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health)与疾病(disease)是生命活动中的对立统一,至今两者尚无完整的定义,也缺乏明确的判断界限,因此根据目前的认识,对其加以阐述。
(一)健康
通常人们认为不生病就是健康,但是实际上此种观点是不全面的。正确认识健康,必须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加以考虑。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者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这种良好状态有赖于机体的功能、代谢和结构上的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这就是说,健康至少包含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精神状态。后来在一些学者的建议下,去掉了“完全”二字。1989年,WHO在对健康定义的重新阐述中,增加了道德健康,指健康不仅在于个体要有健康的身体、心理和能够适应社会,而且还应该包含个人对健康的社会环境的自觉维护和构建。因此,目前广为认同的健康概念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可见,现代健康的概念,实质上是一种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的理念,以此达到身体的、精神的和社会的完美状态。
作为身心统一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缺陷和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各种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健康的标准并不是绝对的,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变化。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群对健康的理解也略有不同。为了达到和维持健康,必须从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入手,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卫生保健,在日常生活中抵制不健康行为,避免疾病的发生。
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亚健康(sub-health)的概念,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从健康到疾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着既不是完全健康、也无疾病的中间状态。亚健康者在一般情况下能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但生活质量不高,工作效率较低,容易疲劳,同时可能出现食欲缺乏、失眠健忘、焦虑易怒、精神委靡、性功能减退等表现。这种状态虽与心理性疾病患者有类似表现,但其严重程度还不能达到此类疾病的诊断标准。如果亚健康状态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任其发展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二)疾病
疾病(disease)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使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受到破坏,引起损伤与抗损伤斗争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机体自稳调节紊乱引起的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并表现出一定的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异常。此时,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降低、工作和劳动能力减弱或丧失,甚至危及生命。
疾病时出现的症状、体征,可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症状是疾病引起患者的主观感觉异常,如头晕、头痛、恶心、乏力等,是患者就诊时的主诉。体征是医生通过各种检查方法发现患者机体的客观征象,例如心脏杂音、肿块、骨折、实验室检查异常等。在同一个体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组具有复合性、内在联系的症状和体征,称为综合征,如肝肾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应当指出,不是所有的疾病过程中都有症状和体征出现,例如,动脉粥样硬化、结核病,甚至癌症早期,都可能没有相应的临床表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