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时间:2023-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体态语言的共通性是指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来自哪个民族、哪个国家,都可以用同样的体态语言表达同一种情感。可见体态语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人们通用的交际手段。体态语使用频率之高、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一种辅助性交际手段所不及的。因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使用体态语言,必须注意它的民族差异,尊重各民族使用体态语习惯,这样就不会造成语言交际的障碍,或者带来不良影响或后果。

(一)真实性

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没有人能保守秘密,假如他的嘴唇不说话,他的手尖却在喋喋不休地说着,他浑身的每一个毛孔都渗透着对他的背叛。”可见,一个人的非言语行为更多的是一种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基本都是无意识的反应。

很多沟通专家认为,非语言行为比语言行为更真实。非语言行为是无意识的,它不像语言沟通中词语的选择可以有意识地控制。例如,与自己不喜欢的人站在一起时,保持的距离比与自己喜欢的人要远些;有心事,不自觉地就给人忧心忡忡的感觉。所以,非语言行为通常是一个人真实感情的更准确的流露和表达。正如在某种情况下,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会传递不同的甚至矛盾的信息,此时,通常非语言的行为更能准确地指出沟通者的真实感情。

(二)模糊性

体态言语表达的意义范围比较宽,含义朦胧微妙,人们在理解同种体态言语时也有误差,这就是体态言语的模糊性,即非语言行为的多解性。

1.对同一种非语言行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解释。例如沉默可能是一个人表达气愤的方式,而对另一个人可能是没兴趣或感到困窘的表示。

2.同一非语言行为,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其含义也不相同。例如,当一个人不高兴时,他可能皱眉,但当他注意力特别集中时也可能展示同样的面部表情。

因此,当体态语会给交际的对方造成理解歧义或不利于对方领会时,要用口头语言表达或者配合相应的有声语言来表达,才能使理解更为透彻、更为准确。

(三)共通性

体态语言的共通性是指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来自哪个民族、哪个国家,都可以用同样的体态语言表达同一种情感。现实生活中悲伤、痛苦常是用哭泣的形式来表达。愉快、高兴、喜悦,常用笑的形式体现,有句话说得好,“微笑无国界”。可见体态语是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生活环境的人们通用的交际手段。

(四)广泛性

口语以外的辅助交际工具有许多种,如旗语、烽火、信号弹等。这些会受场地、气候、设备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体态语具有简便快捷的优越性,只要人们开口说话,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运用体态语辅助口语传情达意,“说之以口,又示之以态”。甚至在不说话的时候也能用体态语言传达较多的信息,只不过有的人体态语使用多些,有的人则偏少。即使是呆若木鸡地说话,也是一种体态。体态语使用频率之高、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一种辅助性交际手段所不及的。

(五)直观性

有关资料显示,人类的感觉器官中,听觉和视觉的作用占90%以上。其中视觉作用尤为重要,87%的感觉印象来自于眼睛。因为体态语言以它的动作、姿势、表情等立体的、动态的图像来传递信息,直接作用于视觉器官,因而具有直观性。人们描述某个事物时不用口语描述而用体态语表示,例如,各种球类比赛时,裁判将左手横着,右手竖起并将手指靠着左手心,双方队员一看就知道,裁判在命令:“暂停”。护理工作中如巡视病房,发现作息时间已到,还有患者聊天时,护士可以将食指放在嘴前,同时辅助以“嘘……”示意大家该休息了,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功效。

(六)民族性

体态语是在长期的交际活动中由一定的民族或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它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是比较固定的,就像口语一样也有很强的民族性。由于文化和环境的差异导致应用有异,如见面打招呼,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方式。大多数人点头表示“是”,而印度、保加利亚、尼泊尔及中国的独龙族人则相反,摇头表示“是”。再如,亲吻在意大利是一种普遍使用的问候方式,甚至在同性朋友中。但在中国,这种行为通常是不被接受的。所以,如果用自己的文化规则去解释来自于另一种文化的人的非语言行为就很可能出现错误。因此,我们在护理工作中使用体态语言,必须注意它的民族差异,尊重各民族使用体态语习惯,这样就不会造成语言交际的障碍,或者带来不良影响或后果。

(七)局限性

一般来说,体态语不能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它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必须在可视环境下应用。它虽然可以离开有声语言而单独使用,但是,却无法表达复杂抽象的意义,表达一些有限意义时也容易含混、产生歧义。在特定环境中只能作为言语交际的一种辅助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