩超:肝硬化,胆囊壁增厚、脾大。证属中医肝著病(痰瘀互阻型),治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药用:嫩茵陈(后下)30g,蒸玄参30g,醋青皮8g,草红花15g,浙贝母30g,重楼30g,生牡蛎30g,广郁金20g,炒栀子12g,制鳖甲30g,草豆蔻6g(后下),春砂仁6g(后下),生麦芽30g。服药6剂,右胁不适减轻,食欲仍差。因出差以中药颗粒装胶囊口服,处方:嫩茵陈100g,制鳖甲、败龟甲各100g,三七粉100g,穿山甲60g,西洋参40g,羚羊角粉(代)20g,草红花15g,紫丹参100g,京赤芍100g,牡丹皮100g,广郁金60g,草红花60g,醋青皮30g,蒸玄参60g,夏枯草60g,制香附50g,春砂仁50g。服药4个月,诸症均消。2007年2月上方增损制水丸又服半年余,2007年10月5日复查肝功能均正常,纳差、右胁不适等症状消失。至2008年5月22日因过度劳累致使肝功能再次波动,ALT 104U/L,HBVDNA 6.21×107copies/ml,两对半提示HBsAg、HBeAg、HBcAb阳性,舌质淡暗,苔薄,脉弦滑。处方:女贞子20g,制黄精20g,炒山药20g,墨旱莲20g,山茱萸30g,紫丹参15g,牡丹皮15g,土茯苓30g,淡猪苓30g,嫩茵陈30g(后下),片姜黄15g,草红花15g,蔻仁、砂仁各6g(后下)。并联合口服恩替卡韦片抗病毒治疗。上方增损服半年余,2009年1月15日复查乙肝五项转为“小三阳”,肝功能基本复常,HBVDNA1.05×103copies/ml。继续治疗半年,肝功正常,HBVDNA转阴,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中药方剂及恩替卡韦片联合应用,治疗10月余,2009年11月6日复查彩超:肝实质轻度损伤,脾大(轻度)。一年后复诊,恩替卡韦停药半年,病情未反复。中药制水丸巩固治疗。

统观该医案,刘老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前期患者仅为轻度肝损伤,未达西药抗病毒最佳适应证,提示患者免疫力低下。以中药治之,既可保肝降酶,又可调节免疫力,在适当时机激活机体免疫,而后加服西药抗病毒治疗,联合中药化瘀散结,理气解毒。调治3年余,终获临床治愈,且停用西药后病情无反复,大大缩短了西药抗病毒疗程,减轻了其不良反应,提高了疗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