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意外中医学称“中风”。该病发病急骤凶险。一般可分出血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两大类。该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多数与动脉硬化有关。急性期过后,多留有后遗症。
【病因】 多因“热极生风”或“虚风内动”导致风自内生而致病。在后期多为本虚标实,在本,多为肝肾不足、气血衰少;在标,则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气虚瘀阻。中医学称为中风后遗症。一般可分为中经络(病位较浅,病情较轻)和中脏腑(病位较深,病情较重)两大类。
【症状】 中风后遗症临床所见以口眼■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偏瘫)或上下肢瘫痪、肢体疼痛等症为多见。
【足部按摩】
配方一 ①肾、输尿管、膀胱、腹腔神经丛;②额窦、上颌、下颌、三叉神经、肝、心、甲状腺、脑垂体、小肠、胃、肩、肘、膝、髋关节、脊椎各段。治法:以轻、中度手法刺激①组反射区各3分钟;以中、重度手法刺激②组反射区3~5分钟。按摩时以患者有得气感为度。每日按摩1次,每次按摩45分钟,10次为1个疗程。主治: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急性期后)。附记:用此法治疗该病急性期后的半身不遂、失语、口眼歪斜的恢复有较好的疗效。在后期治疗的同时嘱患者做功能锻炼,以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若伴血压过高患者,按摩足反射区手法亦要轻柔。按摩完毕后患者应用热水浸足,喝温开水。
配方二 ①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②甲状腺、甲状旁腺、腹腔神经丛、三叉神经、上颌、下颌、内耳迷路、肩、肩胛骨、肘、斜方肌、颈椎、胸椎、腰椎、膝、髋关节、胃、胰、十二指肠、小肠、直肠及肛门、下腹部、上身淋巴结、下身淋巴结、胸部淋巴结;③大脑(头部)、小脑及脑干、脑垂体、额窦、心、肝、脾。治法:以中等力度手法刺激双足反射区一遍;以中、重度手法刺激①组反射区各5~10次,约15分钟;以重度手法刺激②组反射区各10次,约30分钟;以重度手法刺激③组反射区各10~15次,约30分钟。每日按摩1次,每次按摩75分钟,10次为1个疗程。按摩时患者以有酸痛麻痒感为宜。主治:中风后遗症。附记:此法对该病后遗症,如坚持按摩,并配合功能锻炼,有较好的疗效。按摩完毕后,患者应用热水浸足,喝温开水。同时应坚持低脂、低糖、低盐饮食;保持豁达、开朗的心情,严格控制吸烟饮酒;适当参加体育活动;注意劳逸结合与保暖等,循序渐进,使致残肢体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功能。
【足部药疗】
山乌散 组成:穿山甲(代)、大川乌头、红海蛤(如核桃大)各60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用时每取药末15克,捣葱白汁调和成药饼2个,贴敷于两足底涌泉穴,用纱布包扎固定后以热水浸足,待身麻汗出,可将药饼去除,每半个月敷1次。主治:中风偏瘫。附记:此方有“温经、祛风、通络”之功,坚持敷用,效果颇佳。
伸筋草汤 组成: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30克。用法:上药入砂锅内,加清水1500毫升(一般水高出药层3~4厘米即可),煮沸10分钟,将药液倒入足盆内,趁热(温度以50~60℃为宜)将患肢(手足)浸泡在药液中15~20分钟。冷则加热、依法浸泡。如手足拘挛者,先浸泡患手,再浸泡足部。每日浸泡3次。浸泡时,手指与足趾在药液中进行主动伸屈活动。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主治:中风后遗症,手足拘挛。附记:此方功能祛风利湿、温经活血通络。单用此方曾治疗67例,显效35例,好转29例,无效3例。凡用药见效后,宜坚持用药,多收良效。若配用辨证用药汤剂内服,则效果更佳,并可望痊愈。笔者临床验证,足部按摩后即用此方浸足,使之疗程缩短,疗效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