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婴幼儿期保健要点

婴幼儿期保健要点

时间:2023-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奶蛋白质丰富,后奶含有丰富的脂肪,保证婴儿对两大营养素的需求。母乳喂养至少持续到婴儿出生后的第2年,断奶最好选择在小儿身体健康、天气较凉爽时进行。由于代乳品所含营养素与人乳差别较大,一般需要消毒才能给婴儿食用,因此最好完全母乳喂养至少到4个月,特别强调让新生儿吃到初乳。一般4个月以上的婴儿体内铁质已消耗完,应添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血。

(一)婴儿期保健要点

1.合理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和断奶,科学安排断奶后的饮食。

(1)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自然、最理想的食品。

①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是婴儿最佳的营养食品,含有4~6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母乳有免疫功能,可保护婴儿免受感染;母乳易于吸收利用,使大便质软,排出通畅;母乳喂养可密切母婴感情,有利于培养小儿良好的品格和促进智能发育;产后立即母乳喂养可增强母亲子宫收缩,促进子宫复旧;母乳无菌、温度适宜、喂养方便。

②哺乳方法。哺乳前给婴儿换好尿布,母亲用肥皂洗净双手。哺乳一般可以取坐位、半坐位或侧卧位等不同姿势,以母亲体位舒适,心情愉快,全身松弛,有利于乳汁排出为宜。哺乳时婴儿的整个身体要贴近母亲,嘴要张大,含接住大部分乳晕,不能堵住小儿的鼻孔影响呼吸。哺乳时让婴儿先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吮另一侧。下次哺乳从另一侧乳房开始。使小儿不仅可以吃到前奶,还可以吃到后奶。前奶蛋白质丰富,后奶含有丰富的脂肪,保证婴儿对两大营养素的需求。哺乳完毕,挤一滴奶留在乳头上,使其自然干燥保护乳头,预防皲裂感染。乳母将婴儿竖起,头依于母亲肩上,轻拍小儿背部,将哺乳时吸进的空气排出,以防溢奶。

③判断母乳是否充足的方法。哺乳次数:出生头1~2个月婴儿每天需哺乳8~10次,3个月的婴儿每天哺喂次数至少8次,哺乳时可看到吞咽动作并听到吞咽声音;排泄情况:每天小便至少6次,大便质软;睡眠:两次哺乳间婴儿满足、安静,常在吸吮中入睡,自动放弃乳头;体重增加:出生后前3个月每月增长800~1000g,4~6个月每月增长600~800g,6个月后每月增长250~300g;乳房情况:哺乳前母亲感到乳房肿胀,哺乳时有下奶感,哺乳后乳房较柔软。

④断奶。随着小儿年龄的增长和消化功能逐渐改善,母乳的质和量已不能完全满足其需要,可以适应乳汁以外的其他食物,食物可由流质转为容易消化的半固体或固体食物。婴儿需从4~6个月开始逐渐添加辅食,哺乳次数逐渐减少,为断奶做准备。母乳喂养至少持续到婴儿出生后的第2年,断奶最好选择在小儿身体健康、天气较凉爽时进行。

(2)人工喂养:人工喂养指母亲因各种原因不能喂哺婴儿时,用动物乳如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由于代乳品所含营养素与人乳差别较大,一般需要消毒才能给婴儿食用,因此最好完全母乳喂养至少到4个月,特别强调让新生儿吃到初乳。如必须人工喂养,应选用优质代乳品,调配恰当,供应充足,注意消毒,也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

(3)混合喂养:由于母乳不足需添加牛、羊乳,或其他代乳品喂养婴儿,称混合喂养。喂养方法有补授法和代授法两种。补授法是在每次喂母乳后加喂一定量的代乳品;代授法是指1d内有数次完全喂牛、羊乳代替母乳。两种方法中以补授法较好,可防止母乳量迅速减少。如必须采用代授法,每日母乳喂哺次数也不应少于3次,并维持夜间哺乳,否则母乳量会很快减少。

(4)辅食添加

①目的。增加营养:婴儿长到4~6个月或以后,母乳的质量随着时间推移逐渐下降,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必须添加一定的辅助食品;为断奶做准备:小儿添加辅食的过程其实就是断奶的过程。婴儿期的饮食以流质为主,随年龄增长、乳牙萌出,消化系统功能逐渐完善,小儿饮食从流质逐渐过渡到半流质、半固体,与成人吃一样的饮食,这就是断奶的过程。因此须在断奶前为婴儿准备好适合不同月龄的辅食,否则易引起营养不良或消化功能紊乱。

②原则。从少量逐渐增加:开始只吃1/4个蛋黄,3~4d无不良反应可增至1/2个,再渐增至1个;从稀到稠、从细到粗:从菜汁到菜泥再到碎菜,使小儿逐渐适应吞咽和咀嚼;食物种类从一种到多种:习惯一种食品后再加另一种,不可在1~2d增加2~3种,如一切正常,一般每周可加一种新食物。新食物应在婴儿身体健康时添加,增加食物后,特别要注意观察小儿大便情况,如腹泻或大便中带有不消化的食物,可减少或暂停辅食,待大便正常后再慢慢添加。添加辅食应注意食品卫生,以防因污染引起疾病。

