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谧依靠自己的操守得以善终。没有善终的一大串“名士”,排在榜首的,就是后世公认的养生大师——嵇康。
养生,今天已经不是稀罕物件。街头但凡发现自信满满的老年人,做着各种古怪的动作,一准是养生的热爱者,虽然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离开饿肚子的年月并不久远。
养生,从来都是有闲有钱阶层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贵族的事儿。
嵇康,应该也是贵族圈子里的一员。起码,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
西元223年,称帝已经四年的曹丕,正和下属们乐滋滋地看着孙权,海扁愤怒的刘备。打得刘备连活下去的劲头都没有,匆忙托孤给诸葛亮后,就撒手人寰。偷偷摸摸吞下荆州的孙权,非但没有消化不良,还快活地在长江边建起了一座黄鹤楼,给手下的文人开PARTY,搞聚会之用。
嵇康就在这一年,出生在曹操的老家——谯郡(安徽省亳州市)附近,一座名叫嵇山的脚下。
根据史书的记载,嵇康家祖上并不住在中原地区,而是在今天的浙江上虞。后来因为躲避仇家,搬迁至此。为了彻底的隐姓埋名,他们连自己的姓都改了(改姓在古代可是个大事),据说他们原来姓“奚”。
在嵇康父亲之前,嵇家在史书上几乎没有任何的踪迹。事实上如果不是嵇康太有名气,老熊估计,史书也不会记载他父亲的点点滴滴。所以,嵇康的出身,和真正的名门望族相比,似乎不那么过硬。
到嵇康的父亲这一辈,在魏国军队后勤部,负责押运粮草,外加起草文书。官不大,却是个肥缺。由此让我们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嵇康,拥有了一个不错的家境。虽然父亲早逝,但依靠母亲和在仕途上颇有父亲风范的兄长照料,嵇康的童年颇为滋润,而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嵇康从小就是个神童,而且是全方位,喜欢探索的神童。凡他涉及的领域,像文学、玄学、音乐等,都取得了极为耀眼的成就。这一系列成就的取得,古书的记载居然是“学不师授”,也就是说自学成才的。
上帝为何如此不公!
面对家里这么一位不世出的天才,自由发展,外加道德建设,应当是比较适合的教育方法。所幸的是,嵇康的家人的确是这么做的。嵇康成名以后,也非常感谢自己家人的这种教育方式。
他后来在诗中写到:
母兄鞠育
有慈无威
恃爱肆妲
不训不师
家人采取的,是近乎溺爱的教育方式。不仅放纵,而且还不让他干家务活——他自己说“昔蒙父兄祚,少得离负荷”。此情此景,实在与我们今天很多生活好起来的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态度上一模一样。
嵇康一直到结婚前,都在母亲和兄弟的宠爱下,过着近乎神仙般的生活。每天看看书,练练字,弹个琴,赋个诗,或者到朋友家下个棋,聊聊天,或者喝点小酒,玩点行为艺术(比如打铁)……。要知道,当时正值三国中期,魏、蜀、吴仍然还在前线对峙,各国内部的权力斗争也正刀光剑影中。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此等惬意的生活,非但没有让嵇康默默无闻,他的名头反而越来越响亮,以至于他被曹魏的皇室相中,招为了女婿。
西元248年,25岁的嵇康娶了曹操的曾孙女(也有说孙女)为妻,并因此被授予“郎中”外加“中散大夫”的官职。官都不小,六品左右,却没有实权,有点类似于今天调研员的味道。风流倜傥的名士,娶了大家闺秀,并因此封官获得金饭碗,有着丰厚的待遇和进退自如的前程,还可以继续过那种逍遥自在的生活。在嵇康的妈妈,还有为事业打拼的哥哥看来,这应该就是嵇康最理想的生活状态了吧。
惜乎,好景不长!
