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结核(boneandjointtuberculosis)为骨与关节的特异性、继发性感染,好发于儿童与青少年,发病部位脊柱最多见,其次是膝关节、髋关节和肘关节。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和相关因素
骨与关节结核多为继发性结核病。原发病灶常为肺结核或消化道结核。最初病理变化是单纯性滑膜结核或单纯性骨结核。晚期可导致病理性关节脱位、骨折、肢体畸形或残废。
(二)身体状况
1.临床表现
(1)全身表现:起病缓慢,病人常有低热、疲乏、盗汗、食欲减退、消瘦、贫血等慢性中毒症状。病变活动期症状明显。
(2)局部表现
脊柱结核:脊柱呈后凸或侧弯畸形。局部有压痛和叩击痛。脓液、死骨和坏死的椎间盘可压迫脊髓,造成感觉、运动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甚至截瘫。
髋关节结核:早期患肢外旋、外展、屈曲相对变长,后期患肢外旋、外展、屈曲相对变短。
膝关节结核:局部肿胀呈梭形,浮髌试验阳性。晚期膝关节呈屈曲畸形、关节半脱位、膝外翻畸形或患肢短缩畸形。
寒性脓肿和窦道:脊柱结核脓肿沿肌、筋膜间隙向远处流注;髋关节结核表现为同侧腹股沟和臀部的寒性脓肿。膝关节结核脓肿常见于腘窝和膝关节两侧。寒性脓肿破溃后形成经久不愈合的窦道。
2.辅助检查 MRI、CT、X线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骨与关节结核的主要方法。关节镜检查及滑膜活检对诊断滑膜结核有价值。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沉增快。
(三)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全身治疗包括支持疗法、抗结核治疗、防止细菌感染等措施。局部治疗包括局部制动和局部注射抗结核药物。
2.手术治疗 包括切开排脓、病灶清除术、关节融合术、截骨术、关节成形术。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了解病人及家属对长期治疗的心理承受程度和期望,家属对病人的态度及其经济承受能力等。
【常见护理诊断/医护合作问题】
1.疼痛 与患肢疼痛和手术有关。
2.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食欲缺乏和结核疾病消耗有关。
3.躯体移动障碍 与结核、石膏固定、手术或截瘫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
【护理目标】
1.病人疼痛减轻或缓解。
2.病人营养状况改善,维持体重在正常范围。
3.病人病变部位功能逐渐恢复。
4.病人未发生抗结核药物中毒的症状。出现不良反应,能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
1.手术前护理 除一般常规准备外,做好病人心理护理,术前应用抗结核药2周。
2.手术治疗护理
(1)一般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卧床休息,适当限制活动。注意皮肤保持清洁。
(2)抗结核药治疗:遵医嘱给药,观察抗结核治疗的效果及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3)病情观察:定时测定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若胸椎结核病人在病灶清除术后出现呼吸困难或发绀,应及时通知医师,协助医师处理。
(4)康复护理:局部制动,胸椎结核病人翻身时协助轴式翻身。功能锻炼视病人能力而定,合并截瘫或脊柱不稳制动者,鼓励病人做抬头、扩胸、深呼吸和上肢活动。
【护理评价】
1.病人疼痛是否缓解或减轻。
2.病人营养状况是否改善,体重是否在正常范围。
3.病人病变部位功能是否按预期目标逐渐恢复正常。
4.病人有无抗结核药物中毒的症状。
【健康教育】
1.指导病人和家属进行出院后的功能锻炼。
2.椎体手术者,术后继续卧硬板床休息3个月,半年后方可离床活动。
3.注意用药监护 若出现耳鸣、听力异常,立即停药并复诊。
(谢秀霞)
临床思维
1.男性病人,15岁,高热,左膝上剧痛3d。体检:左大腿下端明显肿胀,局部皮温增高。行局部分层穿刺,在骨膜下抽出黄色浑浊液体,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3d不见好转。请分析:
(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该病最常见的致病菌是什么?
(3)现在该病人应采取什么治疗方法?
(4)若采用局部钻孔引流,护理不当最易发生的并发症是什么?
(5)拔除引流管的指征是什么?
2.男性病人,35岁,2年前因小腿外伤行手术治疗,术后伤口处经常出现破溃、流脓,有时可见小的坏死骨片排出,而后窦道口逐渐封闭,周围皮肤有色素沉着或出现湿疹样皮炎。请分析:
(1)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临床表现?该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什么?
(3)该病人应如何治疗?
(4)若行石膏托固定患肢,目的是什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