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囊虫病病人的护理

囊虫病病人的护理

时间:2023-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囊虫病即囊尾蚴病,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各组织器官所致的疾病,为较常见的人畜共患病。据寄生部位不同分为脑囊虫病、眼囊虫病及皮下组织和肌肉囊虫病。第四脑室内囊虫在病人头部急速改变时可出现猝死。颅内压过高或有脑室通道梗阻的脑囊虫病病人驱虫治疗前应行颅脑减压术或脑室分流术。重型病人均应卧床休息,协助做好生活护理。脑囊虫病病人接受病原治疗前应配合医师常规检查眼底,必要时做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压力。

囊虫病(cysticercosis)即囊尾蚴病,是猪带绦虫的幼虫(即囊尾蚴)寄生于人体各组织器官所致的疾病,为较常见的人畜共患病。人因误食猪带绦虫卵而感染,也可因身体内有猪带绦虫寄生而产生自体感染。患囊尾蚴病的猪肉被称为“米肉”或“豆肉”。囊尾蚴可侵入人体皮下组织、肌肉、脑等部位,其临床症状常因寄生部位及感染程度不同而异,以脑囊尾蚴病最为严重。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和相关因素

1.病因

(1)病原学:病原体是猪带绦虫幼虫即囊尾蚴,约米粒至黄豆大小,乳白色、半透明,内含清亮液体和内凹的头节。人经口感染猪带绦虫虫卵后,虫卵内的六钩蚴在胃液与肠液的作用下脱囊而出,钻入肠壁,进入肠系膜小静脉及淋巴管,随血流播散于全身组织,经9~10周逐渐发育为囊尾蚴。囊尾蚴结节因寄生部位不同,形态、大小有一定差异。其中位于疏松结缔组织和脑室内的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肌肉内多呈梭形或椭圆形。囊虫寿命3~10年,少数长达20年或以上,虫体死后多发生纤维化和钙化。

(2)流行病学

①传染源:猪带绦虫病病人是囊尾蚴病的惟一传染源。

②传播途径:经口感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方式包括异体感染和自体感染。异体感染是因进食被猪带绦虫卵污染的蔬菜、瓜果、饮用水和食物等而被感染;自体感染是因猪带绦虫病病人手指污染自身粪便中的虫卵而经口感染,也可因呕吐引起胃肠道逆蠕动,使虫卵或妊娠节片反流入胃或十二指肠而感染。

③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以青壮年为多,男多于女。

④流行特征:本病呈世界性分布,特别是在有吃生猪肉习惯的地区或民族中流行。我国分布广泛,是北方主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农村高于城市,以散发为主。

2.病理生理 囊虫寄生于人体,引起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表现为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囊虫被纤维组织包裹而形成包囊,囊虫死亡后钙化。其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因囊虫寄生部位、数量、死活及局部组织的反应程度而异。病变部位以脑、皮下组织与肌肉为多。但亦可累及其他器官。寄生皮下组织与肌肉者,引起皮下结节。寄生于眼部可引起视力障碍等。囊虫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常寄生于大脑皮质邻近运动区,引起局灶性刺激症状,如癫发作。颅内大量囊虫寄生可引起脑组织炎症改变,使颅内压增高。脑组织中活囊虫数量越多,局部反应越重,临床表现越明显。

(二)身体状况

1.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3个月至数年,5年内居多。大多数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临床表现视囊虫寄生部位、数量及人体组织局部反应而不同。据寄生部位不同分为脑囊虫病、眼囊虫病及皮下组织和肌肉囊虫病。

(1)脑囊虫病:占囊虫病总数的60%~90%,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癫发作最常见,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以下5型。

①癫型。最常见,以反复发作各种类型癫为特征,可为惟一首发症状,多表现为癫大发作,也可表现为失神、幻视、幻嗅、精神运动性兴奋及各种局限性抽搐和感觉异常。大发作频度较低,常在3个月以上至若干年才发作1次。

②颅内压增高型。较常见,以急性起病或进行性加重的颅内压增高为特征,病人有明显头痛、头晕,常伴恶心、呕吐、视盘水肿或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听力下降,严重者可突发脑疝。第四脑室内囊虫在病人头部急速改变时可出现猝死。

③脑膜炎型。以急性或亚急性脑膜刺激征为特点,常伴发热、头痛以及眩晕、听力减退、耳鸣、共济失调、面神经麻痹等。长期持续或反复发作,脑脊液呈炎性改变。

④痴呆型。本型病人脑实质内通常有密集的囊虫包囊,临床表现多为进行性加剧的精神异常及痴呆,不一定有颅内压增高症状,极少数患者可因幻觉、迫害妄想而自杀。

⑤脊髓型。较少见,因囊虫侵入椎管压迫脊髓所致,临床表现为截瘫、感觉障碍、大小便潴留等。

(2)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囊尾蚴侵入皮下和肌肉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结节,硬而有弹性,无粘连及压痛,无炎症反应。以头颈和躯干较多,四肢较少,手足罕见,数目多少不等,常成批出现,并可自行消失。