③顺序。添加辅食应根据婴儿的需要和消化道成熟程度,按一定顺序进行。添加米、面类食品可先从每天一次加起,习惯后可增至2~3次,随着辅食的添加可适当地减少哺乳次数,逐渐实现断奶。一般4个月以上的婴儿体内铁质已消耗完,应添加富含铁质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血。还可以添加水果泥、菜泥、鱼泥、豆腐等,每天1~2次;4~6个月时,可以添加米糊、烂面条、米粥等补充热量;7~12个月时,如小儿已开始出牙,可食烂面条、烂饭、薄脆饼干、馒头片等增加热量并训练咀嚼能力,同时添加适量的蛋羹、煮烂的鱼、肉、肝、豆制品及水果、蔬菜等,每天2~3次。

④制作方法。婴儿辅食的来源应是家庭制作,不太昂贵,对小儿有益的食物。菜水及水果水:将蔬菜或水果如菠菜、胡萝卜、苹果、梨等切碎,加入少量水,加盖煮沸5min,加盐或少许糖,离火焖5~6min,将汤倒出,待温度适合即可;鲜蔬菜、水果汁:将熟透的西红柿、橘子等洗净去皮,用干净纱布袋装好,放入适量的沸水中煮1~2min,拎起纱布袋放入碗中,用汤匙挤压出鲜汁,加糖少许即可。初喂时可加1倍水冲淡,适应后即可喂原汁;菜泥:取新鲜蔬菜,洗净、切碎,放入油锅内炒,加少许盐即可。还可拌入粥或面条中喂小儿;肝泥:将熟肝切成碎末,加入盐、糖、香油等即可食用;果泥:苹果、香蕉去皮,用小匙刮成细末,可直接食用;粥:婴儿吃的粥应煮稠些,半固体状,并加入少量油、盐及调料。当婴儿适应后,可以在粥内加入其他食物,如菜泥、肝泥等。

2.促进感知觉的发展 感知觉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第1步,积极促进婴儿感知觉发展,对小儿心理发育很重要。通过对婴儿抚触,让婴儿从认识父母亲开始,可有效促进亲子交流。此外,给婴儿进行全身按摩,可以刺激婴儿的淋巴系统,增强免疫力;改善婴儿睡眠质量,可平复婴儿情绪,减少哭闹;促进母亲乳汁分泌;缓解婴儿胀气、增强消化吸收功能。

(1)准备。①环境:安静房间,室温25℃左右,可播放柔和的音乐。②用物:婴儿润肤油、毛巾、尿布、更换的衣物。③时机:婴儿不宜太饱或太饿,最好在婴儿沐浴后进行。

(2)步骤。在掌心倒适量润肤油,双手相互揉搓使其温暖。按以下顺序开始按摩。

①脸部(舒缓面部肌肉):用双手拇指从前额中心处向外推压,同法推压眉头、眼窝、人中、下巴,手法似划微笑状。

②胸部(通畅呼吸促进循环):双手放在两侧肋缘,右手向上滑向婴儿肩部,复原。左手同法进行。

③上肢(提高肢体灵活性):将婴儿双上肢下垂,双手握住其胳膊,由上臂至手腕轻轻挤捏,用手指按摩手腕。用双手夹住婴儿的一只手臂,上下滚搓,轻拈手腕和小手,用拇指从手掌心按摩至手指,同法按摩另一侧上肢。

④腹部(有助于肠胃消化):用指腹从操作者的左边向右边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但脐痂未脱落前不要按摩该区域。

⑤下肢(提高运动协调功能):双手由婴儿大腿至踝部轻轻挤捏,按摩足踝及足部。双手夹住婴儿一只小腿,上下搓,轻拈婴儿的足踝和足掌,用拇指从足后跟按摩至足趾,同法按摩另一侧下肢。

⑥背部(放松背部肌肉):婴儿翻身背对操作者,双手平放婴儿背部两侧,从颈部向下按摩,用指腹轻轻按摩脊柱两侧,然后重复。

(3)注意事项:抚触以每天3次,每次15min为宜;最好选择婴儿沐浴后或者换衣服时进行,婴儿饥渴、疲劳、烦躁时都不适宜按摩;按摩环境和操作者双手要保持温暖,控制好按摩力度;不要强迫婴儿保持固定姿势,如婴儿哭闹应停止抚触;按摩面部时注意不要让润肤油进入婴儿的眼睛。

3.体格锻炼 体格锻炼可增强人体各系统的功能,提高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增强婴儿体质。婴儿要多做户外活动,进行空气、日光、水“三浴”锻炼。婴儿进行户外活动的时间可由5~10min,逐渐延长到1~2h,注意避免阳光直射面部。婴儿游泳是近几年发展较快的婴儿运动项目。游泳能有效促进婴儿脑细胞的发育,为未来智商、情商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能提高免疫力,增加肺活量,减少呼吸道感染;婴儿游泳后吃得饱、睡得香、营养吸收更好,睡后精神好,身高和体重增长快。坚持一段时间游泳的婴儿和不进行游泳的同龄婴儿相比,显得更为健康、活泼。

