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哲学和宗教的影响,在世界的东方形成了中医学体系。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是以中医骨伤科理论为指导的一个学科分支,有极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重要的科学价值。
(一)起源与萌芽期(远古至公元前476年)
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早在170万年以前“元谋猿人”就在我国西南地区生活和劳动,各种创伤、感染包括骨髓炎时有发生。元谋人经过多次反复实践,积累了经验,有了简易的理伤按摩手法,伤口用树皮或矿石粉等贴敷,形成了止血、止痛、消肿、排脓、生肌、敛疮的外用药,这实质上是外治法的起源。黄帝时期已有上古名医俞跗应用石镰进行外科手术的记载。从新石器时代至西周20多世纪间,积累了人类医疗活动的经验,中医骨伤科已经萌芽,如创伤分类、外科感染(包括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内外并治等理念,相继提出,是中医骨伤科独立理论的开始建立和形成。
(二)中医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基础理论的逐步形成期(公元前476—公元220年)
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2世纪,中医学骨伤科的主流是功能疗法和药物疗法。创伤治疗,尤其是四肢骨折的治疗,首要的任务是保全生命,人们满足于止血、包扎、外敷药物和按摩。就目前的资料看,没有出现古希腊Hippocratis和古埃及的牵引复位和夹板固定。就这点来说,在公元前4世纪,中医骨伤科落后于古希腊。但是中医骨伤科产生的理论、治疗理念对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外科技术诸如切开排脓、刮骨疗毒、脱疽截肢等又先进于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黄帝内经是中医最早的医学专著,首次提出“肾主骨”的理念。在《灵枢·骨蚀》中将骨髓炎称之为骨蚀。指出“热盛则腐肉,肉腐则成脓,治则清热”,为中医外科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公元前221年先秦时期《五十二病方》中,有实践意义的方剂学已初步形成,提出用酒处理伤口,而在西方,直至公元10世纪,在阿拉伯的医典(阿维森纳著)才推荐应用葡萄酒处理伤口。《五十二病方》中将骨髓炎称之为“骨疽”,并提出“骨疽倍白蔹,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至汉代,已形成治疗金疣、痈、疽的追蚀法。郑玄提出“恶肉破,骨即出”。《神农本草经》为中医骨伤科发展奠定了药物学基础。汉末医学家华佗(约145—208),被尊称为中医外科鼻祖,应用麻沸散,行剖腹等各种手术,为河内太守的女儿取骨蛇(死骨)疗疮,说明当时已认识到慢性骨髓炎,取出死骨是重要的治疗手段,而西方医学直到14世纪,英国约翰·阿德尼(John Arderne)才应用死骨取出术。华佗继承了前人的学术成果,并有创新。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医骨伤科辉煌发展的时期。
(三)中医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临床医学的进步(公元220—581)
在三国南北朝,中医骨伤科的经验进一步积累和发展。东晋医学家葛洪(284—364),开拓了中医对危重病人诊治的新篇章。他对开放性损伤、骨折、脱位及化脓性创口的处理有独特建树,后人称为中医骨伤科的创始人,著有《肘后备急方》。其中将骨髓炎称为“附骨疽”,衍用至今,并先后骨痈疽、贴骨疽、朽骨疽、咬骨疽、多骨疽等称谓。他的诊断、治疗方法,成为后世吸取的历史经验。
此时,药物疗法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主要是学习、继承前人的经验,南方的开拓和胡方的引进,使药物知识较前丰富。这个时期创新的方法中,组方多是单味或3~5味,说明当时更注重实际疗效。实践医学进步,是从三国时期的“刮骨疗毒”,到晋代的肿瘤切除术和开放性骨折的扩创复位,中医骨伤科进一步形成。
