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手术室管理者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手术室管理者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3-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围术期护理患者有规范的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制度与程序。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应加强前馈控制的行为,克服反馈控制中因时间差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护理缺陷,使控制变得积极而有效。因此,手术室管理者必须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全面质量管理进行到底。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是国家要求、医生期望和患者需要。

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特别强调要重视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并建立可追溯机制。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件,定期质量评价;有重点护理环节的管理、应急预案与处理程序;护理工作流程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围术期护理患者有规范的术前访视和术后支持服务制度与程序。

质量管理大师戴明曾做过“红珠”实验,得出结论是:管理者要为质量不好承担最主要的责任,质量不好更多是管理系统造成的,而不是由某些“不良员工”造成的。所以质量是企业最高管理者必须要关心的首要大事,做好质量也必须从医院全系统去考虑、去着手,全面质量管理强调的就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地对质量进行管理。

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应加强前馈控制的行为,克服反馈控制中因时间差而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护理缺陷,使控制变得积极而有效。因此,手术室管理者必须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积极思考,勇于实践,管理理念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带领手术室全体成员实现最终的目标,才能将手术室护理工作全面质量管理落实到位。

一、发挥专业组长作用

随着各类型手术治疗的迅速发展,手术种类繁多,手术使用的仪器设备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微创技术和医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昂贵器械和器材的涌入以及机器人手术、聚微创技术、光学技术、摄影成像技术和自动化控制一体化手术室的启用,使得手术室护理工作难度越来越高。因此,需要按手术专业和工作性质建立不同的工作小组,如普外、妇科、颅脑、矫形、胸科、泌尿外科、耳鼻喉、器械供应、特殊功能手术组、后勤(工人)等工作小组,使工作人员更容易熟悉和掌握,提高工作的质量。同时,根据各专科手术量的多少,安排专业组人员数量,选拔组长,并赋予其权限、职责。

手术专业组长负责:①制定专科业务发展和培训计划,专科业务考核项目和考核标准,并负责对轮转本手术专业组的各级护理人员,包括进修护士在内进行培训和出科考核;②负责联系手术科室主任或厂商技术人员对引进的新技术及其仪器设备进行培训;③负责对手术室各层级护士实施培训和考核;④负责专科手术器械、设备及特殊用物的使用、保养及管理;⑤制定专科手术器械、设备的使用规则;⑥定期征求所属手术专科医生的意见,根据意见制定改进工作的措施。

二、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团队

手术是一项团队合作性工作,要维持高水平的工作质量,仅有好的制度、优化的流程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要有一只高素质的护理骨干队伍。管理者在团队中扮演着“教练”的角色,一要强化自身专业素养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具有育人的能力、用人的胸怀,履职尽责、严谨认真、率先垂范;二要发挥集体智慧,用人长处和优点,将科室目标管理变成每一个人的工作准则和努力方向,人人参与管理,营造一个爱业、敬业、乐业、专业的工作氛围;三要开诚布公、宽厚待人、爱护护士,关注团队的每一队员的成长,积极帮助她们谋划职业发展,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竭力提高团队的凝集力,发挥每一个护理人员及手术室辅助人员的潜能;四要密切协调科间关系,增强团队服务意识、应急能力和综合协调处理能力,善于听取意见改进工作,让满意服务的质量管理深入人心。只有这样,才能将全面质量管理进行到底。

三、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是国家要求、医生期望和患者需要。手术室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具体表现在:①对患者的问题迅速做出反应;②服务的可及性,及时回访,简化流程;③内部团队合作,能共同对患者负责;④尽量为每个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服务;⑤对服务质量做出可靠的承诺,做的总比承诺的好,也比别人好;⑥所有成员在与患者的交往中都能表现出礼貌、体贴和关心;⑦对待患者永远诚实、尽责、可靠;⑧让患者的钱始终能发挥最大的效用;⑨患者能适当地参与服务和管理;⑩对投诉做出适当地反应。

(张石红 王 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