4.预防接种 由于婴儿对各种传染病都较为易感,为保护其身体健康,必须按照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免疫程序,接受预防接种。

5.防治常见病 小儿四病(急性呼吸道感染、小儿腹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常发生在婴儿期,严重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威胁婴儿健康,必须积极防治。

(二)幼儿期保健要点

1.合理营养 幼儿期生长发育虽然较婴儿期缓慢,但仍在持续生长,加之活动量较婴儿明显增大,神经系统发育较快,需要营养丰富的食物。另外,幼儿期一般已断奶或正处在断奶时期,如不注意食物的质量及烹调方法,易造成营养素缺乏。所以合理安排幼儿膳食对保证小儿正常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1)幼儿膳食原则。安排幼儿膳食需考虑以下几方面:一是对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二是小儿消化系统功能;三是锻炼小儿的咀嚼能力;四是如何提高小儿食欲。因此要做到:

①提供足够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断奶后的幼儿食物由奶类为主转变为以粮食、蔬菜、鱼、肉、蛋等混合食物为主。应合理选择食物原料,供给足够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

②饭菜制作宜细、软、烂,适合幼儿的消化能力。虽然幼儿的咀嚼消化功能已较成熟,但乳牙尚未出齐,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仍未完善,因此应将饭菜做得细一些、软一些、烂一些。若条件允许每日供给一定量的牛奶或豆浆更为理想。

③食物种类多样化。注意饭菜的色、香、味,烹调方式以蒸煮为佳,可每日改变食物形式,如汤面、烩饭、饺子、包子等都较受幼儿喜爱,并可增加小儿吃饭的兴趣,增强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④进餐次数:1~2岁可实行“三餐二点”,即三餐加上、下午点心各1次,以后逐渐减为三餐加一点,每餐间隔4h。

(2)幼儿膳食调配:幼儿一日三餐的饭菜要进行合理安排和调配,体现“早餐、晚餐吃好,午餐吃饱”的要求。早餐要吃好是由于幼儿上午活动量大。早餐除干、稀主食外,最好能增加一些动物性食物或豆制品,如鸡蛋、豆腐干、花生仁等,以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蛋白质。晚餐一般不要让幼儿吃得过饱,饭菜也应清淡些。这是因为幼儿晚间活动减少,睡眠时消化过程放慢,如吃得过饱,摄入油脂过多,易发生消化不良。午餐吃饱是指中午饭菜尽量多样化,最好荤素搭配,使幼儿能吃到2~3种以上的蔬菜或其他食品。此外,幼儿膳食调配还应注意无论是主食,还是副食,不应长期食用同样的几种食物。如主食中米、面、粗粮要间隔着吃,还可粗细粮混合食用,如红豆粥(饭),二米粥(饭)等。副食除肉、蛋、豆制品外应多吃各种蔬菜。幼儿食物品种越多,获得的营养素会越全面。午点宜多吃水果,如夏季的西瓜,冬季的苹果,水果淡季可吃煮花生仁、煮红枣等,但不宜多吃饼干、糕点、糖果之类的食物,否则会影响晚餐的进食。

2.促进动作和语言发展 幼儿期是语言形成的关键阶段,家长应经常与其交谈,鼓励幼儿多说话,积累词汇,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错误发音应及时纠正,但决不能取笑,否则可能会造成幼儿心理紧张,不敢说话或口吃。动作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动作的训练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从婴儿期添加辅食时起,就可训练其使用勺子,促进手眼协调能力。家长可依据幼儿生长发育的特征结合其实际能力适时训练动作。如通过拾豆、撕纸、画画等游戏发展精细动作,在玩耍的同时鼓励幼儿主动与他人沟通,培养良好的情绪和行为。

3.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1)睡眠习惯:充足的睡眠是小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小儿的睡眠时间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年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越多。6个月前每天15~20h;1岁15~16h;2~3岁12~14h;4~6岁11~12h;7岁以上9~10h。睡眠习惯应从出生就开始培养,要做到“五不三要”。“五不”为不哄、不拍、不抱、不摇、嘴里不叼东西睡。“三要”即一要让小儿定时自动入睡,二要安排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三要培养良好的睡眠姿势,以右侧卧位为佳。

(2)饮食习惯:家长应尽量让幼儿做到“五要”:饭前要洗手、要定时定量、食物要多样化、要专心愉快地进食、要细嚼慢咽。“三不要”:不要吃零食,不要偏食、挑食,不要边玩边吃。

(3)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澡换衣,定时剪指(趾)甲,饭前便后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睡前洗脸、手、臀部和足等。

4.预防传染病 幼儿期是各种急性传染病的高发阶段。因此,依据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原则,应继续做好预防接种的工作。

5.防止意外损伤 幼儿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扩大,与外界接触机会增多,但动作发育尚不完善,缺少危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很容易发生意外损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预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