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健康教育伦理

健康教育伦理

时间:2023-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又重新规范了健康的定义:一个人只有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许多国家的护士法明确规定,护理人员有“教育患者的责任”,患者有“接受健康教育的权利”。因此,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项教育活动,也是一项社会活动。患者住院基本恢复健康后,在出院前,护士应给予出院指导,目的是巩固住院治疗及健康教育效果,进一步恢复健康。

(一)健康的含义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阿拉木图宣言中》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精神的健康和社会幸福的完美状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又重新规范了健康的定义:一个人只有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康才算是完全健康。①躯体健康就是生理健康。②心理健康就是人格完整,情绪稳定,有较好的控制能力;能保持心理的稳定,自尊、自爱、自信,有自知之明;在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并能不断的进取,有理想的追求。③社会适应健康就是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为他人所理解和接受。④道德健康就是以不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按照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约束自己。

(二)健康教育的含义及其特点

1.健康教育的含义 健康教育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帮助人们自觉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消除或者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或者有害因素,达到预防疾病,促进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完全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按照现代护理观,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所有的人,包括患者以及健康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们具有自我保健能力,对自己的健康从依赖医院和医生逐步转向依靠家庭和自己;善于用健康的观念处理个人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通过改变不利健康的各种行为习惯,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进而提高健康素质,达到精神、躯体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完美统一状态。许多国家的护士法明确规定,护理人员有“教育患者的责任”,患者有“接受健康教育的权利”。

2.健康教育的特点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或生活方式,从而使其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方面的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提高,具有以下特点。

(1)健康教育的完整性: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使个体或群体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的健康都得到提高的完全健康,而不是某一方面健康状况的提高,四个方面协调发展,才是健康教育的目的,也是我们所强调的健康的真正含义。

(2)健康教育的社会性:健康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卫生知识的宣传,它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教育。健康教育也需要提供物质的、社会的、经济的、环境的支持,政府要提供积极的卫生政策和可获得的卫生服务。因此,健康教育不仅是一项教育活动,也是一项社会活动。

(3)健康教育的干预性:健康教育的核心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要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就要采取各种方法帮助群众了解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根据卫生保健知识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他们提供技术和方法来改善他们自己的健康状况,而不是简单地强迫他们改变某种行为。由此可见,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其实质是一个干预过程,是健康信息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进行传递和交流的过程。

(4)健康教育的持久性:健康教育是面向未来的工作,是一项长期和持续性的工作,有明显的隐效性和滞后性。生活习惯的形成受生活环境、传统文化、生活观念、生活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某些不良习惯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纠正则需要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必须克服盲目性和临时性。

3.健康教育的内容 随着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无论在医院或社区,健康教育均为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和措施。同时,由于疾病谱的种类繁多,具体到每个患者、每个病种的健康教育内容也不尽相同。

(1)一般疾病的健康教育:针对法定传染病,如结核、病毒性肝炎、伤寒等疾病,应对患者、患者家属就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方法以及疫情、隔离、消毒、护理治疗等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应结合患者的主要症状、用药、饮食、预后和平时注意事项等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对检查化验知识,如血、尿、粪三大常规检查,血液生化检查,X线检查,以及心电图、B超、胃镜、CT、磁共振等检查,应向患者宣传检查中的注意的事项、标本如何采集以及解释检查结果;对药物方面,应就合理用药知识、各类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服药剂量、不良反应和药物保存方法等进行宣传教育。

(2)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包括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其教育方式可根据患者疾病诊断治疗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针对性教育。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①入院教育。这是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的基础内容,包括病室人员、环境、工作与休息时间、住院规则等内容的介绍等。其目的是使住院患者积极调整心理状态,尽快适应医院环境,配合治疗,促进康复。②心理指导。所有住院患者都可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护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患者克服这些问题,安心住院治疗。③饮食指导。合理适当的饮食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如高血压患者宜用低盐饮食,发热患者宜多饮水等。饮食指导要注意培养患者的饮食习惯。④作息指导。凡有活动能力的患者都应鼓励其适当的活动和休息。对需要卧床的患者也应指导其做力所能及的床上锻炼,并注意调整卧床休息与睡眠的时间,避免日间睡眠过多造成夜间失眠。⑤用药指导。应告戒患者谨遵医嘱,按时服药。同时应有策略地讲清有些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严重时要及时与医生和护士联系。⑥特殊指导。凡需要特殊治疗及护理的患者都应做好相应的教育指导。如对手术的患者应做好术前、术后指导。⑦行为指导。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一定的自我护理或促进健康的行为方法,这是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⑧出院指导。患者住院基本恢复健康后,在出院前,护士应给予出院指导,目的是巩固住院治疗及健康教育效果,进一步恢复健康。

(3)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患者正确对待自身的疾病,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念;对患者家属及陪护人员进行保护性原则教育,教育他们在精神上给患者以支持和鼓励,避免恶性刺激;针对不同类型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矛盾,介绍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和自我心理保健方法,消除心理异常和心理负担,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三)健康教育伦理要求

1.立足长远,耐心坚持 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同时,必须清楚健康教育是一项隐效性和滞后性的工作,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工作效果,一时也不会有工作的成就感。但是健康教育是实现人人享受医疗保健的有效途径,是提升民族素质的重要举措,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的稳定剂,因此,护理人员必须立足长远,耐心坚持。要因势利导,尊重被教育对象的人格和权利,指导人们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在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同时,要考虑到传统、社会、心理、文化、宗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讲究健康教育的策略和艺术,真正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2.态度严谨,内容科学 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教育的工作中,要以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对待,确保质量。医学本身就是一门严谨和严肃的科学,必须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地解释客观现象,用科学的知识来阐释其中的深奥道理,严禁宣传伪科学和封建迷信的内容,也不应道听途说或杜撰,每项宣传内容都应有科学依据。同时,在宣传中要注意宣传内容的针对性、有效性、专业性。要重视工作程序和社会效果,力争以较小的健康教育宣传投入,达到较大的社会教育效果,提高健康教育的绩效。

3.从我做起,带头示范 开展健康教育的护理人员要自觉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树立科学的健康观,用自己良好的健康形象去影响、带动或改变具有不良生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人。要帮助人们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疾病,正确对待名利、恩怨和荣辱;自觉倡导和践行健康文明的行为,注意膳食平衡,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洁身自爱,讲究卫生,注意生活的规律性。

4.以点带面,群体参与 健康教育具有公众参与、公众受益的特征,因此,进行健康教育的护理人员要通过健康教育,使受教育者认识到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是社会的公众事业。护理人员在本职工作岗位上所教育的对象是有限的,要协调政府、社会组织和社会居民积极参与,通过护理人员个别的、一般的健康教育,影响、带动并帮助社会大众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使健康教育更深入、更有效、更积极地向有利于社会大众健康的方向发展,帮助民众树立起正确的生态观、保健观和健康观,让每一位公民都了解到健康既是自己的权利也是自己的义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