(四)中医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理论的逐步完善(公元581—960年)
隋唐五代十国,各种医学书籍都列有骨伤科内容。医僧蔺道人(约790—850),著有《仙授理伤续断方》,继承前人学术思想又有创新,首次倡导与规定骨折、脱臼的治疗常规为清洗伤口、牵引整复、外敷药物、夹板固定、复查、换药、服药等,介绍了正骨的14个步骤,提出了骨折的手法复位、固定和活动的三大原则。对复杂骨折的外科手术方法,手法整复原则和治疗技术等,具有创造性的经验,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对骨痈疽(包括骨髓炎、关节炎)、石疽等,他提出了肾阴虚和肾阳虚的概念,也是内经中肾主骨理论的延伸。被尊称为中医骨伤科奠基人。巢元方(生卒年代不详)著有《诸病源候总论》,是论述诸病的病因和症候的专著,其中附骨疽系体痈热当风取凉,冷风入于肌肉,伏结近骨成疽。在外科手术方面有不少精辟论述,书中有肠吻合术、人工流产、拔牙的记载,为世界外科史的首创。提出“创伤早期处理,清除异物。”强调了缝合技术,包括筋(指肌腱)的缝合、血管结扎和骨折的缝合固定等。形成了隋唐时代开放性创伤治疗的两大流派。
(五)中医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发展(公元960—1363年)
在宋、辽、金、元近四百年中,是中医伤骨科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元代医学家、麻醉学家危亦林(1277—1347年),著有《世医得效方》,其中“正骨兼金镞科”记述了脊柱骨折的悬吊复位和腰椎骨折的背伸复位,领先世界医学史600多年。危氏对麻醉法的创新、骨折开放复位的应用以及对关节损伤的认识以及对骨疽(骨髓炎)用药物追蚀法清除死骨等都有重要贡献。宋、辽、金、元时期的诸多医学家的建树,确定了19世纪前中医骨伤科的发展方向。
(六)中医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兴衰(公元1368—1851年)
自危亦林之后,明初出版了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推动了正骨技术前进,中医骨伤科出现了兴旺的局面。《奇效良方》《跌损妙方》《正体类要》《疡医准绳》《疡科选粹》相继出版、刊行。明朝是中医骨科发展的全盛时期。明清时期,薛己学派对内伤治疗的理、法、方、药成为近代骨伤科的主要规范。前清《医宗金鉴》《正骨心要》较系统的总结了以前的正骨手法,是中医骨伤科史上的里程碑。《伤科汇纂》收集了大量骨伤科文献。随《中国接骨图说》的出版等,可窥见当时骨伤科兴盛的全貌。
至16世纪,骨伤科在手术疗法方面处于停滞状态。骨折切开复位、植骨术、开放骨折的扩创术、骨痈疽(骨髓炎)死骨摘除术,虽在应用,由于各种因素,得不到发展,乃至失传。
(七)中医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危机(1840—1949)
1940年鸦片战争后,中医包括骨伤科面临危机。此时,中医骨伤科以祖传或师承为主,临床医疗活动多以诊所为主,诊所既是医疗场所,又是授业之处,花叶凋零;但许多宝贵的学术思想和医疗方法赖此得以保存。
(八)中医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的新生(1949至今)
1949年,中医骨伤科迎来了春天,许多老中医著书立说,医疗实践得到很好的发挥,出版了《中医伤科学》等多种著作,全国各地建立了中医药院校、科研院所和中医院。对骨伤科治疗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阐明,秉承传统,开拓创新,倡导中西医结合治疗,为骨髓炎和关节炎的治疗指明了方向,内服中药,治则为“消,托,补”,可消除感染,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外用药则有袪腐,排脓,生肌之功效;如应用升汞为主的药捻,蚀管袪腐,排出小死骨,药液灌洗,药条填塞,病灶清创取出大死骨,合理解决骨与皮肤缺损,配合清热解毒、祛痰通络、补髓养血的中药内服,可使骨髓炎治疗的总有效率达95%。
重温历史,深感重任在肩。
(鲁玉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