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甲状腺肿(simple goiter)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非炎症性或非肿瘤甲状腺肿大,一般不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表现。本病可呈地方性分布,也可呈散发性分布。散发性甲状腺肿病人约占人群的5%,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当人群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患病率超过10%时,称为地方性甲状腺肿。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1.病因
(1)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TH)的重要原料之一,海拔高的山区、高原和内陆由于土壤中的碘被雨水冲洗流失导致饮水和饮食中碘含量不足,不能满足机体对碘的需要,导致TH的合成减少。
(2)TH合成或分泌障碍:散发性甲状腺肿原因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摄碘过多。过多的碘盐使甲状腺中碘的有机化障碍,竞争过氧化物酶上的活性基团,酪氨酸碘化障碍而抑制TH的合成和释放,可导致甲状腺肿。②致甲状腺肿物质或药物,如食物有卷心菜、萝卜、菠菜、核桃;药物中如硫脲类、硫氰酸盐、保泰松、碳酸锂等可阻碍TH合成引起甲状腺肿。③先天性TH合成障碍。由于某些酶的缺陷影响TH的合成或分泌,从而引起甲状腺肿。
(3)TH需要量增加:在青春发育、妊娠、哺乳期,机体对TH需要量增加,可出现缺碘而致生理性甲状腺肿。
2.发病机制 甲状腺增生肿大的机制未明。认为由于上述1种或多种因素阻碍TH合成,TH分泌减少,导致促甲状腺激素(TSH)分泌增加,刺激甲状腺增生和代偿性肥大。
(二)身体状况
1.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甲状腺肿大,早期甲状腺呈轻度或中度弥漫性肿大,表面光滑、质地较软、无压痛。随着病情缓慢发展,甲状腺进一步肿大常形成多发性结节。甲状腺显著肿大时可引起压迫症状,如压迫气管出现呼吸困难,压迫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胸骨后甲状腺肿可引起上腔静脉回流受阻,出现面部发绀、肿胀、颈胸部浅静脉扩张等。病程较长者,甲状腺内形成的结节可有自主TH分泌功能,并可出现自主性功能亢进。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如严重缺碘,可出现地方性呆小病。
2.辅助检查
(1)甲状腺功能检查:血清T 4正常或偏低,T 3、TSH正常或偏高。
(2)甲状腺摄131 I率及T3抑制试验:摄131 I率增高但无高峰前移,可被T3所抑制。当甲状腺结节有自主功能时,可不被T 3抑制。
(3)甲状腺扫描:可见弥漫性甲状腺肿,常呈均匀分布。
(三)治疗要点
病因不同,其治疗措施不同。
1.由于碘缺乏所致者,应补充碘剂 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地区可采用碘化食盐防治。由摄入致甲状腺肿物质所引起者,在停用后甲状腺肿一般可自行消失。
2.无明显原因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人 可用甲状腺制剂治疗,以补充内源性TH不足,抑制TSH的分泌。一般采用左甲状腺素(L-T 4)口服。
3.手术治疗 单纯性甲状腺肿一般不宜手术治疗。当出现压迫症状,药物治疗无好转者,或疑有甲状腺结节癌变时应手术治疗,术后长期用TH替代治疗。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由于甲状腺肿大导致颈部增粗,病人可出现自卑心理,部分病人缺乏疾病的相关知识,会误认为是肿瘤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地方性呆小症病人由于智力障碍,可能受到歧视而孤僻,远离社会生活。在流行地区,人们习以为常,可能不愿配合治疗。
【常见护理诊断/医护合作问题】
1.自我形象紊乱 与甲状腺肿大致颈部增粗有关。
2.知识缺乏 缺乏药物的使用及正确的饮食方法等知识。
3.潜在并发症 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饮食指导:指导病人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等海产类食物,食用碘盐。避免摄入大量阻碍TH合成的食物,如卷心菜、花生、菠菜、萝卜等。
(2)学会修饰:在气候条件许可时,可用围巾等饰物修饰,掩饰肿大的颈部。
2.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甲状腺肿大的程度、质地,有无结节及压痛,颈部增粗的进展情况。结节在短期内迅速增大,应警惕恶变。
3.用药护理 嘱病人按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使用甲状腺制剂时应坚持长期服药,以免停药后复发。观察甲状腺药物治疗的效果和不良反应,如病人出现心动过速、呼吸急促、食欲亢进、怕热多汗、腹泻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表现,应及时汇报医师处理。结节性甲状腺病人避免大剂量使用碘治疗,以免诱发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4.心理护理 向病人讲解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因和防治知识,告知病人经过治疗后甲状腺肿可逐渐缩小或消失,去除病人的自卑与挫折感;积极与家属沟通,使家属理解支持;帮助病人学会进行恰当的修饰,改善自我形象,从而树立信心。
【健康教育】
1.疾病知识宣传教育 指导病人多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类食品,并食用碘盐,以预防缺碘所致地方性甲状腺肿。指导碘缺乏孕妇避免摄入大量阻碍TH合成的食物和药物,如卷心菜、花生、菠菜、萝卜等;药物有保泰松、碳酸锂等。坚持按医嘱正确服药,学会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定期门诊复诊。
2.预防 我国是碘缺乏病较严重的国家之一。1979年起,国家立法在碘缺乏病地区推食盐加碘,使碘缺乏病得到有效控制。1996年起,我国采用全民食盐碘化的方法防治碘缺乏病。此外,在妊娠、哺乳、青春发育期应增加碘的摄入,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