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是存在于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产生于各脑室脉络丛,主要由侧脑室脉络丛分泌,对脑和脊髓具有保护、支持和营养作用。
腰椎穿刺术是通过穿刺腰椎间隙进入蛛网膜下腔放出脑脊液的技术,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也可用于治疗,如注入药物或行内外引流术等。
穿刺部位:第3~4腰椎或第4~5腰椎间隙。
【适应证】
1.协助神经系统疾病(如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等)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2.动态观察脑脊液变化,以便协助判断病情、预后和指导治疗。
3.鞘内注射药物。
4.注入液体或放出脑脊液以调整维持颅内压平衡。
【禁忌证】
1.颅内病变有明显颅内压增高;已有脑疝先兆者。
2.穿刺部位皮肤有感染或脊柱结核者。
3.颅脑开放性损伤或有脑脊液漏者。
4.脊髓压迫症的脊髓功能已经处于即将丧失的临界状态者。
5.血液系统疾病、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者。
【操作前准备】
1.穿刺前解释工作,消除思想顾虑,交代注意事项,以利配合。
2.物品准备:弯盘1个、洞巾1条、无菌手套1副、5ml空针1支、利多卡因1支、穿刺针、压力棒2支、棉棒4支、纱布数块、聚维酮碘棉球数个、三路活塞1个、无菌试管3支。治疗车、急救药品、20%甘露醇等。
3.做普鲁卡因皮试。
【操作中护理】
1.核对病人姓名,解释穿刺目的。
2.协助病人排空膀胱。
3.协助病人摆好穿刺体位,露出穿刺部位。病人(去枕)侧卧,背部向外,屈颈抱膝,让脊柱尽量向前弯曲,增加脊椎间隙宽度。
4.打开穿刺包,协助医师消毒皮肤。
5.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询问有无不适感。
【术后护理】
1.穿刺术后,用无菌纱布覆盖穿刺处,宽胶布固定,保持穿刺部位干燥,24h不宜淋浴。
2.指导病人去枕平躺4~6h,颅内压高者增加平卧时间,以防穿刺后头痛。
3.颅内压高者少饮水,以免增高颅内压。
4.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询问有无头痛、腰背痛等并发症,其中以低颅压综合征最常见(坐位或立位时头痛加重,平卧头痛可减轻,常持续2~8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