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相关行为是指个体或团体存在的,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行为,可以分为促进健康行为和危害健康行为。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估计,全球1/3以上的死亡可归因于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等10种行为危险因素。
(一)促进健康行为
1.概念 促进健康的行为是个体或团体表现出的,客观上有利于自身、他人和社会健康的一组行为。
2.特点 促进健康的行为有以下5个基本特征,这些特征也可以作为衡量促进健康行为的标准。
(1)有利性:行为表现有利于自己、他人和社会,如拒绝毒品、戒烟限酒、合理营养、适量运动等。
(2)规律性:行为表现有恒常的规律,不是一时性的、偶发的行为。如规律作息、定期体检、坚持锻炼等。
(3)和谐性:个体的行为表现既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又能根据整体环境随时调整。如,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坚持,但是坚持运动要根据环境变化加以调整,如雷雨天气暂停户外运动。
(4)一致性:人的行为可分为外显和内在行为,外显行为是可以被他人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如言谈举止;而内在行为则是不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的行为,如意识、思维活动等。一致性是指外显的行为和内在思维、情绪协调一致,没有冲突。
(5)适宜性:行为强度有理性控制,没有明显对抗和冲突。如适量运动。
3.分类 促进健康行为又可具体分为以下6类。
(1)基本健康行为:指日常生活中一切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如规律的三餐、充足的睡眠、合理营养、积极锻炼等。
(2)保健行为:指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资源,以维护自身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等。
(3)避免有害环境行为: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避开对健康有害的各种环境因素所致的危害,如避免居住在新装修的房子里、积极应对引起心理应激的生活事件等。
(4)戒除不良嗜好:指自觉地抵制或戒除日常生活中对健康有危害的个人偏好的行为,如戒烟、戒网瘾等。
(5)预警行为:指预防事故发生及正确处理已发生事故的行为,如驾驶时系好安全带、避免儿童接近危险水域、发生车祸后能进行自救或他救等。
(6)遵医行为:指患病后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服从治疗、接受护理的行为。如及时就诊,按照医嘱用药,定期复查等。
(二)危害健康行为
1.概念 危害健康行为是个体或群体在偏离个人、他人、社会健康期望方向上的一组行为。
2.特点 危害健康的行为具有以下共同特点:①对自己、他人或社会的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②对健康的危害有相对稳定性,有一定的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蓄意自伤和自杀行为除外;③危害健康的行为都是后天获得的行为,与遗传和本能无关。
3.分类 危害健康行为可具体分为以下6种。
(1)偏离正常生理需要的行为:不健康的饮食行为、性乱、性变态行为。
(2)与正常生理需要没有密切关系的行为:吸烟、酗酒、吸毒、高危体育活动、赌博行为。
(3)对健康的忽视:不讲究日常卫生、不卫生的性行为、缺乏运动。
(4)不正确的保健行为:瞒病行为、迷信行为、恐惧行为、自暴自弃行为、滥用保健品和治疗药物。
(5)致病性行为模式:A型行为和C型行为。
(6)蓄意自伤和自杀行为:蓄意自伤是一种非致死性的有意伤害自己身体的行动,个体在此行动中蓄意自伤或服用超过任何处方或一般认为是治疗剂量的药物。自杀是一种蓄意的有致命性后果的行为,实施者知道或希望其行为有致命性后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