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博采众长,承古拓今,丰富中医理论

博采众长,承古拓今,丰富中医理论

时间:2023-05-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最具代表性的是,提出了“肝热病”和“肝中风”的新概念。刘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部分慢性肝病患者易出现无明原因发热症状,多表现为低热,或发于清晨,或发于午后,或发于夜间,临床检查无明显感染征象,亦无明确感染灶,甚至除发热以外无其他明显自觉症状。

刘老不但善于学习和应用中医先贤经验,融仲景之辨证、从正之攻邪、丹溪之养阴、东垣之补土等诸多名家“绝技”于一身,不断丰富自身学术经验,刘老亲自撰句“研岐黄广承先贤,习金匮衷中纳西”,书写成幅,悬挂在名医传承工作室,经常以此提醒自己,要求自己,勉励自己。

刘老不但勤于自勉,而且善于总结,与时俱进,十分重视西医学研究成果,最终把中西理论融会贯通,在前人的基础上拔高升华,形成自己的诊疗思路,并且探索性地提出新的学术理论。最具代表性的是,提出了“肝热病”和“肝中风”的新概念。

刘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部分慢性肝病患者易出现无明原因发热症状,多表现为低热,或发于清晨,或发于午后,或发于夜间,临床检查无明显感染征象,亦无明确感染灶,甚至除发热以外无其他明显自觉症状。刘老通过仔细区分,发现该类患者属“内伤发热”范畴,中医证型以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为主,于是提出“肝热病”之名,分别以补中益气汤、青蒿鳖甲汤为主加减治之,收到较好疗效。这一见解,不同于以往将急性肝炎出现的发热归为“肝热病”的认识,新的“肝热病”理论的提出,对于澄清慢性肝病以“虚”为主的观点,具有重要作用。

刘老认为,部分肝性脑病患者有神识不清、不省人事等类似中医“厥证”表现,故中医名之“肝厥”,名符其实;但是,也有一部分肝性脑病患者无明显意识障碍,仅表现为间断行为异常、反应迟钝、走路不稳,或下肢痿软,以“肝厥”名之,显然名不符实,故提出“肝中风”之名,把“肝中风”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与“肝厥”类似,治疗以解毒开窍醒神为主;无明显神志改变的患者可纳入缓解期论治,治疗以健脾益气、滋补肝肾为主,兼顾化痰开窍。此学术观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