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护理管理的内容
基础护理业务技术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涉及范围最广泛、最普遍的基本的业务活动和技术操作。
1.一般护理技术管理 包括病人出、入院处置,各种床单位的准备,病人的清洁与卫生护理,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各种注射的穿刺技术、无菌技术、消毒隔离技术、洗胃法、灌肠法、导尿术,各种标本采集,口服、吸入给药法,尸体料理,护理文件书写等管理。
2.常用抢救技术管理 主要包括给氧、吸痰、输血、洗胃、止血包扎、心电图监护、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机的使用等管理。
(二)基础护理管理的主要措施
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强调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强化护理人员重视基础护理的意识。基础护理是护理服务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职责范围。基础护理质量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护理质量的好坏以及整个医院医疗质量的水平。要防止护理人员忽视基础护理的思想倾向,消除基础护理可有可无,对疾病的转归和医疗质量的提高无足轻重的错误认识。
2.以护理部为主,成立基础护理管理小组 科学地制订和修改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常规,制定出技术操作的流程质量要求和终末质量控制标准,结合临床实践和新经验的推广,及时对各项标准进行修改,同时制订训练计划和考核措施。
3.定期开展基础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操作的训练 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除注意提高基础护理操作技能外,护理部还应准备有进行基础技术操作的示范教室和操练室,经常向在职护理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开放,以集中进行电教指导或亲自示范的方式向各级护理人员展示规范、科学、标准的技术操作。训练步骤可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以病房护士长为骨干全面展开,有要点讲解和难点指导,做到人人达标、个个过关,坚持不懈地搞好基础护理这项工作,搞好基本功的训练。
4.经常督促、检查、严格要求 基础护理是护理人员的一项日常工作,应以认真、负责、科学的态度自觉地进行临床实践,坚持规范化、标准化操作。各级护理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临床第一线,随时检查督促各项基础护理按要求执行,且定期组织科护士长、护士长进行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做到月月有检查、登记,有信息反馈,奖惩兑现,以促进各项基础护理工作的落实。
(三)专科护理管理
1.专科护理管理的内容 专科护理是建立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专科疾病的特点而开展特定的护理工作。由于各专科护理工作范围广,内容多,专科划分越来越细,专科护理也相应地向纵深发展,形成各专科的亚科。如内科又分为呼吸、心血管、血液、消化、内分泌、肾病、神经内科、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冠心病监护等专科护理。
2.专科护理管理的主要措施
(1)制订专科护理常规:护理部应首先组织科护士长、专科护士长以及专科护理人员,结合专科护理的经验,反复酝酿,共同制订好该专科各疾病的护理常规,保证内容合理、科学,切实可行,且根据专科医疗和护理技术的更新不断修订和充实护理常规,并随时检查常规执行的情况。
(2)抓业务技术培训:护士长应组织开展专科护理知识的学习,抓好业务技术培训,让专科护理人员充分熟悉专科疾病的主要诊断和治疗方法,掌握专科护理常规的内容和理论依据以及专科护理业务技术特点。
(3)搞好专科病房的医、护协作:专科的检查、治疗和护理,许多是由医护协作而完成的。例如,心导管检查、内镜检查。特别是手术过程中要求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洗手护士、巡回护士密切配合,缺一不可。护士长应经常参与医生查房,护理人员应经常参加有关专科医疗、护理新进展、新技术、新业务介绍的学习。另外,应鼓励护理人员参与专科科研活动,达到良好的医、护合作,以利于提高专科医疗、护理质量。
(4)组织专科技术训练:护理管理者应组织专科技术训练,学习新仪器的使用和抢救技术操作,保证护理人员熟悉本专科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各项检查的意义和正常值,以利于病人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和护理。建立专科护理技术检查、考核制度,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5)加强专科精密、贵重仪器的保养:应有专人负责,定点存放,定时检查和维修,如除颤起搏器、监护仪、人工呼吸器等,并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护理人员必须了解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使设备保持良好的性能,以备应急使用。
(四)新业务、新技术的护理管理
新业务、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既取决于医护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也有赖于严密的组织管理。因此,新开展的技术项目,不但必须具有明确的目标、周密的计划以及具体实施的制度和评价方法,同时应鼓励各级护理管理者激发创新意识,把开发和引进新业务、新技术作为管理层的重点工作来抓,积极推动护理质量的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