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为有机碱,制剂为硫酸盐,易溶于水,除链霉素外,水溶液稳定。穿透力很弱,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不能渗入细胞内,也不能透过血-脑脊液屏障,甚至脑膜炎时也难在脑脊液达到有效浓度。但可通过胎盘屏障。
【抗菌作用】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菌谱基本相同,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且具有较长时间的抗菌后效应。①对各种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菌株)敏感;③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敏感,其中妥布霉素作用最强;④结核分枝杆菌对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敏感;⑤对革兰阴性球菌,如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作用较差;⑥对厌氧菌无效。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抗菌机制主要是与核糖体的3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影响蛋白质合成全过程,同时破坏细菌胞浆膜的完整性,使其通透性增加,胞质内大量重要物质外漏,导致细菌死亡。氨基糖苷类杀菌作用强大,对静止期细菌作用较强,故称为静止期杀菌药。
细菌对氨基糖苷类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本类药物之间可产生完全或部分交叉耐药性。产生耐药性的机制有:①细菌产生修饰氨基糖苷类的钝化酶(乙酰化酶、磷酸化酶、核苷转移酶等),使药物灭活;②降低了细菌胞质膜通透性,使进入菌体内药物浓度下降;③改变细菌体内靶位结构,降低与抗菌药的亲和力而导致耐药。
【不良反应】
1.耳毒性 包括前庭神经和耳蜗神经损伤。前庭神经功能损伤表现为头晕、视力减退、眼球震颤、眩晕、恶心、呕吐和共济失调,其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西索米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耳蜗神经功能损伤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和永久性耳聋,其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氨基糖苷类的耳毒性直接与其在内耳淋巴液中较高药物浓度有关,可损害内耳柯蒂器内、外毛细胞的能量产生及利用,引起细胞膜上Na+-K+-ATP酶功能障碍,造成毛细胞损伤。
2.肾毒性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量积聚在肾皮质,损坏肾小管上皮细胞,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血尿等,严重时可导致无尿、氮质血症和肾衰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肾毒性取决于各药在肾皮质中的聚积量和对肾小管的损伤能力,其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链霉素。肾功能减退可使排泄减慢,血浆浓度升高,从而进一步加重肾损伤、耳毒性。
3.神经肌肉麻痹 与药物使用的剂量和给药途径有关,大剂量或静脉滴注速度过快或与肌松药、全麻药合用时尤易发生,重症肌无力者可致呼吸停止。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神经肌肉阻断作用的机制是与突触前膜“钙结合部位”结合,而阻止乙酰胆碱的释放,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可引起心肌抑制、血压下降、肢体瘫痪和呼吸衰竭。
4.过敏反应 皮疹、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口周发麻等常见。接触性皮炎是局部应用新霉素最常见的反应。链霉素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其发生率仅次于青霉素。
【用药护理】
1.防止和减少耳毒性的发生。①儿童和老年人慎用,前者多因表述不详,后者多因生理性耳聋易延误和掩盖症状而导致永久性耳聋;孕妇禁用,以免影响胎儿。②本类药物之间不宜合用;避免与有耳毒性的药物,如高效利尿药、万古霉素、镇吐药、甘露醇等合用;也不宜与镇静催眠药、抗组胺药等中枢抑制药合用,以防掩盖第Ⅷ对脑神经损伤的先兆症状。③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听力监测并注意观察有无耳鸣、眩晕等早期耳毒性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应立即停药。进行听力监测并注意发现耳鸣、眩晕等早期症状。
2.防止和减少肾毒性的发生。①避免与有肾毒性的药物合用,如高效利尿药、第一代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等;②临床用药时应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如出现管型尿、蛋白尿、血液尿素氮、肌酐升高,尿量每8h少于240ml等现象应立即停药。有条件的地方应做血药浓度监测。
3.防止神经肌肉麻痹的发生。①血钙过低、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②避免与肌肉松弛药、全麻药等合用;③静脉滴注不宜剂量过大或速度过快,用药过程中如出现神经肌肉麻痹可立即静脉注射钙剂或新斯的明进行治疗,其他措施与抢救休克相同。
4.防治过敏反应措施同青霉素相仿,但应注意解救时同时迅速静脉注射5%氯化钙注射液或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20ml,疗效良好。
5.注射时须以生理盐水溶解,切勿用葡萄糖注射液,以防止发生浑浊、沉淀。
6.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时不能在同一容器配伍,否则易使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失活。
链接 药物性耳聋
耳聋患者居我国残疾人首位,其中药物引起的占相当大的比重。临床上有许多药物都可以引起耳聋,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还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的耳聋。在人的内耳有数万个头顶上长着纤毛的细胞,被称为毛细胞。内耳就像一架精巧的钢琴,而毛细胞就像琴键,可以感受不同频率的声音,然后将声音转化为电能,通过神经的传导,最终到达大脑皮质,我们就可以听到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氨基糖苷类可损伤娇嫩的内耳毛细胞,从而使患者无法感知外界的声音而听力下降,这种损伤也可能是不可逆的。药物性耳聋的发生与药物的类型、用药的途径、药物的剂量、用药的时间等有关,因此,用药护理要特别注意患者的听力变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