也就是这一年,司马懿出任了魏国的丞相,一面调动兵马抵挡蜀国姜维的第三次进攻,一面开始他夺权的阴谋。第二年,他就杀掉了魏明帝曹爽,真正垄断了魏国的大权。
在明眼人看来,此时的嵇康,命运已经注定。宿命一点说,他过早地消耗了一生的幸福点数,剩下的就只有悲伤一途了。因为身为曹魏的姻亲,在曹魏成为傀儡政权后,如果不能正确站队,或者用个人的奋斗,改变自己身份带来的不利影响,那么倒霉只是个时间问题。
以嵇康之聪颖,不可能对此毫无觉察。
可明白是一回事,行动又是另一回事。
嵇康要么彻底放弃曾经拥有的一切,归隐山林;要么选择和统治者合作,哪怕做“终身不设一谋”的山寨版徐庶,维持表面的合作关系。
可他自小养成的自由自在的性格,让他做出了尴尬的选择。
西元255年,嵇康婚后七年,司马家族招他做官,他躲避,据说躲掉了。同样躲避的,三年后还有诸葛诞,可惜躲不掉,只能造反,结果兵败被杀。估计司马氏当时没有杀不肯做官的嵇康,因为他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当务之急还有很多象诸葛诞这样手握兵权的封疆大吏需要对付。
等到西元262年,司马氏把内部的有实力的反对派清洗一空,准备对外用兵的时候(次年蜀国灭亡),嵇康这样站队错误的所谓“逍遥派”的好日子算到头了。
杀人是需要借口的。对已经坐稳天下的司马氏而言,借口当然不难找。只是对道德品行学问和名声无一不高,却毫无反抗能力的嵇康,他们似乎连借口都懒得找。
嵇康因为替一位受冤枉的朋友打抱不平,而且仅仅是书面上的打抱不平,就被司马家族捉起来,身首异处。
历朝历代,嵇康的命运一直是文人长吁短叹的对象。聪明的嵇康最终没有逃脱悲剧收场的命运。只是这悲剧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却是后人喋喋不休争论已久的话题。
道家的人觉得嵇康是自己这一派的,批评嵇康在拒绝入仕的问题上不够坚决,应该彻底地隐姓埋名,过普通人的生活,或许可避此灾。言下之意,嵇康是自己找死。
文人,尤其现代文人,大多指责司马家族的蛮横,认为是专制带来的恶果,还信誓旦旦,越是虚弱的统治越残暴云云。言语中,好像无论嵇康怎么做,都难逃一死。
在老熊这样一个普通人看来,要说嵇康的死,一点都没有自己的原因,怕是连他自己都不会同意。嵇康在自己给孩子写的文章里也流露出了这样的情感。
他在临终前写给孩子的《家诫》中,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拒绝别人敬的酒,不要和上司太亲密,不要参加拉帮结派,别人要求太过分要学会说NO,不要乱讲话……。人之将亡,其言也善,婆婆妈妈一点也不奇怪。关键是有些忠告和嵇康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矛盾的。想来,嵇康自己对自己四十年的人生并不完全认可。
从小到大,嵇康几乎是一路顺风的走过。应当承认,嵇康家人的教育是成功的。他们不仅给了嵇康的才华以成长的空间,也培养了嵇康极高的道德水准。从嵇康朋友的描述知道,嵇康并不是恃才傲物的狂放性格。相反,却一直是温文尔雅,待人宽厚。在为蒙冤之友打抱不平前,他甚至劝导过这位朋友,希望息事宁人。
嵇康临终前的那次打抱不平,真的是因为忍无可忍。
高标准的道德,从来都是当榜样胚子。在现实生活里,施展不开是可以预期的。更何况在三国两晋的乱世之中。以嵇康的聪明,不可能不晓得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不然也不会在给孩子的训诫中如此婆婆妈妈。然而,年少时的溺爱和一帆风顺,让嵇康没有直面自己的勇气,更何况面对的,是一个站在道德高地上的自己。
从这个角度上说,嵇康自私而怯懦。自私在于他只想照看好自己美丽的羽毛,怯懦在于他不敢去纠正。
当然这一切并不对嵇康的文学、思想、音乐之美产生任何的动摇,再加上一个道德完人的性格,他不站在历史的神坛上,谁站?
嵇康在上刑场之前,抚琴长叹:《广陵散》恐就此失传。
此情此景,即使平时最爱咀嚼牡丹的老熊,也会为之动容的。
嵇康的确做到了,无数人在他的身后顶礼膜拜,让他的故事流传千年。
说到这里,老熊不禁想弱弱地问一下,如果嵇康没有他过人的才华,后果会是怎样呢?
如果没有这才华,嵇康家人的放羊式教育,多半就是一个孔乙己式的笑话。
如果换一个角度,不去吐槽嵇康的家教问题。姑且认为嵇康的小时候养成的性格不会对他的道路有什么影响。
那么,起码他应该意识到,历史上每个人的分工也是不同的。
历史,是司马懿这样的人创造的,却是由嵇康这样的人评论和记录的。
选择做司马昭还是嵇康,是每个人的自由。但是选择了,就不要长吁短叹。嵇康既然选择了做后世的标杆,那么死亡,或许就是他的宿命。
美,永远是脆弱的。如果非要让美去展现力量,或者与力量PK,其结局应该可以预料得到。
嵇康之所以注定要死,天时(司马家的天下之梦),地利(身处权力的视线之内),人和(自己的性格),三者缺一不可。
那么嵇康懂中医么?为啥说他是养生大师呢?
嵇康的才华,懂得当时所有美的东西,唯一落下的,偏偏就是中医之美。养生大师的名头,主要来自于他24岁时的著作《养生论》,以及他和一位叫向秀的有闲有钱人的辩论文章——《答难养生论》。
在这两篇文字中,嵇康回答了一些关于养生的终极问题,比如富贵和欲望。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与其说嵇康回答了如何养生的问题,不如说他回答的是关于养生的伦理问题,或者说是人生终极目标的问题。
人,该不该去追求富贵和欲望的满足呢?
嵇康的回答是:可以,但是不要不加节制!
这个回答,和我们今天的伦理道德几乎毫无二致。错了,应该说,我们今天的看法,和嵇康是一脉相承。这就是他当选养生大师的原因。
而他在回答如何实现养生的时候,答案却是相当的糟糕。他的选择和西晋时代大多数贵族一样,服用五石散。我们今天知道,五石散是有毒的。它带给人的亢奋发热状态,实际上是中毒的表现。
嵇康纯粹是养生的战略大师,呵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