(3)眼囊虫病:可寄生于眼内、外各处,以玻璃体和视网膜下多见。轻者出现视力障碍,可见到黑影飘动或虫体蠕动,重者可失明。常单眼受累。

2.辅助检查

(1)血常规:大多在正常范围,嗜酸性粒细胞多无明显增多。

(2)脑脊液:颅内压增高型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脑膜炎型颅内压也有所升高,脑脊液细胞数和蛋白质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大多正常。

(3)免疫学检查: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间接血凝实验检测血清或脑脊液中的特异性IgG抗体,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对脑囊虫病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均有实用价值。

(4)影像学检查:颅脑CT或MRI可清楚显示脑内囊尾蚴影像,协助诊断囊虫病,MRI检出率明显高于CT。疑诊眼囊虫病者可行眼底镜或裂隙灯检查,皮下组织和肌肉囊虫病可行X线或B超检查。

(5)病理检查:皮下结节常规做活体组织检查,有助于诊断囊虫病。

(三)治疗原则

须住院进行驱虫及对症治疗。驱虫治疗前需排除眼囊虫病,并行头颅CT或MRI检查明确脑囊虫数量、部位。药物首选阿苯达唑,也可选择吡喹酮。癫发作者,可酌情选用抗癫药物,如地西泮、苯妥英钠等治疗。对于眼囊虫病应予手术摘除眼内囊虫,以免虫体被药物杀死后引起全眼球炎而失明。颅内压增高者,可先给予20%甘露醇以及地塞米松静脉滴注,连用3d后再行病原治疗。颅内压过高或有脑室通道梗阻的脑囊虫病病人驱虫治疗前应行颅脑减压术或脑室分流术。皮下组织和肌肉囊虫病发生部位表浅且数量不多者也可采用手术摘除。

(四)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无癫发作、视听力下降、脑膜刺激征、智力减退、感觉障碍、头痛、头晕、恶心及呕吐等症状。了解病人及其家属对治疗和护理的要求,评估病人患病后是否出现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

【常见护理诊断/医护合作问题】

1.有受伤的危险 与癫发作有关。

2.恐惧 与视力障碍、害怕失明有关。

3.知识缺乏 缺乏疾病预防保健知识。

4.潜在并发症 颅内压增高。

【护理目标】

1.无外伤发生。

2.病人恐惧感减轻或消失。

3.不发生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保持环境安静、舒适、空气流通。给予合理营养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静脉补液。重型病人均应卧床休息,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二)病情观察

1.观察有无皮下结节、视力减退、头痛、共济失调、癫发作、感觉障碍等。

2.观察生命体征,如体温、血压及意识状态等。

(三)治疗与护理

1.对症治疗与护理 颅内压增高,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颅内高压产生的原因,指导病人配合治疗。杀虫治疗后,虫体死亡引起的炎症水肿可使颅内压进一步增高,故应严密观察病情,并遵医嘱在驱虫治疗前后给予脱水治疗。脑囊虫病病人接受病原治疗前应配合医师常规检查眼底,必要时做腰椎穿刺检测脑脊液压力。

2.病原治疗与护理 阿苯达唑,治疗脑型囊虫病,剂量15~20mg/(kg·d),2次分服,10d为1个疗程。皮肤肌肉型剂量为15mg/(kg·d),服法与疗程同前,2~3周可重复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4~21d。脑型囊虫病需重复2~3个疗程。吡喹酮,有强烈杀囊尾蚴作用,疗效较阿苯达唑强而迅速,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且严重。剂量为40~60mg/(kg·d),分3次服用,连续3d,总剂量为120~180mg/kg。必要时2~3个月重复1个疗程。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阿苯达唑不良反应轻微,主要有头痛、低热,少数可有视力障碍、癫等,少数病人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及脑疝等严重反应,多见于服药后的2~7d,持续2~3d。故治疗中应加强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颅内压增高征象。由于脑囊虫病在治疗中或治疗后会出现颅内压增高、癫发作加重现象,故应审慎治疗。有精神障碍与痴呆表现的脑囊虫病者,吡喹酮治疗易诱发精神异常,不宜采用。

(四)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如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视力减退等提示颅内压增高,应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五)心理护理

讲解本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病人的需要,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以缓解其紧张不安的情绪。鼓励病人树立康复的信心。

【护理评价】

1.是否无外伤发生。

2.病人恐惧感是否减轻或消失。

3.是否无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发生。

【健康教育】

1.对病人的指导 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有关囊虫病的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不食用生或半生猪肉。对患有猪带绦虫病者应彻底治疗,以防发生自体感染。指导病人坚持规则用药及自我监测,如有头痛、头晕、抽搐等表现,及时报告医护人员。病人出院后,如有癫再发者,应服用抗癫药,逐渐减量,维持1~2年才能停药。脑囊虫病病人应避免高空作业,以免发生意外。

2.预防疾病的指导 大力宣传预防肠绦虫病及囊虫病的知识,以及根治猪带绦虫病人的重要性。改变不良的卫生饮食习惯,不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肉,加强屠宰场的管理及卫生检疫制度,防止“米猪肉”流入市场,同时还应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改善生猪的饲养方法,以彻底切断本病的传播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